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在越來越嚴格的公務員選拔條件下,新進公務員越來越呈現出高學歷、高素質的,這有效提升了干部隊伍的質量,為基層工作注入了活力與動能。但我們也看到,當前新進公務員還是有很多的不足之處,如何讓新進基層公務員解決好問題,發揮出作用,成為眼下必須面對的課題。
一、新進基層公務員現狀。
1.新進基層公務員思想現狀。一方面價值取向多元化,在進入公務員崗位時抱著不同的動機。一部分人是按照父母的要求報考公務員的;一部分人是考研失敗后想證明自己的實力而報考的;一部分人是在嚴峻的就業形勢下,覺得公務員的招考比較公平而報考的。另一方面對基層公務員崗位的認知度不足。入職之前,大部分人認為公務員是一份穩當體面的工作,是輕松加高薪的代名詞,對基層公務員崗位的認知度嚴重不足。入職后面臨封閉的工作環境、艱苦的居住條件、單調的文化生活,心里落差較大,出現逃離公務員隊伍重新擇業的現象。筆者工作鄉鎮就有一位新進公務員,她之前是教師,考上公務員在鎮政府工作了近4個月之后,她毅然選擇了離職,又通過招考回到教師隊伍。還有一名與筆者同屆的公務員考生,過五關斬六將進入了筆試、面試、體檢,到錄用時她選擇了放棄。
2.新進基層公務員適應環境的能力現狀。一方面理論認識水平有限。新進公務員入職之前大多為高校畢業生或在企業上班,對黨政事業、行政管理等理論知識缺乏了解、更難具有系統認知。即使積極學習業務知識,也較難在段時間內把業務知識學懂學通。另一方面實際工作能力不夠。對待組織安排會務、接訪維穩等較復雜工作,新進公務員們由于缺乏工作經驗,往往不知如何下手。
3.新進基層公務員的工作生活現狀。一方面新進基層公務員在生活上有諸多不便利。首先是住房不適應。有的鄉鎮條件較差,住房內沒有廁所、熱水器,就連簡單的床鋪桌椅設施都沒有,更不說寬帶、電視等娛樂設施。其次是伙食條件較差,大多數鄉鎮在節假日值班期間沒有工作餐供應,且個別單位飯菜質量一般,讓吃慣了好菜好飯的新進公務員一時難以適應。再次是對經濟待遇失望,基礎工資685元加上津貼,每月不會超過1800元,外加上住房公積金工資的12%,年收入大致小于3萬元,有的成“啃老族”。以抽調干部為例,房租每月400元,電話費50元,電水費每月50左右,每個月基本生活費是720元(8元/餐*3餐/天*30天)。單位提供400元左右生活補貼,那每月的可支配收入為980元。工資無力支付學習、購物、交友等其他開銷。另一方面新進基層公務員交友問題已初現端倪。新進基層鄉鎮公務員大多數已在婚齡期,但是正常交友受到限制。沒有戀愛時間、沒有戀愛條件、特別是上大學談的男(女)朋友因擇業、地域受限等因素,有的處于觀望期,有的處于分手狀態。尤其當下“二胎生育”政策變化,婚齡和育齡都會隨之提前。絕大部分的新進基層公務員都感覺難以成家立業,難以謀求自身發展,生活處于焦慮狀態。
4.新進基層公務員對未來發展持消極態度。在2013年新進公務員中,目前鄉鎮工作公務員51名,部分新進公務員認為基層工作壓力不夠大,沒有工作成就感,無法實現自我價值,轉而選擇讀在職研究生、考各種等級資格證書。打算學好專業知識后,通過遴選或者再就業形式離開基層崗位。還有部分新進公務員自我約束能力較弱,工作上偷懶耍滑、心態上出現懈怠。
二、上述問題出現的原因。
1.對基層公務員崗位認識不足。鄉(科)級公務員位于我國行政領導職務最低層級,角色行為是有鮮明的輔助性,務實性和執行型。很多人對基層公務員認識不足,經過高門檻進來后發現公務員崗位不符合自己的定位要求,基層公務員職位如同“雞肋”,造成了“里面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進來”這樣一種“圍城”的現狀。
2.自身能力問題。一是學習能力欠缺。學習意識不濃,缺乏政治理論和工作業務學習,對自身的工作以及崗位職責認識不足。二是成事能力不足。部分公務員經驗不足,又沒有把所學到的知識和基層的實際情況結合起來,再加上紀律意識、效率意識不強,工作上還難以獨當一面。三是溝通能力不夠。語言上,學生腔較濃,有時夾雜著網絡語言,群眾、同事有時難以理解。情感上,對基層困難沒有切身體會,缺乏同理心,不能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四是自律能力不強。部分公務員自我調適能力差,遇事著急不冷靜,不能正確對待領導的批評。部分公務員自我約束能力差,貪圖安逸享樂,吃苦精神不足。
3.基層工作環境較艱苦。一方面新進公務員所承擔的事情往往雜而瑣碎,做好了是應該的,有一點點疏漏就是犯了錯誤,工作起來沒什么勁頭。再加上部分外地公務員平常基本沒有機會回家,組織上的一些活動,也大多輪不到新進公務員。另一方面工資待遇低,沒有什么福利補助,朋友圈子又比較封閉,導致不少新進基層公務員難以找到合適的對象。
4.政治前途不明朗。在治理“三超兩亂”的大背景下,新進基層公務員在較長一段時間內晉升無望,造成部分新進公務員消極怠工,另有部分公務員則將基層當作跳板,花費大多數時間和精力考研考證,只等有機會后就跳糟離開。
三、解決對策
1.有計劃進行基層公務員培訓,對基層公務員實行教育傾斜。一是結對幫扶,迅速進入工作角色。安排在單位工作時間相對長一點、工作經驗相對豐富一些的同志和新來的同志結成對子,一起承擔工作任務,通過以老帶新,幫助新進干部既提高工作能力,又培養團隊意識。二是制定培訓計劃,加大培訓力度。有組織有計劃實施教育培訓,迅速提高基層公務員實際工作能力。針對不同行業領域的公務員群體,實行“點菜式”培訓,不斷加大培訓的密度和針對性,幫助新進基層公務員成才。三是建立學習激勵機制,鼓勵自學成才。制定適當政策,解決公務員學習的部分費用,按比例報銷,將培訓當作一項福利,鼓勵公務員積極學習先進技術經驗、管理模式,提升綜合素質。
2.改善基層工作生活設施,對基層公務員實行經濟傾斜。 一方面豐富基層文化生活。基層黨團組織要多開展文體活動,搭建交友平臺,加強基層公務員溝通交流能力,創造機會讓基層公務員發揮自身特長,培養興趣愛好。另一方面改善鄉鎮的基礎工作生活設施。關心基層公務員的衣食住行,配備必要的生活設施,體現人文關懷。
3.新進公務員要加強自我管理和約束。一方面要突破自我,迅速成才。要勤于思考。要思考國家命運,在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中,基層公務員將如何擔當;思考社會主義核心體系,基層公務員將如何奉獻;思考工作方法,面臨新的形勢,基層公務員如何轉型。要善于積累。積累政業知識和業務技能,從失敗中吸取教訓,從成功中總結經驗;積累人脈資源,要向工作中的模范、前輩學習,要構造干事創業的人脈圈子。要敢于實踐。在工作中不要怕犯錯,要敢于嘗試;不要怕吃苦,要勇挑重擔。要嚴于律己。主動站在反對“四風”、服務群眾的前列,在一言一行上嚴格要求自己。另一方面要找準位置沉下去干事。要迅速適應工作崗位,擺脫學生思維,在工作中迅速成長成熟起來。要深入基層,主動接近群眾,了解群眾的生活狀態,學習群眾語言、做好群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