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交易市場作為商品流通的一種組織形式,發揮著集散商品、形成價格、傳遞消息、服務產銷、配置資源的重要作用。近年來,伴隨著宏觀經濟持續較快發展,湖南省商品交易市場逐步發展壯大,成為人民群眾日用消費品和生產、建設所需物資的重要集散地,在促進國民經濟持續發展及方便城鄉居民生活,擴大城鄉就業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我省商品交易市場基本情況
湖南省商品交易市場已形成了遍布城鄉的市場網絡,商品市場體系日趨完善。2012年,全省商品交易市場2597個,總攤位數55.48萬個,營業面積1834.20萬平方米,實現成交額3543.43億元。其中億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場320個,總攤位數19.84萬個,營業面積1036.78萬平方米、成交額2969.65億元,分別占全部商品交易市場總數的12.32%、35.76%、56.52%、73.81%。
(一)大型市場規模擴展,發展迅速。據統計,我省成交額5億元以上的市場96家,占全部市場個數的3%,實現成交額2465.71億元,占全部市場總成交額的81.4%。其中,5-10億元商品交易市場有46家;10-100億元的商品交易市場有44家;100億元以上的商品交易市場有6家,分別是:長沙市紅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農副產品大市場、湖南鋼材大市場、湖南高橋大市場、湖南省三湘南湖大市場、中南汽車世界大中南汽車貿易公司、湖南九華鋼材物流園。全省商品成交額在10億元以上的商品交易市場實現成交額2130.15億元,增長25.6%。100億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場實現成交額1219.59億元,增長25.9%。顯示出湖南大型市場規模不斷擴大,規模化發展的趨勢明顯。
(二)市場門類齊全,專業市場占優勢。經過多年發展,目前全省已建成一批涵蓋工業原材料、日用消費品、農副產品和生產要素等專業性和綜合性較強的市場,形成了以專業市場為主,綜合市場和其他市場為輔,門類齊全、協調配套、各具特色的商品市場體系。全省2597個商品市場中,綜合市場有1586個,商品成交額為1359.18億元,占比38.36%。其中,農產品綜合市場712個,工業品綜合市場88個,其它綜合市場777個。專業市場1011個,商品成交額為2184.25億元,占比61.64%。全省320個億元市場中,綜合市場有121個,商品成交額為1011.11億元,占比37.8%。其中,農產品綜合市場42個,工業品綜合市場 26個。專業市場達199個,商品成交額為1958.54億元,占比62.2%;從出租攤位數、營業面積和成交額看,專業市場比重均較高,分別為56.5%、70.2%和66%。
(三)批零市場競相發展,批發市場為主流。經過近幾年的發展,商品交易市場已從單純的交易主體的聚集場所逐步轉向為大批發商、大代理商、大經銷商的培育基地,向集中化與規模化經營方式發展,提高了商品交易市場的整體素質和運行效率。由于內部資源的整合,批發經營比重提升。2012年,全省320個億元市場中,以批發為主的市場有172個,較2009年增加25個;以零售市場為主的市場有148個,較2009年增加32個;批發市場實現成交額2248.46億元,零售市場實現成交額721.20億元,分別占億元市場總成交額的75.7 %和24.3%,批發市場成交額占總成交額的比重較2009年提高7.7個百分點。
(四)長株潭地區主導地位進一步增強。從市場分布看,2012年,長株潭三市擁有億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場129個,實現市場成交總額1968.34億元,分別占全省同期市場總數的40.3%和市場成交總額的66.3%,市場的集中度及輻射能力進一步顯現。處于西部地區的湘西、懷化、張家界、邵陽和永州等五個市州共有億元市場72個,占市場總數的22.5%;實現成交額451.88億元,僅占市場總成交額的15.2%。
二、我省商品市場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隨著城鄉一體化發展,城鄉居民收入的不斷增加,消費環境加速改善和現代物流快速發展等因素的影響,全省商品交易都呈現平穩上漲態勢。但是,存在的問題依然不容忽視,主要表現為:
(一)商業網點規劃滯后,且實施難度大。多年來,由于商業網點規劃缺乏上位法支持,且未納入城市總體規劃統一實施,導致規劃得不到落實。商品市場項目隨意上馬的現象比較突出,有些項目缺少科學論證,或者是不經過商務行政主管部門審批就立項上馬。商業項目雷同,特色不突出,極大地浪費了社會資源,造成了市場的無序發展和惡性競爭。而在新開發區、城郊結合部,商品市場的規劃建設則不能很好的滿足老百姓的生產生活需要。專業批發市場“有市無場”與“有場無市”并存,一些批發市場在城區,造成交通擁堵、環境臟、亂、差等問題,難有更大的發展空間,而城郊近來興建的大型專業市場大多處于閑置狀態。
(二)市場整體輻射能力較弱,競爭壓力加大。全省商品市場發展結構不夠平衡,商品市場總體水平不高,各專業市場的擴張受到制約,商品輻射面不廣。同時,各市場之間的行業布局不盡合理,市場與市場之間經營的商品有不同程度的交叉和重疊,發展空間難以做大。2012年,從全省億元市場經營的商品分類看,以簡單、初級、低檔的日用消費品、紡織服裝鞋帽類和農副產品為主的億元市場達140家,缺乏高端及特色市場,商品交易市場同質化現象嚴重,難以帶動周邊小企業和手工作坊的發展,產業規模難以擴大。并且同一個市場內的商品相似性較大,產品結構單一,由于技術含量低,缺乏協調,因此同一市場內的商戶的競爭壓力較大。再者,基于當地產業發展起來的市場,還存在著與競爭范圍內其他市場的競爭,競爭壓力較大。沒有產業作依托,勢必增加銷售成本,減弱商品競爭力,從而進一步制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