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內容要求
(一)題目:應精練、準確地概括論文研究的主要內容和結果,一般不宜超過20字。
(二)中文摘要:在主體內容前用300-500字的中文扼要介紹論文的主要內容、采用的研究方法和得到的主要結論。
(三)關鍵詞:按與論文內容緊密程度依次列出3-5個關鍵詞。
(四)英文摘要與關鍵詞:內容與中文摘要相同。最后一行注明論文的關鍵詞(3-5個)。
(五)目錄:應是論文的提綱,也是論文的小標題。文字應簡明扼要。目錄按論文順序分級編寫,以便閱讀。目錄中的標題應與正文中的標題一致。
(六)頁碼:頁碼一律從正文開始編寫(封面、誠信聲明、中英文摘要、目錄均不用編寫頁碼,但要保持論文的裝訂順序),頁碼設置在頁面底端居中,請勿設置頁眉與頁腳。(可詳見《西北大學現代學院畢業論文(設計)范例》中介紹如何編寫頁碼)
(七)正文一般由以下幾個部分組成:
1、引言
引言是論文正文的開端,引言應包括畢業論文選題的背景、目的和意義;介紹本項研究工作研究設想、研究方法或實驗設計、理論依據或實驗基礎;涉及范圍和預期結果等。要求言簡意賅,注意不要與摘要雷同或成為摘要的注解。
2、主體
論文主體是畢業論文的主要部分,是對研究工作的詳細表述,應做到內容充足,概念清楚,思路清晰,邏輯性強;論文中所有文字、圖、表、公式、符號等都必須符合國家有關科學論文的要求和規定。
3、結論
結論是畢業論文的總結,是整篇論文的歸宿。著重闡述自己的創造性成果及其在本研究領域中的意義、作用,還可進一步提出需要討論的問題和建議。結論要簡單、明確,篇幅不宜過長。
(八)參考文獻(不少于10篇,其中外文文獻不少于2篇):畢業論文的撰寫應本著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凡有引用他人成果之處,均應按論文中所引用的順序列于文末,并且所有參考文獻必須在正文中有引用標注。參考文獻的著錄均應符合國家有關標準(按照GB7714—2005《文后參考文獻著錄格式》執行)。一篇論著在論文中多處被引用時,在參考文獻中只應出現一次,序號以第一次出現的位置為準。論文中只要有引用其他論著的部分,必須在其引用部分的句末以“[1]、[2]”等數字形式標示在右上角。(詳見《西北大學現代學院本科畢業論文(設計)范本》)
(九)附錄:附錄是不宜放在正文中的資料,如調查問卷、公式推演、編寫程序、原始數據附表等等。
二、書寫與打印規范
(一)文字和字數
除有特殊要求的專業外,畢業論文一般用簡化漢語文 字撰寫,畢業論文的字數人文社科類專業一般不應少于0.8萬字,理工類專業一般不應少于0.4萬字。對于部分專業畢業設計成果由畢業設計圖紙和畢業論文兩部分組成者,其畢業論文字數原則上應不低于0.4萬字。
(二)印刷與裝訂順序要求
論文按照本規范的要求雙面打印,使用白色A4打印紙。一律左側膠裝裝訂。
打印要求美觀、工整、清晰。
裝訂順序:封面——誠信聲明——中文摘要與中文關鍵詞——英文摘要與英文關鍵詞——目錄——正文——參考文獻——致謝——附錄
(三)字體和字號(詳見《西北大學現代學院本科畢業論文(設計)范例)
1、封面要求:
封面要求下載《西北大學現代學院本科畢業論文(設計)范例》的封面,只需在原基礎上更改論文題目和自己的個人信息,其余的均不允許更改。
2、誠信聲明要求:
誠信聲明要求下載《西北大學現代學院本科畢業論文(設計)范例》中的誠信聲明,格式內容均不用更改,只需手寫自己的姓名,日期要求打印。
3、中文摘要要求:
①“摘要” ---------黑體 小2號字體 居中
②“摘要”前后各空一行的設置步驟為:選中“摘要”的字樣,格式----段落----間距----設置段前為1行、段后為1行----行距----設置為固定值----24磅----確定
③摘要的正文內容---------宋體 小4號字體 行距為“固定值”24磅
④“關鍵詞” ---------黑體 4號字體
⑤“關鍵詞”前空一行的設置步驟為:選中“關鍵詞”的字樣,格式----段落----間距----設置段前為1行、段后為0行----行距----設置為固定值----24磅----確定
⑥關鍵詞的內容:關鍵詞1;關鍵詞2…………----------宋體 小4號字體 分號隔開
4、英文摘要要求:
①英文標題和摘要----------Time New Roman體 小2號字體 加粗 居中
②“Abstract” 前后各空一行的設置步驟為:選中“Abstract”的字樣,格式----段落----間距----設置段前為1行、段后為1行----行距----設置為固定值----24磅----確定
③英文摘要正文內容----------Time New Roman體 小4號字體 行距為“固定值”24磅
④“keywords” 前空一行的設置步驟為:選中“keywords”的字樣,格式----段落----間距----設置段前為1行、段后為0行----行距----設置為固定值----24磅----確定
⑤英文關鍵詞“keywords” 字號------------Time New Roman體 3號字體 加粗
⑥英文關鍵詞內容:keywords1;keywords2………------------Time New Roman體 小4號字體 分號隔開
5、目錄:
目錄應包括一級、二級標題,目錄和正文中的標題題序統一按照“1……、1.1……”的格式編寫。
①“目錄” ----------黑體 小2號字體 居中
②“目錄”前后各空一行的設置步驟為:選中“目錄”的字樣,格式----段落----間距----設置段前為1行、段后為1行----行距----設置為固定值----24磅----確定
③目錄內容中一級標題、結論、參考文獻、致謝、附錄標題----------黑體 4號字體
④目錄中一級標題中如有二級標題,統一用如1.1……--------宋體 小4號字體
⑤論文頁碼從正文開始計數,頁碼設置在頁面底端居中,請勿設置頁眉與頁腳。(詳見《西北大學現代學院本科畢業論文(設計)范例》)
6、論文正文要求:
正文應擬各級標題,標題要簡明扼要,不應使用標點符號。各級的層次按照“1……、1.1……、(1)……”標識。
①正文一級標題----------黑體 3號字體
②一級標題前空一行的設置步驟為,選中“一級標題”在格式----段落----間距----設置段前為1行、段后為0行----行距----設置為固定值----24磅----確定
③二級標題---------黑體 4號字體
④正文部分-----------宋體 小4號 行距為“固定值”24磅
⑤正文部分如有英文,字體設為Times new roman 小4號字體
7、參考文獻要求:
①“參考文獻”標題字號--------黑體 3號字體
②參考文獻內容--------- 文獻內容首行縮進2個字符;英文部分Times new roman 小4號字體;中文和數字部分宋體 小4號字體;行間距為“固定值”24磅
③參考文獻前空一行的設置步驟為,選中“參考文獻”在格式----段落----間距----設置段前為1行、段后為0行----行距----設置為固定值----24磅----確定
8、致謝要求:
①“致謝”標題字號——————黑體 3號字體 居中
②“致謝”前后各空一行的設置步驟為:選中“致謝”的字樣,格式----段落----間距----設置段前為1行、段后為1行----行距----設置為固定值----24磅----確定
③致謝正文字號——————宋體 小4號字體 行間距“固定值”24磅
④簽名和日期——————宋體 小4號字體 右對齊
三、其他補充說明:
(一)頁面設置
頁邊距標準:上邊距為25mm,下邊距為20mm,左邊距為20mm,右邊距為20mm。文字行距為“固定值”24磅,字符間距為“標準”。
(二)表格
每一個表格都應有表標題和表序號。表序號一般按章編排,如第2章第4個表的序號為“表2.4”。表標題和表序之間應空一格,表標題中不能使用標點符號,表標題和表序號居中置于表上方(黑體小4號,數字和字母為Time New Roman粗體小4號)。引用表格應在表標題的右上角加引文序號。
表與表標題、表序號為一個整體,一般不得拆開排版為兩頁。當頁空白不夠排版該表整體時,可將其后文字部分提前,將表移至次頁最前面。
(三)圖
插圖應與文字內容相符,技術內容正確。所有制圖應符合國家標準和專業標準。對無規定符號的圖形應采用該行業的常用畫法。
每幅插圖應有圖標題和圖序號。圖序號按章編排,如第1章第4幅插圖序號為“圖1.4”。圖序號之后空一格寫圖標題,圖序號和圖標題居中置于圖下方,(黑體小4號,數字和字母為Time New Roman粗體小4號)。引用圖應在圖標題右上角標注引文序號。圖中若有分圖,分圖號用(a)、(b)等置于分圖下、圖標題之上。
圖中的各部分中文或數字標示應置于圖標題之上(有分圖者置于分圖序號之上)。
圖與圖標題、圖序號為一個整體,不得拆開排版為兩頁。當頁空白不夠排版該圖整體時,可將其后文字部分提前,將圖移至次頁最前面。
對坐標軸必須進行文字標示,有數字標注的坐標圖必須注明坐標單位。
(四)引文標示
引文標示應全文統一,采用方括號上標的形式置于所引內容最末句的右上角,引文編號用阿拉伯數字置于半角方括號中,用宋體小4號字體,各級標題不得使用引文標示。
(五)物理量名稱、符號與計量單位
論文中某一物理量的名稱和符號應統一,一律采用國務院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單位名稱和符號的書寫方式,應采用國際通用符號。在不涉及具體數據表達時允許使用中文計量單位如“千克”。表達時刻應采用中文計量單位,如“下午3點10分”,不能寫成“3h10min”。在表格中可以用“3:10PM”表示。
物理量符號、物理量常量、變量符號用斜體,計量單位符號均用正體。
(六)公式
公式應另起一行居中,統一用公式編輯器編輯。公式與編號之間不加虛線。公式較長時應在“=”前轉行或在“+、-、×、÷”運算符號處轉行,等號或運算符號應在轉行后的行首,公式的編號用圓括號括起來放在公式右邊行末。
公式序號按章編排,如第3章第2個公式序號為“(3.2)”,附錄中的第n個公式用序號“(An)”表示。文中引用公式時,采用“見公式(3.2)”表述。
(七)注釋
注釋是對論文中特定名詞或新名詞的注解。注釋可用頁末注或篇末注的一種。選擇頁末注的應在注釋與正文之間加細線分隔,線寬度為1磅,線的長度不應超過紙張的三分之一寬度。同一頁類列出多個注釋的,應根據注釋的先后順序編排序號。注釋部分內容字體為黑體小4號,數字和字母為Time New Roman粗體小4號。注釋序號以“①、②”等數字形式標示在被注釋詞條的右上角。頁末或篇末注釋條目的序號應按照“①、②”等數字形式與被注釋詞條保持一致。
(八)附錄
論文附錄依次用大寫字母“附錄A、附錄B、附錄C……”表示,附錄內的分級序號可采用“附A1、附A1.1、附A1.1.1”等表示,圖、表、公式均依此類推為“圖A1、表A1、式(A1)”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