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幼兒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練習題及答案
1.在課堂上,有位同學未經許可離開教室。對此,最不恰當的處理方式是( )。 A.在幾分鐘內如果不能找到該學生。應當立刻報告給校長
B.發動全班同學一起去找他
C.立刻把他帶回教室.但不要太關注他
D.事后和他進行談話,嚴肅地對他說清楚不經許可不能擅自離開教室
2.荀子日:“君子之學也,人乎耳、著乎心,布乎四體,形乎動靜。”又日:“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學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明之為圣人”。 下列對荀子這段話的理解,不正確的是( )。
A.茍子從唯物主義的認識論出發,把教學或學.-9的過程具體化為聞、見、知、行四個環節.并把行看做是教學的最終目標
B.荀子認為教學只要盡量發揮我的本心,擴充我的善性.就可以知天了
C.荀子對教學過程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教學過程的客觀規律
D.荀子認為教學的認識過程,從感性到理性,最終在于實踐“行”。只有學而能行.才能算完全的認識
3.反映教師職業與其他職業不同的本質特征是( )。
A.為人師表
B.獻身教育
C.教書育人
D.公而忘私
4.“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背鲎院翁?( ) A.《韓非子》
B.《荀子》
C.《中庸》
D.《詩經》
5. 男同學小陳平時自由散漫,學習不認真,一天在課堂上用手機給班上的女同學發短信“曾某,我愛你”,被上課的王老師發現收繳,并將小陳的短信向全班同學宣 讀。同時指責其“思想墮落,道德敗壞”。下課后小陳要求王老師歸還手機,王老師說:“這是罪證,不能歸還。要交學校德育處”。校長指出,王老師:①未經學 生同意翻看短信侵犯學生的隱私權。②批評的話語侵犯學生的人格權。③收繳手機侵犯學生的財產權。④作為老師不能以違法的方式對待學生的違紀行為。你認為校 長的說法正確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6.新義務教育法規定,實施義務教育,不收( )。
A.學費
B.雜費
C。學費、雜費
D.學費、雜費、住宿費
7.《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于( )起開始施行。
A.1995年9月10日
B.1994年1月1日
C.1986年2月16日
D.1999年3月
8.適齡兒童、少年因身體狀況需要延緩入學或者休學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應當提出申請.由( )批準。
A.學校
B.市級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
C.市級人民政府或者鄉鎮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
D.鄉鎮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
9.教育法律關系產生、變更和消滅的依據是( )。
A.法律規范
B.法律事實
C.法律權利
D.法律義務
10.下列不屬于教育行政法規的文件是( )。
A.《學位條例》
B.《上海市學生傷害事故處理條例》
C.《教學成果獎勵條例》
D.《教育行政處罰暫行實施辦法》
11.我國法律規定:“學校不得使未成年學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學設施中活動!泵鞔_作出此規定的是( )。
A.《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
B.《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
C.《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
D.《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12.兩千多年來。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夠長盛不衰,主要是因為( )。
A.中國崇尚以德治國.儒家思想受統治階級重視
B.中國是禮儀之邦.儒教思想集禮教之大成
C.儒家思想本身具有兼容和發展的特性
D.其他思想對儒家思想不構成威脅
13.京劇的花臉所屬的行當是( )。
A.生
B.丑
C.凈
D.末
14.關于水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水稻是目前全球產量最大的糧食作物
B.我國在上世紀50年代研制出世界首例雜交水稻
C.《詩經》的“彼黍離離;彼稷之苗”一句中提到了水稻
D.袁隆平的研究小組在海南島找到的野稻對雜交水稻培育意義重大
15.關于人文奧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文化的奧運、實現和諧的'奧運
B.發端于l896年.在世界首次舉辦的奧運
C.提高人的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奧運
D.“更快、更高、更強”與“和諧、和睦、和平”的有機統一的奧運
【參考答案】
1.【答案】B。解析:學生未經許可離開教室通常有三種原因,一是對教室里的事情感到不愉快, 二是想去更感興趣的地方,三是想引起老師的注意。當學生離開教室,老師首先要做的是放下手中的事情去尋找他。在大多數情況下,他不會走得太遠,偶爾不能馬 上找到他.應該通過內線電話告知辦公室或叫一個學生報告校長,但一定要保持冷靜,不要驚擾其他學生。故B項做法不合適。
2.【答案】B。解析:茍子這段話指出了學習或教學的過程是從聞到見、到知、最后化為行動的過程,是從感性的思考到理性的實踐的過渡,而不是純粹的思辨。故B項不正確。
3.【答案】C。解析:教書育人是教師的根本任務。
4. 【答案】C。解析:《中庸》第二十章“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边@說的是為學的幾個層次!安⿲W之”意在做學問首先要廣泛地獵取,培養 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同時要具有世界眼光和開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審問”為第二階段。即不恥下問.有所不明就要追問到底,要對所學 加以懷疑。問過以后還要通過自己的思想活動來仔細考察、分析,是為“慎思”!懊鞅妗睘榈谒碾A段,學是越辨越明的,不辨,則所謂“博學”就會魚龍混雜.真 偽難辨!昂V行”是為學的最后階段,即是做到“知行合一”。
5.【答案】D。解析:此教師的行為的確侵犯了學生的隱私權、人格權和財產權.屬于違法行為。故選D。
6.【答案】C。解析:《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第一章第二條規定,義務教育是國家統一實施的所有適齡兒童、少年必須接受的教育,是國家必須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業。實施義務教育,不收學費、雜費。故選C。
7.【答案】B。解析:《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第四十三條規定.本法自一九九四年一月一日起施行。
8. 【答案】D。解析:《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第十一條規定,凡年滿6周歲的兒童,其父母或者其法定監護人應當送其入學接受并完成義務教育;條件不具備 的地區兒童.可推遲至7周歲。適齡兒童、少年因身體狀況需要延緩入學或者休學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應當提出申請,由當地鄉鎮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人民 政府教育行政部門批準。故選D。
9.【答案】B。解析:引起法律關系發生、變更和消滅的是符合教育法律規范所設定的條件的法律事實。
10. 【答案】B。解析:教育行政法規是指國家最高行政機關為實施、管理教育事業.根據憲法和教育法律制定的規范性文件。教育行政法規在內容上是針對某一類教育 管理事務發布的行為規則,而不是針對某個具體的事件和具體問題作出決定。在形式和結構上必須比較規范.在時效上必須有相對的穩定性;其制定、審定、枯布須 經過法定的程序。B項屬于地方性的法律法規。
11.【答案】D。解析:《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三章第十六條規定,學校不得使未成年學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學設施中活動。故選D.
12.【答案】C。解析:之所以“長盛不衰”,是因為其本身“兼容”、“發展”的特性.符合歷史的發展。
13.【答案】C。解析:“花臉”又稱“凈”。主要扮演性格、品質或相貌不同于一般、有突出特征的男性人物。
14. 【答案】D。解析:目前全球產量最大的糧食作物是玉米而不是水稻,A項錯誤。20世紀70年代.我國袁隆平培育的雜交水稻試驗獲得成功.成為世界上首例獲 得成功的雜交水稻品種。B項錯誤。黍指小米,稷指高粱,并沒有提到水稻,C項錯誤。袁隆平的研究小組在海南找到野稻。并進行試驗。對雜交水稻培育意義重 大,D項正確。
15.【答案】B。解析:人文奧運是北京奧運的口號。
【2017幼兒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練習題及答案】相關文章:
教師資格證《中學綜合素質》材料題及答案01-27
小學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基礎試題及答案04-20
小學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沖刺試題及答案02-23
2017中學教師資格證《中學綜合素質》提分試題及答案01-26
小學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易錯試題及答案04-20
教師資格證考試小學綜合素質單選題及答案01-25
幼兒教師資格證科目綜合素質寫作范文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