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調研報告范文范例
調研報告該怎么寫呢?小編給大家介紹2016調研報告范文范例,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2016調研報告范文范例一:
一、基本情況
是一個中等小城,現有人口529.92萬人,有大中小型水庫272座,水庫移民25萬多人,占全人口4.7%,其中后期扶持核定指標人數20.8萬多人,涉及連帶影響人口70萬人,占全總人口的13.2%,分別安置在5個縣區61個鄉鎮395個行政村1725個村民小組,水庫移民人數位居全區地第三。過去由于經濟發展不快,政策單調,工作簡單,法律意識不濃,移民的思想也相對純樸,在水庫移民的搬遷中,移民利益不明顯,因此也沒有上訪的問題。今天,隨著地方經濟的不斷深入和發展,黨中央對移民過去所作出的貢獻予以肯定,也越來越關心重視了水庫移民的生活,專門出臺了《國務院關于完善大中型水庫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見》國發[2006]17號文,使水庫移民得到了實惠。但是由于歷史的原因,部分水庫移民在過去的變遷中由于土地、山林界限等權屬不清,導致現在應得利益受損,水庫移民上訪不斷,尤其網上訪、集體訪和重復訪,成了影響社會穩定的重要因素。去年,水庫移民工作系統共受理水庫移民群眾來信來訪總量71件,與2014年同期59件相比上升了16.9%;其中信12件,與2014年同期的17件相比下降了29.4%;訪59批次147人次,與2014年同期的42批次130人次相比分別上升了28.8%和11.6%;辦理上級交辦轉辦件17件,來信來訪的高增長嚴重影響了移民的情緒,也使社會穩定留下了隱患。
二、移民信訪存在的突出問題
目前,水庫移民信訪形勢仍然會比較嚴峻,尤其是重點人員、信訪老戶重復訪比較突出,信訪、上訪案件比去年上升,但這部分人引發突發性群體事件的可能性不大。經初步排查,移民信訪突出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信訪老戶重復訪比較突出;二是仙衣灘水電站不符合人口核定范圍的受淹人口上訪較多;三是部分小型水庫移民要求享受大中型水庫移民后期扶持待遇;四是小型水庫移民要求扶持移民新村建設和村屯道路建設;五是淹地不搬遷移民要求享受與搬遷移民戶同等的補助待遇;六是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移民搬遷安置問題的信訪。
三、移民信訪原因分析
(一)移民攀比心理變化影響。一是后期扶持補償的攀比。一些小型水庫移民認為大家都是搬遷移民,應該同等對待,為什么大中型水庫移民能享受后扶補償,我們小型水庫移民就不能享受因而上訪。如:平南縣大新鎮大旺村龍角水庫(小一型)移民,從2009年以來,一直信訪和上訪到各級移民部門及政府,要求享受后期扶持補助,三級信訪已終結,還是繼續纏訪。二是基礎設施的攀比。現很多信訪反映的問題都是小型水庫移民要求和大中型水庫移民一樣享受扶持移民新村建設和村屯道路建設,認為其他鄉鎮大中型水庫移民建了移民新村,又修了村屯道路,而他們小型水庫每年基礎設施項目少,交通條件又差,申請一年又一年還是沒有得到項目批復;如:桂平小型水庫就有100多座,需要修的道路就有幾百條,而每年自治區批復桂平小型水庫道路項目只有幾條,不能滿足移民的愿望引致上訪。三是補償差距的攀比。同為鄰里,因淹沒指標的多少不同,獲得補償問題的不同,導致移民心里發生變化而進行攀比,為追求利益的平衡而引發矛盾上訪。如:港南區橋圩鎮錦垌村淹地不搬遷移民,后期扶持指標批復回來不領取,認為原核實淹田淹地面積數偏少,不符合實際,要求重新核實和增加后期扶持指標。
(二)移民政策宣傳不到位的影響。庫區和移民安置區個別領導干部對移民工作重視不夠,少數移民干部移民政策不熟悉,責任心不強,執行移民政策走樣,移民政策的宣傳、解釋力度不夠,對產生的社會影響和可能誘發的社會風險研究和分析預測不足,對一些潛在社會矛盾不能及時采取措施解決等都可能引發移民信訪和越級上訪。
(三)移民對基層部門信任感的弱化。基層部門與移民接觸最直接,最頻繁,上訪問題往往會涉及基層部門的執行力和職責履行問題,上訪人對基層部門信任感降低,懷疑基層部門 "有私心",繼而往往找的官越大(越級上訪)、事情鬧的越大(集體上訪),解決的`可能也就越大。上訪人認為,自己所反映的問題,肯定與地方政府部門免不了要"官官相護",只有再上一級政府,或者更高級的政府,才沒有官官相護的嫌疑,盡管上訪者明白更高一級政府也會將其信訪問題轉批給基層部門,最終還是落實到基層部門負責處理,但他們認為,一級一級政府的批轉,基層在處理問題的時候會考慮向上級負責,不敢怠慢。
四、解決問題的對策
(一)加強移民政策法規宣傳。移民工作中,要大力宣傳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的重要意義,提高移民群眾對工程建設重要性的認識;要宣傳國家有關移民的方針、政策法規,公開移民安置方案、補償標準、資金收支及使用管理情況,讓移民及時了解國家的移民政策、法規;要宣傳黨和政府對移民的關心、及為幫助移民發展所采取的一系列優惠政策;要結合普法教育,加強對移民法律知識的宣傳,教育群眾通過正常的途徑、合法的渠道反映移民的愿望、要求和意見;要宣傳庫區移民舍小家、顧大家的精神,充分肯定他們對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的貢獻,通過加強宣傳工作,引導移民群眾理解和支持移民工作。
(二)深入庫區排查疏導。把工作力量向庫區基層傾斜,暢通渠道,大力開展領導接訪和下訪,積極做好移民群眾來信來訪的接待處理工作,組織廣大移民干部深入庫區基層一線,積極排查調處移民矛盾糾紛,與群眾面對面地開展疏導教育,引導移民通過合理合法方式反映訴求,依法、及時、就地解決移民群眾反映的困難和問題,對移民信訪突出問題及一些老纏訪、鬧訪戶認真進行調處,使這些突出問題得到有效緩解和化解。
(三)加強移民培訓教育。注重移民培訓,增強移民增收致富本領,提高水庫移民勞動力素質。一是注意把握和注重移民培訓工作的重點。我們要以全面培訓為主向突出提高勞動技能促進就業培訓為主,注重學習種植、畜牧水產養殖等高收入農產品技術,實用技術現場觀摩指導和實作培訓等同時,促進移民群眾勞動力向旅游等二三產業轉移,要整合資源,把移民培訓、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陽光工程培訓、下崗再就業培訓等結合起來,統一規劃,分部門實施。二是按社會需求開展各類培訓。積極通過“定菜單”培訓等方式,向移民開設“培訓自助餐”,鼓勵移民自主選擇培訓內容,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和適用性。三是改進培訓方法,搞好“兩個結合”。通過短期培訓與長期培訓相結合;技能培訓與素質培訓相結合,使水庫移民增強自我維權意識,轉變就業觀念。
(四)加大對移民項目扶持的投入。多渠道、多層次加大對移民項目扶持的投入,特別是加大對小型水庫項目資金的投入,整合部門的資金,推動項目扶持規劃的實施,結合精準扶貧開展脫貧攻堅戰,把移民脫貧作為重中之重的工作來抓,摸清底數,積極爭取自治區水庫移民局項目資金重點支持,目前自治區已安排今年大中型水庫移民脫貧攻堅通屯道路項目建設資金6027萬元,建設貧困移民村屯道路176.5公里,受益貧困移民村屯103個35781人,年內完成4個水庫移民培增項目,投資290萬元。通過加快水庫移民脫貧致富的步伐,使移民的生產生活水平盡快達到安置區所在縣(、區)農民的平均水平,并加強與縣區部門以及庫區鄉(鎮)、村基層組織的協調溝通,做到上下聯動、左右協作、各負其責、齊抓共管,扎實抓好水庫移民信訪維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