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讀后感精選范文4篇
對于新教育,從聽說新教育,到走進新教育,進而實踐新教育,我自己感到到目前為止,我個人對新教育有了全新的認識和相對比較深刻的理解。下面是CN人才網為大家整理的新教育讀后感精選范文4篇,歡迎參考~
篇一:新教育讀后感精選范文
期中考完試后,學校給我們每人發了一本書——朱永新的《新教育》。一直以來,我總以工作忙、沒時間為理由,把它放在一邊,其間也偶爾翻動過幾次,但是很快就不再理它了。可是寒假前,學校布置了一項任務,要每位老師在假期中認真研讀《新教育》,做好讀書筆記,并完成一篇讀后感。迫于形勢,我又重新拿起了這本書。
我用心讀完后,掩卷遐思,不禁心潮澎湃,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這位教育大師知識的淵博,對教育至真的感悟與至純的摯愛,他對新教育理想追求的高瞻遠矚,令我油然而生敬意。我強烈的感覺到,這新教育之夢,并不遙遠,就在我們廣大教育工作者共同的對教育事業的執著追求中,這夢定能成真!
書中朱永新先生提到“新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讓師生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作為一個普通的教師,一直在思索怎樣做一位合格的教師。讀完這本書,我領悟到了教師應該具備的以下幾方面素質:
一、富有“激情”。讀朱永新先生的《新教育》時,無時你不感覺到愉悅與沖動,讓你感覺到你不是在讀書,而是在聆聽一位充滿激情富有詩意的大師在演講,大師用他詩一般的語言和激情感染著每一位讀者。作為教師,我們用肢體與語言向學生傳遞知識和文明,如果我們沒有激情,我們就無法感染學生,我們就無法調動學生,生動課堂,課堂上教師與學生主客體的角色就得不到很好轉換,課堂教學就很難成效。
二、富有“愛心”。有人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這句話很實在,在我們教育的過程中,教師的愛心是喚醒學生和諧美妙的音樂,是激發學生動聽悅耳的語言,是照亮學生黑暗中的明燈。教師富有愛心可以和諧融洽師生關系,教師理解信任學生,學生尊重依戀教師。教師富有愛心,可以給學生創造寬松愉悅的心理感受,便于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
三、富有“扎實的專業技能和良好的知識結構”。要勝任新課改需要,教師必須具備扎實的專業技能和良好的知識結構。扎實的專業技能和良好的知識結構,使我們很容易駕馭課堂,采用多渠道的教育手段和教學技巧來豐富課堂,調動和感染學生;另外,扎實的基礎,使我們很容易接受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
書中有這樣一段:“一個教師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書,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書。一些人,他教一年,然后重復五年十年乃至一輩子;有些人,實實在在地教了五年。一個實實在在教五年的人,與一個教了一年卻重復了一輩子的,他們的成績是不一樣的。”這段話給了我警示和啟迪。年輕的我應該好好把握每一天,思考每一天教學中的得與失,做一個實實在在地教書的人。我希望自己也能如本書中說的那樣“當我們的學生離開校園的時候,帶走的不應該只有知識,更重要的是對理想的追求。”
篇二:新教育讀后感精選范文
《陶行知文集》中有《新教育》一章,它與當今我們實施的“新教育實驗”之“新教育”有一種怎樣的聯系呢?抱著想對此有所了解的想法,仔細閱覽了《新教育》一文,才知兩者的“新教育”之需要,各自的目的、意義等,在理念與行為方式上均有很大的不同。如“新教育實驗”的目的,簡而述之,就是要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能有一個完整而幸福的人生,而先生所述之“新教育”,其目的則是“要養成‘自主’、‘自立’和‘自動’的共和國民”。這是時代背景與社會、教育發展需要之不同所造成的必然。但先生在其《新教育》中,對“新學校”、“新學生”、“新教員”、“新課程”等意義的闡述,至今還有其現實指導意義。
如先生在論述“新學生”一詞時是這樣說的: “‘學’字的意義,是要自己去學,不是坐而受教。先生說什么,學生也說什么,那便如學戲,又如同留聲機器一般了。‘生’字的意義,是生活或是生存。學生所學的是人生之道。”“學生”是什么?從教二十多年,我從未思考過這樣的問題,一談及學生,便自然而然地認為是坐在課堂里接受教師教育的人。雖然以往有時也在文章中論及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但這只不過是人云亦云、拾人牙慧罷了,卻不知“學生”一詞其本身所蘊含的真正含義。我們現在視若新論的“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觀點,以及“四個學會”(見《教育——財富蘊藏其中》)的“學會生存”,其實也并非什么新思想,先生在八十多年前就在其在浙江第一師范學校畢業生講習會上的講演中提出來了。足見先生思想之高瞻遠矚。
再如“新教員”,“ 新教員不重在教,重在引導學生怎么樣去學。”這與葉圣陶之“‘教’都是為了用不著‘教’”的教育思想何其相似。做新教員,要有“信仰心”,要有“責任心”,要有“共和精神”,要有“開辟精神”,要有“試驗精神”。特別是談“試驗精神”的時候,指出有些人只曉得教幾本教科書,一味地唯上是從,唯命是從,卻不知“上頭的命令,只不過舉其大端,其中詳細的情形,必定要我們去試驗。用了種種方法,有了結果,再去批評他的好壞,照此屢試屢驗,分析綜合,方才可下斷語”。現今的課程改革,有些人總是以觀望的態度,希望上級教育行政部門或教育科研部門把一切都準備好,自己“吃現成飯”,依葫蘆畫瓢就行了。先生在二十世紀初就已經看到了這樣的弊端,希望大家注意,“不可不由自己試驗得出真理,方不至于落人之后哩!”其教誨之諄諄,我輩不可不謹記啊!
篇三:新教育讀后感精選范文
躁熱的暑假已經結束了,但我的心情同這久久還不散去的暑熱一樣無法平靜。因為利用暑假的時間我讀完了朱永新先生所著的《新教育》。這本書在我的心中點起了一把火,一把讓我重新認識我所從事的工作,我所具有的教育理想的火。“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就是我畢生追求的目標,我的人生前進的方向。 首先我談談我對新教育的理解。“新教育實驗”主要內容歸納為“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個方面。
“一”就是一個核心理念“為了一切的人,為了人的一切”;
“二”就是兩個目標:即“追求理想,超越自我”,“只要行動就有收獲”; “三”就是三大改變:即“改變學生的生存狀態,改變教師的行走方式,改變學校的發展模式”;
“四”就是四重教育境界,即讓學校“成為學生享受成長快樂的理想樂園,成為教師實現專業發展的理想舞臺,成為學生提升教育品質的理想平臺,成為新教育共同體的‘精神家園’和共同成長的‘理想村落’”;
“五”就是五個基本觀點,即“無限相信學生與教師的潛力,交給學生一生有用的東西,重視精神狀態、倡導成功體驗,強調個性發展、注重特色教育,讓師生與人類的崇高精神對話”;
“六”就是六大行動,即“營造書香校園,師生共寫隨筆,聆聽窗外聲音,雙語口才訓練,建設數碼社區,構筑理想課堂”;
“七”就是七字內涵,即“成長,并且快樂著”;
“八”就是八大理念,即“家庭教育是最容易出錯的地方,沒有父母的成長就沒有孩子的成長,品德重于學問、狀態大于方法,把童年還給孩子,無限地相信孩子發展的潛力,讓孩子有一樣屬于自己的東西,讓讀書成為孩子的生活方式,讓日記伴隨孩子成長”;
“九”就是九大教育定律,即“態度決定一切,說你行你就行,體罰近乎無能,讀書改變人生,課堂屬于學生,性格主宰命運,特色就是卓越,理想創造輝“十”就是新教育在十大領域展開“理想的德育,理想的智育,理想的體育,理想的美育,理想的勞動技術教育以及理想的學校,理想的教師,理想的校長,理想的學生,理想的父母”。 “新教育實驗”十分強調行動,而且把“只要行動,就有收獲”作為實驗的價值取向。
“新教育實驗”的行動,其主旨不是提出多少深刻的教育理念,而是改變我們的教育行為,是一種追求教育行為改變的行動,是群眾性、人人可以樂而為之教育實驗”所有的理念、觀點、追求的目標都將體現和轉化為“六大行動”。借用“小蘋果”的一句話:種下希望,就有收獲!
讀完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新教育應該是“愛的教育”。其實作為一線教師的我們何嘗不是為學生的點滴進步而驕傲,何嘗不是為了學生的進步而高興,每一位教師都愿意把每一個學生當自己的孩子一樣來愛!可是現實卻是:高考的指揮棒讓我們的家長和老師都蒙蔽了雙眼,甚至學生自己都錯誤的以為:只要成績好,一好遮百丑!這樣,我們的教育便不再是“愛的教育”而是“分數的教育”。這樣必然造就所有人在教育這個問題上急功近利,只看分數,而忽略了每一個學生的個體差異,忽略了學生的品德教育,忽略了學生作為社會人的這一基本屬性特征.這樣教育出來的孩子必然是病態的和不完整的.新教育的實踐活動就是要改變這一教育問題,讓老師們重新關注心靈,重新建構課堂.所以作為一個物理老師我在以后的教育教學活動中,要更多的加強物理學史、科學態度、科學方法的教育,注重利用探究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注意保護孩子們的自尊心,幫助他們建立學習物理的信心!總之,“懷著一顆赤子之心走到孩子們的中間去。”
我覺得“新教育”不僅僅應該是“愛的教育”,還應該是“信的教育”。相信學生的內心是善良的,相信學生可以做好他們自己的事情,應該對每一個學生的成長進步都充滿信心!如果,你在校園里聽到有學生在叫我們老師的名字,我們首先應該相信孩子們是愿意把我們當作平等的人來對待,而不應該訓斥和打罵他們,因為他們絕無惡意;課堂上,相信孩子們的能力,只要他們認真,他們絕對可以自己學好課程標準所規定的教學內容,所以我們要放開手腳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相互交流,而老師只需要適時的點撥;班級管理中,讓孩子們自己做班級的主人,小到班級美化,大到班級制度的制定,班級民主生活,都讓每一個孩子積極參與,樹立公民的意識!
“言必信,行必果。”在我看來新教育還是“行動”的教育。在新教育實踐活動中,我們一定不能做言語的巨人,行動的矮子。新教育實踐活動不是來源于網上拼湊幾個案例,幾段文章,而是來源于我們教師自身的課堂。我們一定要在自己的課堂中實踐新教育,樹立新的理念,采用新的教學手段,新的教學模式,最新的案例,做一個教學的“有心人”,不斷學習,不斷實踐,不斷修正,使我們的教育教學活動更加高效。同時,我們還要讓學生行動起來,每天有“晨讀,午誦,暮省”的習慣,在每天的常規的學習活動中不斷進步。讓學生走向生活,積極開展與物理學習有關的調查活動,科創活動,在實踐中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物理學習的興趣。
這就是我理解的新教育,她是“愛的教育”,即“心的教育”;她更是“信的教育”利用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做好自己的學習;她更是“行”的教育,如果說前兩者是一種理念,那么最后都會落實到行動中來,這才是真正的新教育。我將會懷揣新教育的理想,踐行新教育,實現新教育,做一個幸福的物理老師!
篇四:新教育讀后感精選范文
提到新教育,我早在幾年前已經有所了解,但那都是些膚淺的,表面的東西,自己沒能真正的走進它,了解它。今年暑假有幸拜讀了朱永新的《新教育》,感覺受益匪淺,這確實是一本可讀性很強、很實用的書。文中精彩的思想,磁石一般緊緊地吸引著我,看得我內心激情澎湃,仿佛走進了實驗基地,感受到了新教育的魅力。這本書就是一個向導,帶著迷茫的我走向了光明。它讓我知道了原來自己從事的工作竟然可以如此詩意,如此浪漫。這本書帶給我很多的思考。
一、最欣賞的一句話:只要行動,就有收獲。
朱教授提出新教育四大基本觀點,其中有一個基本觀點說要重視精神狀態倡導成功體驗。他引用米盧的一句話說:態度決定一切,并將此改版為“只要行動,就有收獲。”
他說你去做,你就行;你去做,你就能成功。是啊,在人生的旅途中面對太多的理想,一路走過,我們總是實現的少,憧憬的多,人之惰性阻礙著自我的超越。我們不要太多的口號,我們需要的是行動,記住朱教授的話,只要行動,就有收獲。
二、最想做的事是成為“成功保險公司”中的一員。
朱教授有一個獨具特色的做法,他美其名曰“成功保險公司”。他說,只要參加他這個公司,他包你成功。我們在教育工作中,有過許多的理想,但一路過來,大多隨著時間而流去,要說成功的可真是很少很少。然而朱教授這個保險公司內含了一個前提條件,“持之以恒,十年不止”。朱教授倡導教師要每天寫一篇教育敘事,他說每天堅持寫,堅持寫十年,你就能擁有玫瑰的芳香,你就能奪取勝利的桂冠,你就能創造生命的奇跡!其實我們老師每天都會上課,上完課后要求都要寫教學反思,如果我們能真正認認真真的進行反思,我想就能在常規中完成專業寫作的訓練,也許我們也能真正成為“保險公司”的成功人士吧。當下,我們都認為這樣做非常辛苦,我認為,只要真想讓自己的專業有所發展,想成為“成功保險公司”的一員,我們應該調整好心態這樣想:既然每天都要做,我為何不調整心態,快樂地做,積極地面對,把這枯燥無味的活,變得如同我們每天都要吃飯那般來做呢,盡管有時胃口不好,會有點厭食,但也只是偶爾的事,不可能長此下去,否則人人都會擔心受不了,當出現這種狀況時調整心態就好了。就像朱教授說的“當你無法改變社會,無法改變別人的時候,你唯一可以改變的就是自己”。學會把不得不做的事情,轉變自己做事的態度,讓自己高高興興地做吧!這樣會收到非常高的效益!所以我們從現在開始就踏踏實實地把每次反思認真寫好吧!
三、感受最深的是沒有教師的幸福,永遠不會有學生的快樂
《新教育》把教師的發展看作是學校發展的起點,一切為了教師,為了一切教師,為了教師的一切!讓教師和學生在教育過程中共同成長,讓教師和學生共同享受教育的幸福。學校管理最最靈魂最最核心的東西就是用教師的專業發展帶動學校的發展,影響學生的成長。如果沒有教師的成長,則永遠不會有學生的成長,如果沒有教師的快樂,那就永遠不會有學生的快樂。我都不快樂,我會讓你快樂嗎?如果教師他不能充滿激情地去擁抱他的教育生活,那么何談教育幸福?何談學生的快樂呢?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就是一個人的閱讀史。閱讀讓我們精神起來!因此,我們教師應該把閱讀當成一個習慣,就像每天吃飯喝水一樣。每天讀,每天都有收獲,在收獲中成長,再收獲中快樂。自己快樂了,孩子何嘗不快樂呢!
為師者,不斷提升自己,用“心”閱讀,用“心”教學,用“心”總結!讓我們和學生在教育過程中共同成長,共同享受教育的幸福。
【新教育讀后感精選范文4篇】相關文章:
新研修感言范文02-28
新媒體編輯簡歷范文06-12
家長教育感言范文(精選7篇)06-09
愛的教育讀后感05-10
《愛的教育》讀后感05-08
醫院新入職員工自我介紹范文(精選6篇)05-27
教育碩士論文提綱格式范文精選03-18
教育類論文的提綱范文精選03-18
精選教育類實習報告范文9篇05-09
精選教育的實習報告范文合集五篇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