加強農村建房規劃的管理,不斷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提高農民生活質量,是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體現,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是城鄉一體化工作中重要的內容。加強農村建房規劃的管理,反映著一個城市現代化發展水平。因此我鎮為深入貫徹落實荊州市“三化”同步暨城鄉一體化工作會議精神,對全鎮農村建房管理情況進行了調查。我鎮的農村建房經歷了幾個階段,從自發建設,形成自然院落,到初步規劃、引導建設配備一定功能的農民新村;再到以行政村為范圍按照標準編制規劃,按規劃建設聚居規模較大、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齊全的中心村和農村集中居住點。從簡單管理,到依法管理,再到城市化管理,體現了陳店鎮的跨越式發展。但是由于城鄉二元化結構、農房建設的分散性和投資個人性,農村建房管理工作存在諸多待解決的問題。
一、我鎮村房規劃建設管理的現狀
陳店鎮位于松滋西北部,北枕長江,西接宜昌,全鎮國土面積153平方公里,總人口3.9萬人。陳店鎮現有中心集鎮1處;小型村級集鎮3個。陳店集鎮是陳店鎮政府所在地,集鎮面積2.3平方公里,總人口4200人,其中非農人口2200人,常住人口2700人,流動人口1500人,城鎮化率60%;集鎮有4條街道,分別為:東街、南街、西街、北街。全鎮有12個行政村、1個社區、123個村民小組,10288戶,總人口37814人,其中,農村人口30625人,勞動力18166人。
1、居住嚴重分散,浪費土地資源。
從調查的11個村來看,大多數村組自然村落多。居住十分分散,一二家、三五家成臺的現象比較常見,“只見新房、不見新村”。二是臺基面積過大。農戶臺基寬均在13米左右,最長的達120米。臺基加上豬舍、菜地、林地和塘堰,占地一般都在1~2畝以上。由于村房布局分散,大面積連片農田減少,農民進城和房屋搬遷后空臺基荒蕪現象嚴重,嚴重影響土地的集約經營和規模生產。
2、自發無序建房,規劃管理失控。
農民建房基本處于一種自發無序狀況,一是在不屬于規劃區的原址上建房。全心村部分村民小組搶搭搶建。二是即使住房搬遷,也不按規劃,有的在交通要道建房,有的在城鄉結合部建房,有的在林地建房,有的在承包地建房。三是即使是在規劃點和同一臺上建房,也是前的前,后的后,高的高,低的低,你朝東,我朝西。這種狀況導致諸多矛盾,既不方便生產,也難方便生活。
3、住房形式單一,使用功能落后。
不少農民在過去二十多年來,已經建了3-5代新房,但由于沒有按規劃進行科學的設計、指導和合理引導,到現在還在沿用過去功能明顯不合理、建筑形式又十分單一的房子,且造價高,式樣土,浪費面積,與發展的農村形勢很不相稱。
4、基礎設施難配套,居住環境惡劣。
村房不按規劃建設,基礎設施配套困難,給水、排污、電力、通信等公益設施投資成本高,配套性和共享性差,普遍存在道路難走,電線亂拉,管道亂鋪,飲水困難,污水橫流,蚊蠅成群,“臟、亂、差”的問題十分突出。
二、加強村房規劃建設管理的對策和建議
1、統一思想,提高認識,
加強村房規劃建設管理,增強推進村房規劃建設管理的責任感和緊迫感。是一項功在當今、利在后世的事業,是農村建設全面小康社會,提高農民生活質量的內在需求,是廣大農村群眾的愿望和要求。在農村,富裕起來的農民把建新房放在一生追求的重要位置。目前,農村新一輪建房熱潮在我鎮已經到來。我鎮對全心村投入大量的硬件和軟件設施。現在全心村公共設施方面,因地理位置比較優越,自然集鎮已形成多年,商店、酒家密集;我村現有辦公樓一座;擁有一座400名同時入學的小學一所;村級衛生室一所,達到了甲級衛生標準;硬化一條7.9公里的村級公路。電信分站一座,擁有程控電話800多門,電腦寬帶也引入全新村,20%的家庭已用上寬帶網,90%的家庭住上了樓房,65%的家庭擁有摩托車,60%的家庭建有沼氣和化糞池,公共衛生達到了較優的標準。
2、加強領導,理順管理,明確責任。
加快推進村房規劃建設管理,是一項長期的任務,是一個社會系統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必須實行政府主導,部門配合,建立專班,落實責任。一是加強領導。鎮政府要成立村房規劃建設管理領導小組,由主管城鄉建設的負責人負總責,主要領導要親自過問,各個村要有專人抓并負責監管。二是理順管理。要明確村房規劃建設管理由城建部門負責,土管部門配合,以城建部門管理為主。三是明確責任。鎮政府要把推進村房規劃建設管理納入政府任期和年度目標責任考核,納入干部政績考核,做到有布置,有檢查,結硬帳。
3、科學修編村房建設規劃,適應統籌城鄉發展。
村房建設規劃是在一定時期內村房建設的藍圖,是社會經濟發展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是統籌規劃。村房建設規劃包括農林牧副等行業,涉及人們的衣食住行、信息娛樂等各方面,必須統籌規劃。二是因村制宜。根據各地自然條件、經濟條件、文化教育和風俗習慣,合理地制訂規劃,做到靈活多樣,不搞一刀切,注意保護地方特色。三是節約用地。要本著最大限度地減少耕地占用,充分合理利用荒地、薄地和集約用地的原則,做好村房的選址工作。四是方便實用。村房建設規劃和房屋造形要做到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功能合理,房屋造形和建設標準要適合當地經濟發展水平,解決好需要和可能的關系。五是群眾參與。要發揚民主,集思廣益,充分尊重村民對村房規劃的知情權、參與權,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同時要加強宣傳引導,教育群眾破除封建陋習,以利于規劃的順利實施。六是依法依規。為了保證村房規劃的嚴肅性和權威性,村房規劃方案要交村民代表大會討論,經過嚴格的審批程序。
4、創新激勵機制,大力支持村房規劃建設管理。
土管部門要制訂遷村騰地、土地復墾的扶持政策,交通、電力、通信、水改等部門要按照村房規劃的總體要求,設置和完善基礎設施。對干部群眾見識早,村房規劃實施較好的村,優先優惠考慮村房規劃建設管理搞得好的地方的道路修建、電網改造、通信設施和水改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