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做人爱视频免费,97久久精品人人搡人妻人人玩,欧洲精品码一区二区三区,999zyz玖玖资源站永久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古詩文閱讀答案

時間:2021-02-14 18:32:41 考試輔導 我要投稿

古詩文閱讀答案

古詩文閱讀答案1

  閱讀下面兩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古詩文閱讀答案

  越中覽古

  李 白

  越王勾踐破吳歸,戰士還家盡錦衣。

  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鴣飛。

  蘇臺覽古

  李 白

  舊苑荒臺楊柳新,菱歌清唱不勝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吳王宮里人。(1)李白的這兩首懷古之作,從體裁上看,都是_________詩,都抒發了_________的感慨。

  (2)這兩首詩都是覽古之作,題材相近,但在今昔的對比上寫法不同,請簡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七絕;人事多變、盛衰無常。

  (2)《越中覽古》著重渲染越宮昔日的繁華,結句聚焦在今日遺址的荒涼,將昔時的繁盛和今日的凄涼作了鮮明的對比;《蘇臺覽古》則著重描繪姑蘇臺今日的荒涼,以暗示昔日的繁華,以今古常新的自然景物來比照變幻無常的人事,見出今昔盛衰之感。(意對即可)

古詩文閱讀答案2

  早梅

  齊己

  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開。

  風遞幽香出,禽窺素艷來。

  明年如應律,先發望春臺。

  注釋:①齊己:唐末著名詩僧。早年曾熱心于功名仕進。然而科舉失利,不為他人所賞識。② 望春臺:既指觀賞春景的高臺,又喻指京城。

  孤根:孤獨的根

  (1)你覺得頷聯中哪一個字用得最好,為什么?(3分)

  答: 一字用得最好。梅花開于百花之先,已見其早;而一枝又先于眾梅,就更顯示出此梅不同尋常,就更加突出了題中早字。(3分)。

  (2)詩人早年曾熱心于功名,頗有抱負,然而科舉失利,時有懷才不遇之感。尾聯語意雙關,望春臺既指京城,又似有望春的含義。詩人這樣寫,含蓄地表達了什么樣的意愿?(3分)

  答:含蓄地表達了他不甘寂寞孤獨,希望能在明年(他年)應時而發,在望春臺上獨占鰲頭。(3分)

  3.在詩人齊己筆下,早梅具有怎樣的特點?請概括作答。(2分)

  答:不畏嚴寒,傲然獨立(清麗脫俗,素雅高潔)。(一點1分,共2分。語意相近即可)

  4.詩歌第二聯原為前村深雪里,昨夜數枝開,后將其中的數枝改為一枝,請談談這樣修改的妙處。(2分)

  答案:將數枝改為一枝,照應題目,突出其開放之早(1分),顯示出早梅的不同尋常,更突出它傲然獨立的個性(1分)。(語意相近即可)

  5、這是一首詠梅詩,試具體分析首聯運用的藝術手法,并指出首聯和頷聯是怎樣照應題目的。(5分)

  答:(1)首聯以對比(反襯)的手法,描寫了梅花不畏嚴寒的秉性。先將梅花和萬木相對照,嚴寒的冬季,萬木經受不住寒氣侵襲,枝干快要摧折,而梅花卻能凝結了地下暖氣于根莖,回復了生意。或者答:以萬木凍欲折夸張說法有力反襯出梅花孤根獨暖的性格。(手法1分,分析2分)(2)首聯孤根獨暖,說明梅花開在百花之先,頷聯一枝獨開強調這一枝又開在眾梅之前。

  6、頸聯側重描寫梅花的什么特點?本聯中哪兩個字用得最好,為什么?(6分)

  答;頸聯側重寫出了梅花的姿色和風韻。(2分) 遞和窺寫得最好。(2分)遞是說梅花內蘊幽香,隨風輕輕四溢;窺著眼梅花的素艷外貌,形象描繪了禽鳥發現素雅芳潔的早梅時哪種驚奇的情態。由鳥及人,早梅給人們的驚喜和詫異見于言外。(2分)

  7、詩的題目為《早梅》,但詩句內容未見早字。請結合詩句內容簡要分析整首詩是如何圍繞早字落筆的。(4分)

  答:通觀全篇,首聯孤根獨暖是寫早;頷聯一枝獨開是早;頸聯禽鳥驚奇窺視,亦是因為梅開之早;末聯禱祝明春先發,仍然是早。全詩首尾一貫,處處扣題,圍繞早落筆。

  8、末聯兩句意味深長,表達了詩人什么心志?(3分)

  答:語義雙關,祝愿梅花明年應時而發,在望春臺上獨占鰲頭,寫出滿懷希望的心境,借詠梅花傳遞出自己不甘寂寞,意欲大展宏圖,有所建樹,滿懷期待的心志。

  9、這是一首詠物詩。全詩刻畫了梅花不畏嚴寒,傲然獨立的個性,寄寓了作者懷才不遇、清高孤傲、堅貞不屈、執著自信的思想感情。(4分)

  閱讀練習二:

  (1)這首詩刻畫了怎樣的早梅形象?(3分)

  (2)請簡要分析這首詩抒發的情感。(5分)

  參考答案

  (1)一個發字,寫出早梅昂首怒放生機盎然的形象;高樹,楚天,映襯了她的雅潔不凡;朔風,繁霜的惡劣環境表現梅花不同凡花的風骨,不屈的品格。(每點1分)

  (2)既有對親友的思念之情,也有對自身遭遇的不平之情,以及借梅花的銷落而表達的理想不能實現的痛苦之情。(答對兩點給4分,答對3點給5分)

  閱讀練習三:

  (1)說說這首詩著力突出了所詠之物的什么特點,據此再給它擬一個恰當的標題。(2分)

  (2)賞析風遞幽香出一句。(4分)

  (3) 詩人早年曾熱衷功名,頗有抱負,但科舉失利,未得酬志。從尾聯可以看出他當時有什么樣的心愿? (2分)

  參考答案

  (1)詩中用筆含蓄,句句暗扣早來立意,極寫早梅中的早梅得一枝之秀、開香艷之先(或:獨開一枝、秀先群芳)的風調、品性。(1分)據此可以早梅命題。(1分)

  (2)一個遞字,運用擬人,將凜冽的寒風溫柔化,寫出它對早梅仿佛充滿愛憐之意(2分);借寫寒風多情遞香,從側面烘托花香清幽怡人,并暗暗透露出詩人內秀、高雅的情懷(2分)。

  (3)含蓄地表達了他不甘寂寞孤獨,希望能在他年應時中舉,在望春臺上獨占鰲頭。

  翻譯:

  萬木經受不住嚴寒的侵襲,枝干將被摧折。

  梅樹的孤根卻吸取地下的暖氣,恢復了生氣。

  在前村的深雪里,昨夜有一枝梅花凌寒獨開。

  它的幽香隨風飄散,一只鳥兒驚異地看著這枝素艷的早梅。

  我想寄語梅花,如果明年按時開花,請先開到望春臺來。

  賞析:

  這是一首詠物詩。詩人以清麗的語言,含蘊的筆觸,刻畫了梅花傲寒的品性,素艷的風韻,并以此寄托自己的意志。其狀物清潤素雅,抒情含蓄雋永。

  首聯即以對比的手法,描寫梅花不畏嚴寒的秉性。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是將梅花與萬木相對照:在嚴寒的季節里,萬木經受不住寒氣的侵襲,簡直要枝干摧折了,而梅樹卻象獨凝地下暖氣于根莖,回復了生意。凍欲折說法略帶夸張。然而正是萬木凋摧之甚,才更有力地反襯出梅花孤根獨暖的性格,同時又照應了詩題早梅。

  第二聯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開,用字雖然平淡無奇,卻很耐咀嚼。詩人以山村野外一片皚皚深雪,作為孤梅獨放的背景,描摹出十分奇特的景象。一枝開是詩的畫龍點睛之筆:梅花開于百花之前,是謂早;而這一枝又先于眾梅,悄然早開,更顯出此梅不同尋常。據《唐才子傳》記載,齊己曾以這首詩求教于鄭谷,詩的第二聯原為前村深雪里,昨夜數枝開。鄭谷讀后說;數枝非早也,未若一枝佳。齊己深為佩服,便將數枝改為一枝,并稱鄭谷為一字師。這雖屬傳說,但仍可說明一枝兩字是極為精彩的一筆。此聯象是描繪了一幅十分清麗的雪中梅花圖:雪掩孤村,苔枝綴玉,那景象能給人以豐富的美的感受。昨夜二字,又透露出詩人因突然發現這奇麗景象而產生的驚喜之情;肯定地說昨夜開,明昨日日間猶未見到,又暗點詩人的每日關心,給讀者以強烈的感染力。

  第三聯風遞幽香出,禽窺素艷來,側重寫梅花的姿色和風韻。此聯對仗精致工穩。遞字,是說梅花內蘊幽香,隨風輕輕四溢;而窺字,是著眼梅花的素艷外貌,形象地描繪了禽鳥發現素雅芳潔的早梅時那種驚奇的情態。鳥猶如此,早梅給人們帶來的詫異和驚喜就益發見于言外。以上三聯的描寫,由遠及近,由虛而實。第一聯虛擬,第二聯突出一枝,第三聯對一枝進行形象的刻畫,寫來很有層次。

  末聯語義雙關,感慨深沉:明年如應律,先發望春臺。此聯字面意不難理解。然而詠物詩多有詩人思想感情的寄托。這里望春臺既指京城,又似有望春的含義。齊己早年曾熱心于功名仕進,是頗有雄心抱負的。然而科舉失利,不為他人所賞識,故時有懷才不遇之慨。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開,正是這種心境的寫照。自己處于山村野外,只有風、禽作伴,但猶自孤根獨暖,頗有點孤芳自賞的意味。又因其內懷幽香、外呈素艷,所以,他不甘于前村深雪寂寞開無主的境遇,而是滿懷希望:明年(他年)應時而發,在望春臺上獨占鰲頭。辭意充滿著自信。

  這首詩,語言清潤平淡,毫無秾艷之氣,雕琢之痕。詩人突出了早梅不畏嚴寒、傲然獨立的個性,創造了一種高遠的境界,隱匿著自己的影子,含蘊十分豐富。通觀全篇,首聯孤根獨暖是早;頷聯一枝獨開是早;頸聯禽鳥驚奇窺視,亦是因為梅開之早;末聯禱祝明春先發,仍然是早。首尾一貫,處處扣題,很有特色。

古詩文閱讀答案3

  步出城東門,遙望江南路。

  前日風雪中,故人從此去。

  我欲渡河水,河水深無梁。

  愿為雙黃鵠,高飛還故鄉。

  8.開首兩句與全詩思想感情有什么關系?請作簡析(5分)

  9.這首詩表現了怎樣的思想情感?請聯系相關詩句作簡要分析。(6分)

  答案:

  8.(5分)【這兩句寫了主體人物的活動,交代了立足點和遙望的方向,(1分)為抒發思友、思鄉之情做了鋪墊,(1分)并把這種感性凸顯出來。(2分)對友人和家鄉的深刻感情是主體人物出城、遙望的原因和動機,(2分)這種感情使主體活動富含意蘊。(2分)】

  9.(6分)【表現了想與友人同回故鄉的迫切之情(或:表現了對友人和故鄉的思念之情/表現了不能與友人同回故鄉的惆悵之情)。(2分)友人已去,不可追及;(2分)現實種種阻隔,想回故鄉而不得;(2分)愿望只能在想象中實現。(2分)本小題最多得6分。】

古詩文閱讀答案4

  曉出黃山寺

  □ 高 翥

  曉上籃輿①出寶坊②,野塘山路盡春光。

  試穿松影登平陸,已覺鐘聲在上方。

  草色溪流高下碧,菜花楊柳淺深黃。

  杖藜切莫匆匆去,有伴行春不要忙。

  【注】 ①籃輿:竹轎。②寶坊:對寺廟的敬稱。

  (1)這首詩可分幾個層次?它們分別寫了什么內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說“杖藜切莫匆匆去,有伴行春不要忙”,表達了怎樣的感情認識?請結合全詩談談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可分兩層,前六句為第一層,敘事與寫景,概括地表現了山中的美景,詳細地描繪了山下的田野風光;最后兩句為第二層,議論,含蓄地表達了詩人對美好大自然的無限眷戀之情和獨到的審美感悟。

  (2)表達了詩人對美好春光的無限眷戀之情,并抒發了生活中的一種審美體驗:欣賞美景需要心境閑適,細細觀摩,慢慢體味,只有這樣,才能深入認識事物美的真諦。

古詩文閱讀答案5

  歲暮到家 蔣士銓(quán)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

  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

  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

  低回愧人子,不敢嘆風塵。

  【注】①歲暮:年終。②及辰:及時,指在年底前趕到家。③寒衣:御寒之衣。此句用唐代詩人孟郊《游子吟》詩意。其詩云:“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④低回:徘徊(huái)。

  1.三四兩句的詩眼各是哪個字?請寫出并作簡要分析。

  2.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怎樣的情景?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怎樣的心情?請簡要賞析。

  參考答案

  1.第三句的詩眼是“密” ,細密之意,母親把御寒的冬衣縫得針腳細密,一個“密”字,道出了母親對兒子的憐愛。第四句的詩眼是“新”,嶄新之意,噓寒問暖的家信還帶著嶄新的墨痕。一個“新”字,道出了母親心中對兒子的不盡思念和關懷。

  2.這是一首表現骨肉親情的詩作,描繪了一幅久別回家的游子與母親相見時的感人情景。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沒有對母親盡到孝敬之責的慚愧心情和不敢訴說自己遠行艱辛勞頓,讓母親更加擔憂心疼的復雜心情。

  參考譯文

  母親愛子女的心是無窮無盡的,我在過年的時候到家,母親多高興啊!她正在為我縫棉衣,針針線線縫得密,我寄的家書剛收到,墨跡還新。一見面母親便憐愛地說我瘦了,連聲問我在外苦不苦?我慚愧地低下頭,不敢對她說我在外漂泊的境況。

古詩文閱讀答案6

  家住東吳近帝鄉, 平生豪舉少年場。十千沽酒青樓上, 百萬呼盧①錦瑟②傍。

  身易老, 恨難忘, 尊前贏得是凄涼。君歸為報京華③舊, 一事無成兩鬢霜。

  注:① 呼盧:古代一種博戲。 ② 錦瑟:代指歌女。 ③ 京華:南宋都城臨安

  (1)上闋中“十千”和“百萬”兩詞有何妙處?(2分)

  (2)詞人說“恨難忘”,他有什么難忘之恨?(4分)

  (3)這首詞最主要的表現手法是什么?請簡要分析。(4分)

  答案:

  (1)“十千”“百萬”,語氣夸張(1分),寫出了詞人年輕時一擲千金(或“豪放不羈”“放蕩不羈”等)的性格(1)。

  (2)一恨歲月匆匆,年華老去 ;二恨抗金不成,報國無門。(或“功業未成”、“壯志難酬”等)。

  (3)對比(2分,答“今昔對比”、“虛(年少)實(眼前---年老)對照”、“反襯”(以少襯老)也可)。將上闋描繪的豪放不羈、意氣風發的詞人少年形象(1分),與下闋年老衰頹、凄涼落寞、一事無成的詞人形象(1分)形成鮮明對比。

古詩文閱讀答案7

  關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注:

  ① 關山月,屬樂府鼓角橫吹曲,多寫離別的哀傷。唐玄宗開元后期和天寶年間,唐王朝與外族不斷爆發戰爭。李白借此樂府舊題,寫遠離家鄉的戍邊將士與家中妻室的相互思念之情,深刻地反映了戰爭帶給廣大民眾的痛苦。

  ② 天山,祁連山,位于甘肅省西北部。匈奴語呼天為祁連,故祁連山亦稱天山。

  ③ 玉門關,為古時通往西域的要道,故址在今甘肅省敦煌市西北。此處泛指西北邊地。

  1.詩人借 月夜高樓的嘆息來抒發戍人 的情感。(2 分)

  2.賞析畫線詩句的內涵和作用。(5 分)

  【參考答案】

  1.(2分)思婦 思鄉(一空1分)

  2.(5分)月出于天山云霧間,一派清冷蒼茫的景象。漫天遍野的大漠朔風,吹遍玉門關內外。詩人巧借長風把關山月三個相互獨立的意象有機地聯系在一起,這些廣闊無垠的物象淋漓盡致地渲染出雄偉壯闊而又蒼涼悲壯的意境,奠定了全詩邊塞苦寒的蒼涼基調。景因情而怨,情因景更傷,為下文將士翹首故里編織了思鄉的情結。(內涵2分,作用2分,語言表述1分)

  賞析:

  《關山月》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借樂府舊題創作的一首五古。全詩分為三層,開頭四句,主要寫關、山、月三種因素在內的遼闊的邊塞圖景,從而表現出征人懷鄉的情緒;中間四句,具體寫到戰爭的景象,戰場悲慘殘酷;后四句寫征人望邊地而思念家鄉,進而推想妻子月夜高樓嘆息不止。此詩如同一幅由關山明月、沙場哀怨、戍客思歸三部分組成的邊塞圖長卷,以怨情貫穿全詩,色調統一,渾然一體,氣象雄渾,風格自然。

  這首詩在內容上仍繼承古樂府,但詩人筆力渾宏,又有很大的提高。

  詩的開頭四句,主要寫關、山、月三種因素在內的遼闊的邊塞圖景,從而表現出 征人懷鄉的情緒;中間四句,具體寫到戰爭的景象,戰場悲慘殘酷;后四句寫征人望 邊地而思念家鄉,進而推想妻子月夜高樓嘆息不止。這末了四句與詩人《春思》中的 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同一筆調。而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又與王昌齡 的黃塵足今古,白骨亂蓬蒿同步。

  李白的《關山月》描繪了一幅清冷蒼茫的月夜圖,將關山邊塞風光和戍邊將士思鄉情懷融入月夜高樓,表達了詩人對征人的'關切和向往和平的思想感情。

  此詩氣勢博大,意境深遠,讀來哀婉凄涼而又雄渾悲壯。詩人將戰士的思鄉、家人的思親融于廣闊蒼茫的景色里,使得景因情而怨,情因景更傷。

  李白用廣闊蒼茫、深沉磅礴的圖景抒發戍人思鄉的意境,其實就是詩人博大的胸懷的自然流露。這首寫關山月的詩,就表現了他關心民生、悲天憫人的另一種情操。

古詩文閱讀答案8

  秋波媚

  陸 游

  七月十六日晚登高興亭,望長安南山

  秋到邊城角聲哀,烽火照高臺。悲歌擊筑,憑高酹酒,此興悠哉!

  多情誰似南山月,特地暮云開。灞橋煙柳,曲江池館,應待人來。

  【注】這是陸游48歲在南鄭擔任軍務時所作。此時他助川陜宣撫使王炎為“干辦公事”,身著戎裝,往返前線,前方有利的形勢和軍隊壯闊的生活,使他觸景生情,作者于是寫下這首詞。

  (1) 這首詞的上片描寫了哪些景物?具有怎樣的特色?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這首詞的下片作者主要運用了哪些手法,抒發了怎樣的情懷?請簡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上片分別描寫了瑟瑟秋風、漠漠邊城、哀切角聲、沖天烽火、聳立高臺等景物;作者抓住了邊陲景物的特點來描繪,使整個畫面具有蒼涼悲壯的色彩。

  (2)從下片看,作者主要運用想象和擬人的手法,比如將南山月、灞橋柳、曲江館進行豐富聯想并賦予人的多情與期待,形象地抒發了詞人決心恢復中原、報國立功的壯志豪情。

古詩文閱讀答案9

  鷓鴣天·送廓之秋試①

  [宋]辛棄疾

  白苧②新袍入嫩涼。春蠶食葉響回廊,禹門③已準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鵬北海,鳳朝陽。又攜書劍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卻笑人間舉子忙。

  【注】①秋試:科舉時代秋秀舉行的考試。②白苧(zhù):用白色苧麻織成的布。③禹門:即龍六,古時以“魚躍龍門”喻指考試得中。

  (1)“白苧新袍入嫩涼”句中的“嫩”字帶給你怎樣的感覺?(2分)

  (2)“鵬北海,鳳朝陽。又攜書劍路茫茫”怎樣體現了辛詞的豪放特點?(3分)

  (3)請舉一例分析本詞虛實相生的藝術手法。(3分)

  5、(20xx山東卷)(1)文中的“煙”具有潔白、輕盈、流動的特點,作者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將煙的顏色比喻成云,不僅體現了煙的潔白的色彩美,同時也突出了煙如云一般縹緲輕盈的動態美,同時用“流”一字,生動形象地寫出了煙的被風吹動時千變萬化的姿態。

  (2) 霜天月升,溪流潺潺,溪煙裊裊如云般潔白,自由流淌到野外的山寺前,詩人被這月夜美景吸引,起身欣賞,但舉頭望天,將一切美景收入眼中后卻因想起自己背井離鄉、羈旅漂泊的遭遇,不免產生思鄉懷親之愁,所以“不眠”。(原因集中在文中最后兩句,但題干要求“結合全詩”,故答題時要需結合詩作整體分析說明。)

  6、(1)何妨吟嘯且徐行 (2)休說鱸魚堪膾 (3)一尊還酹江月(4)贏得倉皇北顧(5)東籬把酒黃昏后(6)如今有誰堪摘(7)揾英雄淚(8)乍暖還寒時候

古詩文閱讀答案10

  潤州二首(其一)杜牧

  句吳亭東千里秋,放歌曾作昔年游。

  青苔寺里 馬跡,綠水橋邊多酒樓。

  大抵南朝皆曠達,可憐?東晉最風流。

  月明更想桓伊在,一笛聞吹出塞愁。

  【注釋】①潤州:今江蘇鎮江。這首詩是詩人游覽江南再次到潤州時所作。

  ②可憐:可羨慕。③桓伊:東晉吹笛好手。

  13.頷聯中的空格選項為:( )(1分)

  A.有 B.奔 C.駿 D.無

  參考答案D

  分析:“無”和“多”形成對比,“青苔”二句,一寫先朝遺寺的荒涼冷落,一寫河邊酒樓盛景依舊,對仗十分工整。從寫法上看,本來是寺里長滿青苔,橋下蕩漾綠水,詩人卻故意顛倒語序,把鮮明的色彩放在句頭,突出一衰一盛的對比,形象地反映了潤州一帶風物人情的滄桑變化,這就為下一聯抒發思古之情創造了條件。

  14.下面選項中對本詞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首聯“放歌”言詩人在重游故地時的愉悅和歡快。

  B.頷聯寫景句為下面頸聯的表情達意起了鋪墊的作用。

  C.頸聯懷想古人:東晉、南朝人士最為曠達、風流。

  D.全詩多處運用對比手法來表達詩人人生無常的思想。

  參考答案A(3分)

  分析:“放歌”二字可見當年酣舞狂歌的賞心樂事,如今舊地重游,恰逢惹愁的高秋季節,神往之中隱含著往事不再的悲哀。

  15.全詩以意象說“愁”。請對此進行賞析。(4分)

  參考答案:詩中的典型意象有“秋”、“青苔”、“月”、“笛”等,布滿“青苔”的寺廟描繪出現實情境的荒蕪蕭條,“秋”夜“月明”,借一曲出塞的”笛“聲,為詩渲染了凄清的氛圍,也傳遞出由思古而心生物是人非,人生無常之感慨。這些古典意像組合使用,為詩歌意境的營造起了決定性作用。(4分)

  考點:這道題主要考究鑒賞作品的藝術形象、表現手法和語言風格。

  分析:其中意象1分,至少寫兩個意象:對意象的簡單解讀1分:描繪了荒蕪,蕭條花苗,渲染凄清氣氛1分:情感物是人非,人世滄桑,人生無常,時移世易等1分。

【古詩文閱讀答案】相關文章:

古詩文《司馬朗》閱讀訓練及答案03-11

藏戲閱讀答案02-16

《小池》閱讀答案04-30

小滿閱讀答案04-26

《荷葉》閱讀答案04-11

《雅量》閱讀答案04-06

《面包》閱讀答案04-06

塞下曲閱讀答案04-05

香蕉閱讀答案04-05

《鳥巢》閱讀答案04-05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普定县| 化德县| 滕州市| 泌阳县| 来安县| 保德县| 渑池县| 山东| 绵竹市| 兴国县| 田阳县| 北票市| 晋中市| 桦川县| 土默特左旗| 凉城县| 洛南县| 波密县| 个旧市| 龙州县| 开封县| 太湖县| 包头市| 彰化市| 廊坊市| 祁连县| 镇巴县| 汨罗市| 遂川县| 西青区| 江油市| 木兰县| 长阳| 达孜县| 平邑县| 盐城市| 专栏| 浏阳市| 绵阳市| 泰和县| 阿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