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做人爱视频免费,97久久精品人人搡人妻人人玩,欧洲精品码一区二区三区,999zyz玖玖资源站永久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漢語言專業畢業生就業狀況分析論文

時間:2021-04-02 12:55:45 求職指南 我要投稿

漢語言專業畢業生就業狀況分析論文

  內容摘要: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為個案,對其近五年的畢業生就業狀況進行調查,通過分析2009至2013年應屆生的就業狀況,發現理工類高校漢語言專業畢業生存在校內簽約率低、就業率較低、競爭力低等就業困境,并就此作了原因分析。

漢語言專業畢業生就業狀況分析論文

  關鍵詞:理工類院校;漢語言文學;就業困境

  在理工類院校里,漢語言文學作為弱勢學科,易被邊緣化,其畢業生亦容易被忽視。本文擬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生(2009屆-2013屆)畢業去向狀況、學生就業狀況為例,來分析理工類院校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生遇到的普遍問題,考察其產生的原因,以便為改善理工類院校漢語言文學專業的窘境作一個綿薄努力。我們首先通過檔案查詢方式對南京信息工程大學語言文學專業2009至2013年應屆生進行了統計與核實;其次對部分畢業生進行了電話訪問;再次,發放了問卷500份,收回456份,回收率為91.3%,其中有效問卷約422份,有效率為92.5%。綜合以上工作和分析,我們可以發現理工類高校漢語言文學畢業生面臨一些就業困局及其產生的緣由。

  一.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生就業狀況

  通過橫向與縱向分析,理工類院校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生困境一般呈現為以下6個方面的問題:

  1.文科畢業生的校內簽約率低

  作為理工科院校,雖然校內招聘會具有針對性強、簽約率高和就業層次高的特點,但是這些優勢是對于理工科院校的傳統優勢專業而言的。雖然校內招聘會是應屆畢業生就業的主要渠道,但是作為理工科院校的文科畢業生,通常難以在校園招聘會上得到好的就業機會;畢竟,來此的招聘單位多以學校的強勢、優勢專業為目標,從而忽視了文科生群體的求職需要。這就使得理工科院校的文科生失去了很多在校內招聘會就業的機會。

  2.讀研逐漸成為一個明智之選

  在理工科院校讀書的文科生,承受著更多的就業壓力,無論是與同校的理工科校友相比,還是跟綜合類大學的文科生較量,都常處于弱勢。就業壓力過大的'現實,使越來越多的文科畢業生選擇考研之路,畢竟這是一條最直接有效的回避之法。通過考研,學習能力強的文科畢業生可以自主選擇去到綜合類大學甚至是名牌大學,通過繼續學習改變本科畢業難找工作的狀況。但是考研率的增大,并不意味著讀研率的提高。考研未果,再開始找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就業的難度,導致就業前景出現不穩定因素。

  3.理工類院校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生就業率不高,波動較大,且未來不明朗

  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生09年的畢業生為基準,出國人數占8.81%,待就業人數占1.26%,就業人數占78%,升學人數占10.6%。其中畢業生選擇就業比例較大,其次為讀研學生。其他年份直接就業比例分別為10年76.87%,11年76.58%,12年80.78%,13年70.93%。平均就業率為76.618%,09年至11年相對平穩,保持在76%的就業率,而在12年上升4.2%后,迅速下降9.85%。鑒于就業率從趨于平穩至大幅度波動,語言文學專業應屆生未來預期就業率難以預測。

  4.文科生的就業去向多元化,且專業不對口現象逐漸增加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09年畢業學生具體去向有:2.52%從事中初教育、10.06%升學、11.32%進入三資企業、3.774%進入其他事業單位、48.4%進入其他企業、0.63%從事科研助理、1.887%進入機關、3.774%進入國有企業、1.258%接受高等教育、4.40%進入地方基層項目、1.258%待就業、0.81%選擇出國。由此看出,09年整體就業情況良好,所從事的工作與專業較為對口。從5年的數據分析來看,09年至11年,畢業生就業情況基本平穩,變化不顯著,但是從12年開始,出現了大幅度波動,畢業生畢業去向出現多元化、復雜化以及非專業對口化現象;13年就業率更是出現大幅度下降,其中進入私營企業學生受影響較大,但是進入三資企業與國有企業學生仍然平穩。

  5.相比綜合性大學,理工類院

  校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生出現競爭力低、工資低等問題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學生中,學生第一份工作地點幾乎都在二三線城市,也有28%在一線城市,只有村官類型的在鄉鎮工作,基本無人在鄉村工作。由此看來,在北京、上海類大城市找到工作對理工科學校的文科生而言并不容易。畢業生中,也不乏自己創業的學生。另外,薪資在2500-3500元占多數,另有一部分在3500-5500元區間,少數是2500元以下和5500元以上。在第一份工作中,薪資在5500元以上的畢業生或在一線城市,或是自己創業,拿低工資2500以下的基本處于實習階段。說明理工科學校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畢業生很難在就業之初就拿到較高水平的工資。

  6.相比綜合性大學的漢語言

  文學專業畢業生工作不穩定性,理工類院校則呈穩定趨勢在問卷中,對畢業一年的學生,只有36%的學生選擇放棄第一份工作,仍有64%學生堅持自己的工作。從畢業生對當下工作的滿意程度結果來看,76%的畢業生表示比較滿意,0%的畢業生表示不滿意。對工作表示非常滿意和一般的比例各占12%,說明本專業畢業生對現工作的狀態并沒有達到很滿意的情況,但也不失望。以上結果表明,理工類高校的文科畢業生對于自己的定位要求不高,缺乏信心。因此,當畢業生遇到一份相對安穩的工作后,便會選擇保持現狀,不再跳槽,從而使就業狀況呈穩定趨勢。

  二.理工類院校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生就業困境產生的原因

  1.理工類高校發展不均衡,漢語言文學專業仍亟待發展

  過去國內的大學由于研究方向不同,所以培養學生的側重點都有所不同。理工類高校以理科與工科專業為主要發展目標,并且在相應的領域取得非凡的成績。比如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其前身是南京氣象學院,是我國培養氣象科技人才的高等院校。但是隨著中國經濟高速發展,需要不同領域的人才逐漸增加,2000年前后出現全國理工類高校向綜合化方向發展的潮流。理工類高校因此紛紛努力開設文科專業,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大學的漢語言文學專業專科是90年代中后期,而本科是從2000年開始的。雖然如此,但由于漢語言文學在理工類高校內部是新專業,無法在內部競爭中取得優勢,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也很難獲得同等豐富的學習資源與優沃的學習環境,例如師資力量不強、人才缺乏且流失嚴重與數據庫資源使用不便等。因此出現了相對普通綜合性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生更加困難的局面。

  2.理工類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對于學生發展定位不準確,沒有差異化與專業化培養

  理工類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如上述所說為一個學校內本就處于絕對弱勢的專業,相比同類綜合性大學與專業文科類高校,學生在就業時的表現與競爭力就也是處于競爭劣勢。由于理工類高校對于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發展定位不夠準確,而且相比于綜合性大學與專業文學類高校的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沒有差異化與專業化培養。學生的培養方案可選擇范圍過于籠統,并沒有細分模塊教育,造成學生受到的教育范圍大而不精的局面。

  3.學生對未來發展不明確,心理素質薄弱

  一般而言,同等層次的理工類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高考錄取分數相對于同類綜合性大學要低些,但是,這并不代表學生的整體素質較差。高考成績只是一個階段性考驗,影響成績的因素頗多,并不能作為絕對的素質考量尺度。但是由于國內社會輿論以及學生本身的認知和定位,會慢慢從懷疑自身能力到放棄自我。因此,原本只是一時失利的學生會在自我放逐中,降低自身的要求,對未來發展不明確。繼而到畢業時,由于軟硬條件不佳,在與綜合性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生競爭時,感到壓力巨大,從而出現在面試時表現不佳等情況。

  4.社會對理工類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生存在認知偏差

  在調查問卷中發現,大部分畢業生畢業去向為二、三線城市,因為在大城市中除了畢業生自身的問題,社會對其也存在一定的認知偏差。由國內高考的劃分人才層次在人們心中根深蒂固,所以社會,尤其是企業會對理工類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生存在認知偏差,會質疑他們的能力與素質。有時候更會將這些畢業生劃分在同類綜合性大學與專業文學類高校之下,錄取通過率因此出現低迷。

  5.整體經濟環境造成就業困境

  在調查問卷中得出,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為例,畢業生大部分去向為私營企業,尤其是中小型企業。但是在08年金融危機后,盡管經濟有所恢復,但是仍然處于后經濟危機時代,地產泡沫依然存在,利率依然低迷,投資熱度不高,尤其以中小微型企業融資困難、發展艱難,而民間金融借貸與網絡p2p金融跑路事件頻頻,經濟依然較為萎靡。由于央行調整利率,加大開放程度,國內匯率波動增加,人民幣加速升值,導致出口導向型企業生存艱難。而這些中小微企業與出口導向型企業卻是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生最大比重的畢業去向,進而導致畢業生就業困境。南京信息工程大學作為典型的理工科院校,盡管其文科專業學科建設近10年發展非常迅速,如語言文化學院近五年的國家項目有20項,獲獎、高級別的論著發表等也都非常多,但因為文科學科發展的“慢熱性”特點,仍然不能一下子改變其畢業生就業競爭力不足的局勢。所以,理工類高校在持續加大對文科類專業扶植力度同時,還應尊重其長線性特點允許其有較大的成長時間,而不可以“今天投資———明天回報”的功利觀來看待漢語言文學等文科專業的發展。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科體系尚有待完善和提高,其畢業生在就業競爭當中的競爭力亦有提升空間。在高校院系的建設中,我們也不能忽視漢語言文學專業的發展與建設;應注重學科均衡發展;通過有效可行之策,提高學生素質,差異化培養,拓寬學生的就業面,把職業規劃的重要性再提高。

  參考文獻

  [1]葛紅兵.中國文學教育亟待改革[N].文學報,2010-03-18.

  [2]陳鳴.高校文學教育改革,需要破除偏見和成見[N].文學報,2010-03-25.

  [3]周興華.漢語言文學專業“應用性”的當下之思[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8(1):172.

  [4]紀寶成.中國高等教育結構的戰略性轉變[J].中國高教研究,2005(3):5.


【漢語言專業畢業生就業狀況分析論文】相關文章:

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生就業質量狀況分析報告教育理論論文01-20

動物醫學專業畢業生就業狀況調查07-05

通信類專業畢業研究生就業狀況論文01-09

新加坡音樂專業就業狀況及就業方向11-25

外語專業的就業形勢分析論文02-11

工商管理專業就業分析論文08-02

天津市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狀況與專業結構調整教育論文05-12

信息管理專業畢業生就業現狀分析及對策論文05-09

教育技術專業本科畢業生就業調查分析論文08-06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昌县| 镇巴县| 桐乡市| 东安县| 铜梁县| 焦作市| 建湖县| 徐水县| 红河县| 枣庄市| 临江市| 富蕴县| 蕉岭县| 绥中县| 旬邑县| 威海市| 延庆县| 汕尾市| 平凉市| 华池县| 敖汉旗| 易门县| 甘南县| 金坛市| 平泉县| 应城市| 和林格尔县| 仙居县| 五峰| 东源县| 富阳市| 城市| 读书| 固原市| 赣州市| 墨脱县| 崇信县| 澄江县| 蒙山县| 竹溪县| 巫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