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偽面君子議論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論文吧,通過論文寫作可以提高我們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你知道論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論偽面君子議論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人表猥瑣鼠目光,滿腹利劍笑中藏。蒹葭小人以玉樹,司令頭上奉陰陽。”這種道貌岸然的人就是偽君子,有人說“偽面君子三尺劍”,此話不假,固然佛口蛇心。
龐涓為何許人也?相傳曾拜于鬼谷子門下,出師后擔任魏國將軍,可為何會兵敗拔劍自刎?提及此事還不得不說一下孫臏。
龐涓與孫臏本是同窗,手足情深。有一年,魏國國君以優厚待遇招攬人才,龐涓按耐不住便想出師,而孫臏自覺學藝不精,想多留幾年,于是龐涓一個人先走了。臨行前,對孫臏說:“我們弟兄有八拜之交,情同手足。這一去,如果我能獲得魏國重用,一定迎取孫兄,共同建功立業,也不枉來一回人世。”
于是龐涓如愿以償的當上了軍師并連連得勝,而在這期間,孫臏卻仍在山中跟隨先生學習。他原來就比龐涓學得扎實,加上先生見他為人誠摯正派,又把秘不傳人的孫武子兵法十三篇細細地讓他學習、領會,因此,孫臏此刻的才能更遠遠超過龐涓了。
后來孫臏的才能讓魏王看重,并提出讓孫臏當副軍師,而他卻暗自咬牙妒忌不已,表面上說:“臣與孫臏,同窗結義,孫臏是臣的兄長,怎么能屈居副職在我之下?不如先拜為客卿,待建立功績、獲得國人尊敬后,直接封為軍師。那時,我愿讓位,甘居孫兄之下。”然后龐涓通過孫臏對他的信任,使孫臏成殘廢。可是他又瞞天過海,逃到了齊國,最后齊魏交戰,孫臏使計后魏國大敗,逼得龐涓拔劍自刎。
這種偽君子的結局一般是悲慘的,即便是在小說中也有這樣的人物。比如岳不群,他是金庸小說《笑傲江湖》中的一個人物,華山派掌門,號稱君子劍,乃當今正教中十位最強的好手之一。最后練成辟邪劍譜,變成反面人物,在打敗左冷禪后,為實現其統一江湖的陰謀妄圖一舉消滅其他武林人物。而左冷禪并不甘心失敗,妄想用華山思過崖的機關消滅其他勢力,不料反被岳不群利用,在令狐沖消滅左冷禪后用網將令狐沖制住,但自己也被令狐沖以吸星大法所控制。對峙中,恒山尼姑儀琳殺死了岳不群。真是可悲,一代英豪就此毀于一旦!
莎士比亞曾說:“人們往往用至誠的.外表和虔敬的行動,掩飾一顆魔鬼般的內心,這樣的例子太多了。”這種外作賢良,內做奸猾的人實在不少,但沒有幾個有好下場。虛偽的真誠,比魔鬼還可怕!
【論偽面君子議論文】相關文章:
論寫作優秀議論文08-18
“偽寫作“命題觀之弊害論文09-20
HR如何在招聘中辨別“偽人才”11-27
4000億的校園市場是個偽需求?09-10
美國面簽技巧06-26
創業癮君子陳士駿的故事09-18
淺談議論文寫作的三論五段四步驟08-24
心理測評是面鏡09-18
涼拌蕎麥面做法12-01
西班牙留學面簽技巧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