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天休假模式要來了嗎?
周五下午加上周六、周日,兩天半的休息的確為愛好出行的人創造了一些便利。那么,2.5天休假模式要來了嗎?本文你內容由中國人才網小編整理推薦閱讀。
據媒體報道,在剛剛舉行的“2016年全國旅游工作會議”上,國家旅游局將推動各級政府把落實帶薪休假制度納入議事議程,制定帶薪休假制度實施細則或實施計劃,鼓勵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引導職工靈活安排全年休假時間,探索夏季“2.5天休假模式”。
這一消息迅速招致網友調侃,有網友稱,“一邊要延退,一邊要每周2.5天休假,你以為大家進入猴年都是猴子?”還有的網友稱,“這個老板會同意嗎?”紛紛擾擾中,一項很嚴肅的政策設定,面臨被笑場、被消解的可能。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狀況?即便不涉及刺激消費之類的預期,每周多休息半天不好嗎?
事實上,這已不是這項規定第一次被“調笑”了。去年8月4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進一步促進旅游投資和消費的若干意見》明確鼓勵2.5天休假模式,即周五下午+周末的小短假調休方式。隨之,很多人對此議論紛紛,有人甚至認為這就是一個美好的大餅,言下之意,還是很難落到實處。
不過,從地方政府的積極響應,讓人看到“2.5天休假模式”的一抹亮色。到目前為止,河北、江西、重慶等地均出臺意見,鼓勵有條件的單位實行2.5天彈性休假模式。而貴州黔南州更是明確規定,全州各級黨政機關、事業單位等在每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周末輪流休假“2.5天” 。
何一項制度的更替,都不可能一蹴而就,有些周折甚至阻力,并非不可理解。想當初,國民休假從每周一天半到現在的每周兩天,不也困難重重?至于說現在還有行業、有勞動者很難休滿兩天,鑒于這里邊的情況很復雜,似乎并不足以成為嘲笑兩天半的理由。
比如說,有些勞動者長期自愿加班,“帶薪休假”近乎天方夜譚,這其中,有監管是否抵達的問題,也有市場供求關系的問題,需要逐步解決。又如,很多人吐槽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先休息起來”,可能會妨害行政效率,影響社會公平,這種擔憂并非多余,但破解之策并不是把公務員強按在辦公室的椅子上,而是要真正從權力運行上加以約束。
可見,“2.5天休假模式”并非僅僅是每周多休息半天的事,而是牽扯到經濟社會方方面面的樞機性問題,“牽一發而動全身”,那種單純的將其視為推動國民旅游的想法,未免太天真。
其一,改革舉措自然有先有后,“2.5天休假模式”也不妨先行先試,但改革的方略、路線圖、實施路徑等,則不能走哪算哪,而是要有通盤的考慮,進行科學合理的頂層設計。無論是草率行事,急急忙忙推進某一項舉措,還是遇到民意狙擊就中道停歇,不再推進,都不能算是胸有成竹的改革。
既然意識到國民休假對于經濟社會的調整、提振等積極作用,則不妨緊鑼密鼓制訂配套政策和實施細則,強力推動勞動真權益保護,并強化監管,在鼓勵“有條件單位”先行先試的同時,專門針對私營企業等出臺一些鼓勵政策,盡可能保證社會的公平和正義。
其二,在以 “2.5天休假模式”保障“出游時間”之外,還是要嚴厲整肅旅游市場,給國民提供一個健康有序的旅游環境。不然,大家即便是有時間,也不會、不愿去旅游消費。根據國家旅游局的統計,2015年中國公民出境旅游人數達到1.2億人次,旅游花費1045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2%和16.7%。
人們不禁會問,“中國游客”出境旅游爆棚,固然有諸多剛性需求的因素,但也從另一個角度照見了國內旅游的尷尬。如果旅游景點依然熱衷于宰客,如果地方政府、監管部門依然無動于衷,則即便國民有閑了、有錢了,選擇哪里作為旅游目的地,仍是一個問題。
國務院力挺2.5天休假模式 地方:什么叫有條件?
8月11日,這個“升級版”的2.5天周末休假模式通過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相關文件成為可能。
8月11日國務院辦公廳公布的《關于進一步促進旅游投資和消費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為激發旅游消費熱情、擴大旅游消費規模,我國將實施進一步落實職工帶薪休假制度、鼓勵彈性作息、鼓勵錯峰休假三大措施,同時強調各地方各單位不搞“一刀切”。
《意見》明確提出,各級人民政府要把落實職工帶薪休假制度納入議事日程,制定帶薪休假制度實施細則或實施計劃,并抓好落實。鼓勵錯峰休假。在穩定全國統一的既有節假日前提下,各單位和企業可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將帶薪休假與本地傳統節日、地方特色活動相結合,安排錯峰休假。
《意見》還提出,鼓勵彈性作息。有條件的地方和單位可根據實際情況,依法優化調整夏季作息安排,為職工周五下午與周末結合外出休閑度假創造有利條件。
界面新聞記者梳理發現,周五下午 周末小短假消息最早出自7月31日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國家旅游局副局長吳文學在會上透露,7月28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并通過了《關于進一步促進旅游投資和消費的若干意見》,其中,提到落實帶薪休假的一些具體信號,包括將鼓勵“周五下午 周末”小短假。
該消息一經公布立即引發外界熱議,網上更是出現了各種令人眼花繚亂的猜測式分析和解讀,有分析認為“每周五下午休息”很可能是要占用每個人法定的帶薪休假額度,還有說法稱國家有可能為了拉動旅游消費而給民眾額外增加休假天數。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對于此事,《新京報》記者日前向人社部有關司室了解,相關負責人回應稱,目前暫未研究增加每周固定休息時間的'問題,將進一步加強帶薪休假制度的落實。界面新聞記者也于8月11日《意見》公布后試圖聯系人社部,詢問如何落實,但是未能成功。
此外,《意見》共提出6方面、26條具體措施來促進旅游投資和消費發展。圍繞投資領域的重點包括加大投入,加快推進城市及國道、省道至A級景區連接道路建設。
華泰證券在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促進旅游投資和消費的政策措施將有效完善景區基礎設施,有望大幅提升景區接待能力,景區建設商、運營商收入、利潤將大幅提升。
北京交通大學旅游專家王衍用教授分析稱,在目前的經濟形勢下,因為旅游既有投資,也有消費,所以以旅游為切入點推出一系列政策,旨在提振經濟。
不過他同時指出,如果沒有相應的政策扶持,僅僅“鼓勵有條件的單位”休2.5天恐難達到預期的效果。王衍用表示,現在很多單位連帶薪休假都落實不好,這半天假期如何保障。
《羊城晚報》8月12日報道稱,對于《意見》鼓勵的2.5天周末休假模式,廣東省人社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這句話的定語比較模糊,“什么叫有條件?有條件的單位含不含企業?都沒有明確的說法。”該負責人認為,明確什么條件,只能由國務院出臺細則去明確,而且企業帶有市場經濟屬性,與機關事業單位按照法定標準不太一樣。
北京旅游學會副秘書長劉思敏也表達了相似觀點。他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指出,從政策上來看這是一個鼓勵性政策,而不是強制統一的政策,而目前很多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希望通過員工增加工時來降低成本,因此不愿主動落實帶薪休假。這就導致該鼓勵政策不一定能夠推行下去。
國家旅游局副局長吳文學11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獨家專訪時說,優化休假安排直接關系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和切身利益。《意見》中提出鼓勵彈性休假等三大措施的主要目的是避免大量游客集中出游,為游客提供更有品質的旅游活動,提升游客滿意度,激發游客消費熱情。
【2.5天休假模式要來了嗎?】相關文章:
第二波下崗潮要來了嗎?02-03
2.5天休假模式如何實施?02-24
2.5天休假模式能否全面實施?02-24
最基本的面試介紹模式,你掌握了嗎?01-23
2.5天休假模式事業單位率先實行「焦點」02-24
描寫春天要來的古詩詞07-14
2016五一休假02-26
流產休假規定02-19
休假通知范文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