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鱔的營養價值和功效
黃鱔不僅為席上佳肴,其肉、血、頭、皮均有一定的藥用價值。據《本草綱目》記載,黃鱔有補血、補氣、消炎、消毒、除風濕等功效。黃鱔肉性味甘、溫,有補中益血,治虛損之功效,民間用以入藥,可治療虛勞咳嗽、濕熱身癢、腸風痔漏、耳聾等癥。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的黃鱔的營養價值和功效,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黃鱔的營養價值
1、DHA和卵磷脂
鱔魚中含有豐富的DHA和卵磷脂,它是構成人體各器官組織細胞膜的主要成分,而且是腦細胞不可缺少的營養。根據美國試驗研究資料,經常攝取卵磷脂,記憶力可以提高20%。故食用鱔魚肉有補腦健身的功效。
2、“鱔魚素”
它所含的特種物質“鱔魚素”,能降低血糖和調節血糖,對糖尿病有較好的治療作用,加之所含脂肪極少,因而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品。
3、維生素A
你知道嗎,黃鱔中含有的維生素A的含量是非常高的,維生素A對我們的眼睛好,能夠增進視力,促進皮膜的新陳代謝。
4、“黃鱔魚素A和“黃鱔魚素B”
癌腫病人無論是手術還是化療后,只要身體虛弱者,都可以食用黃鱔。在古代的醫案中,就常有虛勞癥者吃黃鱔痊愈的。癌腫病人常有的一些癥狀,如發熱、頭痛、眩暈、舌苔較膩等,正好可以利用黃鱔的除風濕功用。凡有腰酸、背痛、下肢無力等癥狀者,常吃黃鱔可達到強筋骨的目的。患腸道癌腫的病人,常吃黃鱔可以治療便血。民間有人治療便血,就是用黃鱔在火上焙成末,拌以紅糖服用。
5、微量元素
直腸脫垂者平時宜多食黃鱔等食物以增加營養,補其不足。配方:黃鱔1條、瘦豬肉60克、黃芪30克。制法:黃鱔去內臟洗凈與瘦豬肉、黃芪煮熟,加鹽、糖、黃酒適量,去黃芪后食用。適用于成人直腸脫垂者。
6、蛋白質
黃鱔富含蛋白質,具有維持鉀鈉平衡;消除水腫。提高免疫力。調低血壓 ,緩沖貧血,有利于生長發育。
7、膽固醇
黃鱔富含膽固醇,維持細胞的穩定性,增加血管壁柔韌性。維持正常性功能,增加免疫力。
8、磷
黃鱔富含磷,具有構成骨骼和牙齒,促進成長及身體組織器官的修復,供給能量與活力,參與酸堿平衡的調節。
9、DHA和EPA
國內外學者還發現,黃鱔中含有豐富的DHA和EPA(即保健品市場上的“腦黃金”),它不僅使人的頭腦聰明,而且這兩種物質還具有抑制心血管病和抗癌、消炎的作用。
10、其他營養物質物質
歷代名醫常用以治病補身,在夏季食用功效更為顯著,不僅可以預防夏季食物不消化引起的腹瀉,還可以保護心血管。
11、銅
黃鱔富含銅,銅是人體健康不可缺少的微量營養素,對于血液、中樞神經和免疫系統,頭發、皮膚和骨骼組織以及腦子和肝、心等內臟的發育和功能有重要影響。
黃鱔的食用效果
1、增強記憶力
鱔魚中含有豐富的DHA和卵磷脂,經常攝取卵磷脂,記憶力可以提高20%。故食用鱔魚肉有補腦健身的功效。
2、糖尿病患者理想食品
它所含的特種物質“鱔魚素”,能降血糖和調節血糖,對糖尿病有較好的治療作用,加之所含脂肪極少,因而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品。
3,保護視力
維生素A可以增進視力,促進皮膜的新陳代謝。
黃鱔的功效和作用
黃鱔肉性味甘、溫,歸肝、脾、腎經。
有補中益血,治虛損之功效,民間用以入藥,可治療虛勞咳嗽、濕熱身癢、腸風痔漏、耳聾等癥。
黃鱔頭煅灰,空腹溫酒送服,能治婦女乳核硬痛。其骨入藥,兼治臁瘡,療效頗顯著。其血滴入耳中,能治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滴入鼻中可治鼻衄(鼻出血),特別是外用時能治口眼歪斜,顏面神經麻痹。有人說“鱔魚是眼藥”,過去患眼疾的人都知道吃鱔魚有好處。祖國醫學認為,它有補氣養血、溫陽健脾、滋補肝腎、祛風通絡等醫療保健功能。
調節血糖
有研究發現,黃鱔體內含有一種特有的“鱔魚素”,這種物質能夠對人體起到調節血糖的作用,因此是非常適用于糖尿病患者的。
補虛
《本草拾遺》:“主濕痹氣,補虛損,婦人產后淋瀝,血氣不調,羸瘦,止血,除腹中冷氣腸鳴。”,黃鱔特別適用于產后體虛的婦女。
營養豐富
鱔魚富含蛋白質、鈣、磷以及各種維生素等人體所需微量元素,有利于對人體營養所需及時進行補充,促進健康。
治脫肛
研究發現,黃鱔能夠治療痔瘡、脫肛等癥狀。且更能有治療女性子宮脫落等的功效。
適宜人群:
適宜消瘦,免疫力低,記憶力下降貧血,水腫等癥狀的人群,生長發育停滯的兒童。出現頭暈、乏力、易倦、耳鳴、眼花。皮膚黏膜及指甲等顏色蒼白,體力活動后感覺氣促、骨質疏松、心悸癥狀的人群。甲狀腺功能亢進的人。
食療:
1、補血益氣:適宜膚色沒有光華,失去紅潤、手腳冰冷的人群
2、健脾:適用于脾氣虛弱,運化無力所致的.脘腹脹滿,大便溏泄,食欲不振,肢倦乏力等癥。
3、養肝:可以促進肝氣循環,舒緩肝郁。
4、其他功效:具有補中益氣、養血固脫、溫陽益脾、強精止血、滋補肝腎、祛風通絡等功效;傳統醫學認為,黃鱔為溫補強壯劑,適用內痔出血、氣虛脫肛、產后瘦弱、婦女勞傷、子宮脫垂、腎虛腰痛、四肢無力、風濕麻痹、口眼歪斜等癥。
黃鱔的食用禁忌
1、鱔魚動風,有瘙癢性皮膚病者忌食;有痼疾宿病者,如支氣管哮喘、淋巴結核、癌癥、紅斑性狼瘡等應謹慎食用;另凡病屬虛熱,或熱證初愈,痢疾,腹脹屬實者不宜食用。
2、黃鱔的血液有毒,誤食會對人的口腔、消化道黏膜產生刺激作用,嚴重的會損害人的神經系統,使人四肢麻木、呼吸和循環功能衰竭而死亡。
3、鱔魚不宜過量食用,否則不易消化,還可以引發舊癥。
黃鱔
黃鱔(學名:Monopterus albus):又名鱔魚。體細長呈蛇形,體長約20—70厘米,最長可達1米。體前圓后部側扁,尾尖細。頭長而圓。口大,端位,上頜稍突出,唇頗發達。上下頜及口蓋骨上都有細齒。眼小,為一薄皮所覆蓋。頭粗尾細,體表有一層光滑的粘膜保護,無鱗,色澤黃褐色,體則有不規則的暗黑斑點,各鰭不發達基本消失,全身只有一根三棱刺,刺少肉厚。肉嫩味美。
常生活在稻田、小河、小溪、池塘、河渠、湖泊等淤泥質水底層,在中國各地均有生產,以中國長江流域、遼寧和天津產量較多,產期在6—10月,以6—8月所產的最肥。廣泛分布于亞洲東部及附近之大小島嶼,西起東南亞,東至菲律賓群島,北起日本,南至東印度群島。
擴展資料:
一、黃鱔的做法
做法一
1、尖椒切小段,姜切片,蒜拍碎,蔥切大片備用。
2、胡蘿卜、白菜幫子、蔥頭洗凈后切片備用。
3、新鮮鱔魚讓小販已經去骨去內臟,先用鹽、醋抓揉一會,用清水沖凈往盆里倒開水,片刻倒掉,再澆入冷水,再次抓揉后沖洗最后再放少許鹽揉搓鱔魚背部,把粘液全部清洗干凈。
4、處理好的鱔魚切成段。
5、熱鍋中倒入油,放入尖椒、姜片、蒜碎、蔥片、豆瓣、剁椒翻炒出香味。
6、倒入胡蘿卜和蔥頭翻炒。
7、加入白菜片超軟。
8、最后加入鱔魚片、黃酒、生抽旺火翻炒至肉熟即可。
做法二
先把黃鱔剝皮開膛洗凈,用熱水去掉黃鱔外皮黏液,準備好各樣佐料,油燒熱后,先把小蔥、姜片下鍋試油,放入微量鹽、食用糖,接著黃鱔入鍋,加入肉桂、八角等等干料,翻炒約5分鐘,注入開水適量,放入花椒(用紗布扎袋)、枸杞、條參、當歸等藥物,大火燉10分鐘,加入蔥段、蒜塊、干辣椒、金針、拳菜、豆筋等等配菜,小火煲30分鐘,加入鹽調整咸淡,滴少許白酒去除腥膻,放入切好的青椒絲,加入小磨油,裝盤出鍋。
二、黃鱔如何去挑選
黃鱔魚肉質十分鮮嫩,滑溜溜的外殼像蛇一樣。挑選鱔魚要有一雙火眼金睛,因為食用不新鮮的鱔魚易引起食物中毒,不過不少人對于挑選鱔魚卻一竅不通,那么黃鱔魚要怎么挑選呢?
挑選黃鱔魚技巧第一、看鱔絲的血色。凡是活黃鱔加工成的鱔絲,其血液顏色應該是鮮紅色的,如果鱔絲有紫紅色的血水,那就是死鱔加工的。
挑選黃鱔魚技巧第二、看積血形成。活鱔劃出的鱔絲,肚內的血塊應呈條凝結狀,反之,血塊散于凝結則是死黃鱔。
挑選黃鱔魚技巧第三、看肉質粗細。活鱔加工的鱔絲,肉質細膩且有彈性,反之,肉質粗糙,而且缺乏彈性的,就是死黃鱔。
挑選黃鱔魚技巧第四、看鱔絲皮色。活黃鱔加工的鱔絲,表皮黑中透亮,皮色光潔,死黃鱔則帶灰,略暗。
三、黃鱔魚的功效與作用
鱔魚可以說得上是魚中佳味了,不僅肉嫩味鮮,刺少肉厚,極為難得的是,它還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的滋補性食物,營養價值相當的高。
鱔魚中除了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之外,還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能夠給人體補充多種營養。它還含有豐富的DHA和卵磷脂,這是構成人體各器官組織細胞膜的主要成分,而且是腦細胞不可缺少的營養。
鱔魚中含有一種特有的物質“鱔魚素”,可分離出“鱔魚素A”與“鱔魚素B”,這兩種物質具有顯著的降低人體血糖和調節血糖作用,可恢復正常調節血糖的生理機能。
鱔魚微量元素和維生素A的含量更豐富,它能促進新陳代謝,使性欲旺盛,有壯陽生精的作用,鱔魚血可治面部神經麻痹引起的口眼歪斜和瘡癬等癥。
另外,鱔魚還有一定的藥用和保健功效。鱔魚頭可以用來治療積食和消化不良,鱔魚皮可治婦女乳核硬痛;鱔魚肉可補中益血、補虛損、養五臟、除風濕、強筋骨。
四、黃鱔的捕捉方法
1.直接從野外捕捉野生黃鱔種苗。每年4-10月份,可以在稻田和淺水溝渠中用鱔籠捕捉,特別是悶熱天或雷雨后,出來活動的黃鱔最多,晚間多于白天。一人一次可以帶200只鱔籠黃鱔種苗。晚上或者雷雨過后放入田間的水溝中,幾個小時以后就可以捕捉到黃鱔。用鱔籠捕捉黃鱔時,要注意兩點:一是最好用蚯蚓作誘餌,每只籠子一晚上取鱔苗2-3次;二是捕鱔籠放入水中的時候,一定要將籠尾稍稍露出水面,以便使黃鱔在籠子中呼吸空氣,否則會悶死或得上缺氧癥。黎明時將鱔籠收回,將個體大的黃鱔種苗出售,小的留作鱔種。用這種方法捕到的黃鱔種苗,體健無傷,飼養成活率高。另一種方法是晚上點燈照明,沿田埂渠溝邊巡視,發現出來覓食的鱔魚,用捕鱔夾捕捉或徒手捕捉。捕捉時,盡可能不損傷黃鱔的身體。捕到的黃鱔苗應該馬上放養。
2.在市場上采購鱔種;要選擇健壯無傷的黃鱔。應該選購一直處于換水暫養狀態的籠捕捉黃鱔種苗作為飼養對象。凡是受到農藥侵害的黃鱔和藥捕的黃鱔都不能作種苗放養。一般可以將黃鱔品種分為三種:第一種,體色黃身上有大斑點,這種鱔種生長快;第二種,體色青黃,這種鱔種生長一般;第三種,體色灰,斑點細密,這種鱔苗則生長不快。鱔苗應該分開飼養。每公斤鱔種生產成鱔的增重倍數是:第一種為1:5~6;第二種為1:3~4;第三種為1:1~2。鱔種的大小最好是每公斤20~50尾,規格太小,成活率低,當年還不能上市;規格太大,增重倍數低,單位凈產量不高,經濟效益低。不過這也不是絕對的,放養哪一種規格的鱔種還得考慮市場因素。如果春節前后市場上規格大的商品鱔價格很高,養殖者也可以適當考慮放養大規格的鱔種。
3.半人工繁殖的苗種培育。
(1)模擬野外自然產卵環境,在養殖池中讓其自然繁殖。每年年底,從人工養殖的成鱔苗中,選擇體格健壯、尾重100~200克,體色黃而有光澤的個體,集中在富含有機質土壤的池中越冬,待轉年6~7月自然產卵繁殖。當池中水溫達到15℃以上時,要加強對這批鱔魚的投餌喂養。在繁殖期要密切注意鱔魚產出的卵和孵化的鱔苗,發現卵后可以取出來專門孵化,發現苗也要及時撈出按不同規格分池放養,以防大鱔魚吃小鱔魚、相互殘食。在培育池內,可以先用雞糞等有機肥培育出浮游生物,然后將鱔苗放入,讓鱔苗靠吃浮游動物生長。如果浮游動物不足,則可以輔助投喂一些煮熟的蛋黃漿。幼鱔一經開始吃食,就可以逐漸分散活動。
(2)在野外收集黃鱔受精卵,然后人工孵化育苗。在每年盛夏的時候,有些湖岸沼澤地區和農村的水溝、水稻田,常常可以見到一些泡沫團狀物漂浮在水面上,這有可能是黃鱔的孵化巢。當發現這種現象時,應該及時用瓢或盛飯的勺子輕輕將它撈起,放在已經盛入新水的面盆或水桶中。而后,將鱔卵小心地放在鱔卵孵化器中孵化
【黃鱔的營養價值和功效】相關文章:
黃鱔的營養價值05-29
茭白的營養價值和功效02-12
魚肚的營養價值和功效05-31
河蚌的營養價值和功效05-31
馬鮫魚的營養價值和功效06-10
沙丁魚的營養價值和功效02-13
腐竹的營養價值和功效06-10
榴蓮的營養價值和功效06-10
海膽的營養價值和功效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