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識別非法集資的三大妙招
如何識別非法集資?有哪些巧妙的途徑?今天中國人才網小編就是要跟大家分享這方面的知識,希望對有需要的朋友有所幫助。
“當前非法集資形勢嚴峻復雜,部分地區案件集中暴露,并有擴散蔓延態勢,極大危害了銀行業發展的穩健性和安全性,危害社會穩定。”1月初的銀監會監管工作會議上,監管高層如此表態。
1月23日,按照中央有關部署,公安部、政法部門、銀監會等多部門將配合開展互聯網金融領域專項整治,推動對民間融資借貸活動的規范和監管,最大限度減少對社會穩定的影響。
目前,處置非法集資的第一責任交由各地方政府。但監管高層指出,銀監會是國務院處置非法集資部際聯席會議牽頭部門,仍然要積極做好相關配合工作,積極發現和報告非法集資風險線索,“這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
監管高層指出,各銀監局要加強對非法集資活動的監測和識別,并將涉嫌非法集資線索及時提供給地方各級打擊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怎么識別非法集資活動?監管高層總結,重點要做好“三看”。
第一,看回報率。要看是否以高收益為誘餌。如果所承諾的收益率大幅超過同期社會平均利率水平的,就可能屬于非法集資。
此前,監管人士亦對財新記者指出,判斷P2P平臺的風險大小的第一步,就看預期收益率。如果收益率為8%-12%,這可以用機構產品解釋收益;如果是收益率在12%-15%,這可以理解為民間借貸,但風險很高;如果收益率超過15%,則可信度更低。(見財新周刊2015年第49期“集資騙局大爆發”)
2015年8月,《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出臺。該司法解釋規定,民間借貸雙方約定的年利率超過36%,超過部分的利息約定無效。
監管高層指出,要督促銀行業金融機構創新方式方法,充分運用各類宣傳媒介和載體,利用包括網絡宣傳、媒體宣傳、在基層網點醒目位置張貼標識等方式,向廣大金融消費者進行宣傳,讓金融消費者知悉相關法律規定。
第二,看范圍。要看是不是針對社會不特定公眾吸收資金,一對一,還是一對多,如果是一對多就有可能屬于非法集資。
國家有關法律法規明文規定,私募基金不得通過報刊、電臺、電視、互聯網等公眾傳播媒體或者講座、手機短信、微信等方式向不特定對象宣傳推介,如果是違反這項規定的,就可能屬于非法集資。比如,“e租寶”通過一些電視臺和雜志大做廣告,很明顯就違反了這一規定。
第三,看資金流向。要看籌集資金為誰所用,如果是自己占用,就屬于非法集資。
監管高層指出,要督促銀行業金融機構充分利用各種技術手段,加強對涉嫌非法集資可疑資金流向的實時監測預警,及早發現并報告非法集資資金動向,在嚴格執行大額可疑資金報告制度基礎上,對各類賬戶交易中具有分散轉入集中轉出、定期批量小額轉出等異動特征的資金進行重點監測分析。對非法集資資金從銀行轉賬的,要認真分析,查找原因,采取對策。
據財新記者估算,2015年非法集資涉案金額高達2000億元左右。一個很大特點是,非法集資借互聯網金融之羽衣,迅速突破地域限制,成為跨省、跨國的大案、要案。
非法集資亦有傳染到正規金融機構,醞釀成系統性風險的趨勢。“形勢逼人,如果不盡快采取有效措施遏制案件高發態勢,經濟社會發展可能會付出大的代價。”一位監管高層曾對財新記者表示。
【教你識別非法集資的三大妙招】相關文章:
非法集資罪的特征07-15
非法集資罪刑法條文07-15
非法集資犯罪主要手法及特點04-26
非法集資1億罪量刑標準07-06
非法行醫罪的司法認定07-06
非法狩獵罪的量刑標準05-15
非法行醫罪的立案標準05-26
非法辭退員工賠償03-06
創業投資的妙招11-30
非法同居而要求離婚的處理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