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上海財經大學西方經濟學2002年真題 答案
一,判斷題(每個2分,共計20分)1,通常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價格彈性的絕對值比奢侈品的需求價格彈性的絕對值要小。
2,總效用決定一種商品的價格,邊際效用決定消費數量。
3,在總效用等于總成本時,廠商的正常利潤為零。
4,短期總成本總是不小于長期總成本。
5,外部經濟的存在,意味著廠商的總成本不僅是自己產出的函數,而且也是行業產業的函數.
6,壟斷廠商的平均收益曲線與邊際收益曲線是同一條曲線。
7,公共產品的一個顯著特點是排他性。
8,折舊費用是國民生產總值的一部分。
9,IS曲線右移動會增加總需求并降低利率。
10,貨幣交易需求反映了貨幣的交換媒介職能。
二,單項選擇題(每個1分,共計20分)
1. 兩個家庭各用一種商品互相交換并各自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交換中將出現:
A 2個絕對價格 B 1個相對價格 C AB皆錯 D AB皆對
2. 標準的新古典生產函數:
A 函數可以取正負或0 B 一階導數是嚴格正的 C 二階導數是嚴格正的 D AB都錯
3. 在完全競爭市場中,一個企業在短期決策時可調整的變量有:
A 初始資本總量 B 勞動的邊際生產率 C 名義工資 D 實際工資
4. 市場需求曲線通常是:
A 市場上最大購買者需求曲線之和 B 政府對某種商品的需求
C 與橫軸平行的曲線 D 市場上所有個人需求曲線之和
5. 如果連續地增加某種生產要素,而其他生產要素不變,在總產量達到最大時,邊際產量曲線:
A 與橫軸相交 B 經過原點 C 與平均產量曲線相交D與縱軸相交
6. 等產量曲線是指在這條曲線上的各點代表
A 為生產同等產量的投入要素的各種組合比例是不能變化的
B 為生產同等產量的投入要素的價格是不變的
C 不管投入各種生產要素量如何,產量總是不相等的
D 投入要素的各種組合所能生產的產量都是相等的
7. 如果生產函數的規模報酬不變,單位時間里增加了20%的勞動使用但保持資本量不變時,則產出將:
A 增加20% B 減少20% C 增加大于20% D 增加少于20%
8. 邊際成本低于平均成本時:
A 平均成本上升 B 平均可變成本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
C 總成本下降 D 平均可變成本上升
9.廠商獲取最大利潤的條件是:
A 邊際收益大于邊際成本的差額達到最大值
B 邊際收益等于邊際成本
C 價格大于平均成本的差額達到最大值
D價格大于平均可變成本的差額達到最大值
10. 一般情況下,廠商得到的價格若低于以下那種成本就停業:
A 平均成本 B 平均可變成本 C 邊際成本 D 平均固定成本
11. 假定完全競爭行業內某廠商在目前產量上的邊際成本、平均成本和平均收益均等于10圓,則這家廠商
A 肯定只得到正常利潤 B 肯定沒得到最大利潤
C 是否得到最大利潤不能確定 D 肯定得到最少利潤
12.對完全壟斷廠商來說:
A 提高價格一定能增加收益 B 降*******格一定能增加收益
C AB都未必 D AB都不對
13. 壟斷競爭廠商短期均衡時:
A 廠商一定獲得超額利潤B 廠商不一定獲得超額利潤
C 廠商只能得到正常利潤 D 獲得超額利潤、虧損及獲得正常利潤都可能發生
14. 寡頭壟斷與壟斷競爭之間的差別是:
A 廠商的廣告開支不同B 非價格競爭的數量不同
C 廠商之間相互影響的程度不同 D 以上都不對
15. 市場失靈是指:
A市場沒有達到可能達到的最佳結果 B市場沒能使社會資源分配達到最有效率的狀態
C 市場未能達到社會收入的公平分配 D 以上三種都是
16. 下面不屬于國民收入部分的是:
A 租金收入 B 福利支付 C 工資 D 利息凈額
17. 消費者收入水平決定:
A 流動資產存量 B 購買力水平 C 財富分配 D 消費者負債的水平
18. 貨幣供給(M1)大致等于
A 公眾持有的通貨 B 公眾持有的通貨加上活期存款
C公眾持有的通貨加上銀行準備金 D公眾持有的通貨加上銀行存款
19. 在IS和LM曲線的交點處:
A 實際支出與意愿支出相等 B實際貨幣供給與實際貨幣需求相等
C收入與利率水平同時滿足貨幣市場與商品市場的均衡條件 D以上都正確
20. 有三位經濟學家因為在20實際70年代奠定了對不對稱信息進行分析的理論基礎而獲得2001年度的諾貝爾經濟學獎,下面哪一位不是得主之一:
A 喬治.阿克洛夫 B麥克爾.斯賓塞 C約瑟夫.斯蒂格利茨 D格里高里.曼昆
三,計算題(20分)
一個壟斷者在一個工廠中生產產品而在兩個市場上銷售,他的成本曲線和兩個市場的需求曲
線方程分別為:TC=(Q1+Q2)^2+10(Q1+Q2); Q1=32-0.4P1; Q2=18-0.1P2 (TC:總成本
, Q1,Q2:在試場1,2的銷售量, P1,P2:試場1,2的價格),求:
(1),廠商可以在兩市場之間實行差別價格,計算在利潤最大化水平上每個試場上的價格,
銷售量,以及他所獲得的總利潤量R。
(2),如果禁止差別價格,即廠商必須在兩市場上以相同價格銷售。計算在利潤最大化水平
上每個市場上的價格,銷售量,以及他所獲得的總利潤R。
四,證明題(每個10分,共計20分)
1,在微觀經濟學中給定一一般的線形需求函數Q=f(Q) (Q:需求量,P:價格)請用代數
方法證明該函數任意兩點上的需求函數彈性不等。
2,證明宏觀經濟學中的總需求函數Y=f(P) (Y:總需求, P:價格水平)的斜率為負數。
五,簡答題(每個10分,共計20分)
1,試述經濟中自動穩定器及其發揮作用的機制。
2,試述消費者理論中的邊際替代率和生產者理論中的邊際技術替代率的異同。
2003上財西方經濟學試題部分
一:判斷(2‘*10)
略
二:選擇(2‘*20)
略
三:計算題(15‘*2)
1。已知一壟斷廠商生產2種產品,
Q1=40-2P1+P2
Q2=15+P1-P2
C=(Q1)2+ Q1 Q2+(Q2)2
求利潤最大時的Q1,Q2,P1。P2。和利潤R
2。
(1)已知L(y,i)=1。5Y-60i
S(Y),I,M/P=6
求IS-LM均衡時的實際收入,利率(注:S(Y),I具體式子忘了)
(2),已知M=24,推導總需求函數
四:證明題(15‘*2)
1。給定一預算線,有一無差異曲線U(QX,QY)切預算線于E,求證E點的組合為最優組合。
2。證明平衡預算乘數為1。
五。論述題(15‘*2)
1。生產的三個階段是如何劃分的?為什么生產者大多會在第二階段生產?
2。推導總需求曲線。
幾點說明:
1。今年的試卷總的來說并不難,從上財西方經濟學來看,還是更注重基本功,沒有什么偏題
2。要注重積累,選擇題的NOBEL PRIZE FOR ECOMOMICS ,金融危機都是書上沒有的
3。今年試題和往年風格不同,可能出題的人換了(個人感覺)
判斷:(每題兩分)
1,有關理性人的假定(好像是第二次考,但角度不同)
選擇:
1,有關諾貝爾獎,第二次出現這種相關內容(研究貧窮的經濟學家)
2,計算價格需求彈性(有難度)
3,科斯定理的內容
4,瓦爾拉斯均衡(是這樣寫的?)
5,擠出效應的影響因素
6,
計算:
1,計算壟斷市場廠商的兩種商品的有關內容:
Q1=f(p1,p2)
q2=g(p1,p2)(具體式子不記得了)
總成本 C=Q1(的平方)+Q1*Q2+Q2(的平方)
求利潤極大時的 q1,q2,r,p1,p2(此題比較復雜)
2,已知貨幣需求函數,物價指數,S,I的表達式,求實際
收入,利率,可支配收入
證明:
1,在預算線給定情況下,為什么消費者均衡發生在無差異曲線與
預算線的切點
2,平衡預算乘數為1
論述:
1,什么是生產的第二階段,為什么在生產的第二階段生產?
2,推導總需求曲線
上海財經大學西方經濟學2002年試題參考答案
一,判斷題(每個2分,共計20分)
1,通常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價格彈性的絕對值比奢侈品的需求價格彈性的絕對值要小。
正確。生活必需品是生活所必須需要的,即使價格發生的變化,其需求量的應該維持大體上的不變,在需求曲線上表現為較為陡峭,即斜率- 較大。根據公式 ,可得到結論。
2,總效用決定一種商品的價格,邊際效用決定消費數量。
錯誤。商品的價格由商品的邊際效用MU和貨幣的邊際效用λ(通常假定不變)共同決定。根據公式 可得結論。另外MU=0,或者總效用最大時候的消費數量即為商品最終的消費數量。 3,在總收益等于總成本時,廠商的正常利潤為零。
錯誤。在TR=TC時候,廠商不能獲得超額利潤,但是仍然可以獲得正常利潤。
4,短期總成本總是不小于長期總成本。
正確。長期總成本LTC是指廠商在長期中在每一個產量水平上通過改變生產規模所能夠達到的最低成本。長期總成本其實是每一短期總成本所對應最佳點的集合。故結論正確。
5,外部經濟的存在,意味著廠商的總成本不僅是自己產出的函數,而且也是行業產業的函數.
6,壟斷廠商的平均收益曲線與邊際收益曲線是同一條曲線。
錯誤。壟斷廠商的反需求函數為: 。所以 ,因此 與原反需求函數保持一致; ,故結論錯誤。
7,公共產品的一個顯著特點是排他性。
正確。公共產品的兩個特點:競爭性和排他性。
8,折舊費用是國民生產總值的一部分。
錯誤。在計算投資的總額中,有一部分就是用來補償舊資本消耗的,如果再計算折舊費用會導致重復計算。并且折舊費用已經在新設備生產出來的當年國民生產總值的計算中得到了反映。
9,IS曲線右移動會增加總需求并降低利率。
錯誤。畫圖可以得出結論。在別的條件不變的情況下,IS右移會增加總需求,但是同時也會帶來利率的上升。
10,貨幣交易需求反映了貨幣的交換媒介職能。
正確。貨幣交易需求主要是應付日常的開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為其主要形式,而這種形式正是貨幣交換媒介職能(流通手段職能)的體現。
二,單項選擇題(每個1分,共計20分)
略
三,計算題(20分)
一個壟斷者在一個工廠中生產產品而在兩個市場上銷售,他的成本曲線和兩個市場的需求曲線方程分別為:TC=(Q1+Q2)^2+10(Q1+Q2); Q1=32-0.4P1; Q2=18-0.1P2 (TC:總成本, Q1,Q2:在市場1,2的銷售量, P1,P2:市場1,2的價格),求:
(1)廠商可以在兩市場之間實行差別價格,計算在利潤最大化水平上每個試場上的價格,銷售量,以及他所獲得的總利潤量R。
(2)如果禁止差別價格,即廠商必須在兩市場上以相同價格銷售。計算在利潤最大化水平上每個市場上的價格,銷售量,以及他所獲得的總利潤R。
思路:MR=MC是解題的關鍵。先推出反需求函數,然后分別得出MR1和MR2。第二問先把兩個需求函數合并,然后推出反需求函數。更為簡單。
本題的引申為:
(北京大學1996年考研試題)假定某壟斷廠商可以在兩個分隔的市場上實行價格歧視。兩個分隔的市場上,該廠商所面臨的需求曲線分別表示如下:市場: 市場2: 。
假定廠商的邊際成本與平均成本為常數C,請證明,壟斷者無論上實行價格歧視(在兩個市場上收取不同的價格),還是不實行價格歧視(在兩個市場上收取相同的價格),這兩種定價策略下的產出水平都是相同的。
證明:實行價格歧視的情況下,廠商根據利潤最大化原則分別在兩個市場收取不同的價格,即根據
已知
則 所以 同理可得
從 得
因為產出 所以
而當廠商不實行價格歧視的情況下,即
已知 ,則
因為 所以
根據MR=MC原則,得 所以,無論是實行價格歧視還是不實行價格歧視,產出水平都是相同的。
四,證明題(每個10分,共計20分)
1,在微觀經濟學中給定一一般的線形需求函數P=f(Q) (Q:需求量,P:價格)請用代數方法證明該函數任意兩點上的需求函數彈性不等。
假設(Q1,P1)和(Q2,P2)為不同兩點。由于為線性函數,所以 為定值,即斜率。根據公式 , 。而從數學的角度看 為需求曲線上一點與原點組成曲線的斜率,而這種曲線的斜率是不可能一樣的。所以需求彈性不可能夠相等。
2,證明宏觀經濟學中的總需求函數Y=f(P) (Y:總需求, P:價格水平)的斜率為負數。
證明此題的三個步驟:
(1)IS、LM曲線的公式進行推導。
(2)畫圖表示其中的過程。
(3)運用理論進行說明:首先,利率效應;其次,實際余額效應;再次,價格上升,人們的名義收入增加,稅負增加,可支配收入下降,消費水平下降。(見高鴻業《西方經濟學》第二版第638頁)
五,簡答題(每個10分,共計20分)
1,試述經濟中自動穩定器及其發揮作用的機制。
首先,自動穩定器是指經濟系統本身存在的一種會減少各種干擾對國民收入沖擊的機制,能夠在經濟繁榮時期自動抑制膨脹,在經濟衰退時期自動減輕蕭條,無須政府采取任何行動。
(1)政府稅收的自動變化;(2)政府支出的自動變化;(3)農產品價格維持制度。(見高鴻業《西方經濟學》第二版第603頁)
2,試述消費者理論中的邊際替代率和生產者理論中的邊際技術替代率的異同。
即比較MRS與MRTS的異同。相同:形式上的類似。不同:經濟含義的不同。本題的質量不高。
http://www.shddsc.com/
【上海財經大學西方經濟學真題 答案】相關文章:
上海財經大學1998年西方經濟學試題02-16
上海2013年高考英語真題試題參考答案08-05
西南財經大學03年西方經濟學專業西方經濟思想史試題02-16
2001年考研試題之上海財經大學會計真題02-15
HTC面試真題(帶有答案)07-20
考研英語二真題與答案09-28
2016上海各校小升初面試真題08-07
上海檢察院面試真題07-18
東北財經大學03年西方經濟學專業復試試題02-16
事業單位面試真題答案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