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全國各地2016年企業工資指導線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今年已經公布2016年企業工資指導線的地區包括北京、山東、山西、內蒙古、天津、新疆、四川、云南、陜西、江西、河北等11個省份。
據了解,企業工資指導線由基準線、上線(又稱為預警線)和下線構成。它是政府根據當年經濟發展調控目標,向社會發布的年度工資增長水平的建議,并不具有強制約束力,但為企業與職工開展工資集體協商以及企業自身合理確定工資增長水平提供參考依據,同時也是國有企業實現工資總額管理的重要手段。
多地出臺舉措促工資指導線落地
需要指出的是,工資指導線是政府向企業發布的年度工資增長水平的建議,屬于指導性信息,與政府規定的最低工資標準強制性不一樣,不具備強制約束力。
為了增強工資指導線的實施效果,多地在發布工資指導線的同時提出了相關措施。如,河北明確,各地和省直有關部門要研究建立企業落實工資指導線通報制度,對有效益故意不增加工資或工資水平偏高增長過快的兩類企業定期予以通報。
四川要求,非國有企業在生產發展、經濟效益提高的同時,應相應合理提高企業職工,尤其是一線職工和農民工的工資收入水平,工資增長應向關鍵崗位、艱苦崗位、一線崗位傾斜。
天津提出,2016年全市企業工資指導線的基準線為9%;企業工資指導線的下線為3%,且企業支付職工工資不得低于天津市的最低工資標準;企業工資指導線的上線為16%。不能按工資指導線安排工資增長的企業,應向職工說明原因。
工資指導線是什么意思?工資指導線有什么作用,很多人都不是很了解,下面一起學習下。
工資指導線制度,目的在于引導城鎮各類企業在發展生產、提高效益的基礎上適度增加工資,為企業確定工資水平提供依據;使企業的工資微觀決策與政府的宏觀調控政策保持協調統一,以達到政府穩定物價、促進經濟增長、實現充分就業及提高職工生活水平的目的。
工資指導線制度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國家對企業工資分配進行宏觀調控的一種制度。工資指導線由政府或政府授權部門結合當年國家對企業工資分配的總體調控目標,綜合考慮本地區當年經濟增長、物價水平及勞動力市場狀況等因素的基礎上,在每年二季度以內提出本地區當年企業工資增長指導意見,并向社會公布、工資指導線包括本年度企業貨幣工資水平增長的基準線,上線和下線。其主要作用是引導企業在生產發展,經濟效益提高的基礎上,合理確定本企業當年的工資增長率,合理確定企業工資分配水平,使企業的工資微觀分配與當地的宏觀經濟發展狀況相協調。
工資指導線的實施步驟為:有關地區將本地區當年企業工資指導線方案報勞動保障部審核后,經地方政府審批,由地方政府(或其委托勞動保障行政部門)頒布,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組織實施。
組成
工資指導線由工資增長預警線、工資增長基準線和工資增長下線組成。1.工資增長預警線是政府依據對宏觀經濟形勢和社會收入分配關系的分析,對工資水平較高企業提出的工資增長的預警提示。企業工資增長如已達到當地政府提出的工資增長預警線,就應自我約束,以免工資增長過快,超過本企業經濟效益和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幅度,對整個社會分配秩序產生沖擊。2.工資增長基準線是政府對大多數生產發展、經濟效益正常的企業工資正常增長的基本要求。3.工資增長下線是政府對經濟效益下降或虧損企業工資增長的起碼要求。明確規定這類企業的實際工資可以是零增長或負增長,但支付給提供正常勞動的職工的工資不得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
制定工資指導線堅持的基本原則是:
1、堅持“兩低于”原則。即企業工資總額增長低于經濟效益增長,職工實際平均工資增長低于勞動生產率增長。在經濟發展和經濟效益提高的條件下,保證職工的實際工資水平合理增長。
2、堅持“效益優先、兼顧公平”原則。即堅持工資與經濟效益掛鉤辦法,在發展生產和提高效益前提下,不斷提高職工工資水平,與此同時要注重調節工資分配關系,避免工資水平差距過大。
3、堅持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原則。制定工資指導線既要保證國家宏觀調控目標的實現,又要切實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特別是要保障低收入勞動者的基本生活和糾正少數企業克扣職工工資的行為。
4、堅持協商原則。即政府與工會、企業家協會共同協商的原則。
作用
1、完善工資宏觀調控體系。工資指導線的適用范圍為各種經濟類型的企業,較之過去傳統的只調控國有企業、城鎮集體企業的做法是一大進步,有利于國家宏觀調控的整體性和完整性。同時,政府通過實施工資指導線,調控工資總量、工資水平的增長情況,使工資增長與經濟增長保持合理的比例關系,促進宏觀經濟目標的實現。
2、引導企業工資適度增長。政府運用工資指導線,向企業提供宏觀經濟信息,發布工資水平增長指導意見,讓企業掌握宏觀經濟形勢和國家政策導向,正確進行工資決策,以實現職工工資正常、適度的增長,達到調動職工生產積極性。合理控制人工成本,增加企業市場競爭能力的目的。
3、促進勞動力市場均衡價格的逐步形成。通過實行工資指導線制度,結合個人所得稅的實施,限制過高收入,特別是對工資水平偏高,增速過快的職工收入加以抑制,可以逐步解決工資分配中行業間、地區間收入差距過大的問題,促進社會平均工資率的形成,并使社會平均工資率逐步成為勞動力市場價格的信號。
4、為企業進行集體協商決定工資水平提供主要依據。進行集體協商決定工資水平,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依法自主決定工資的基本形式。政府公布的工資指導線是企業與職工雙方集體協商確定工資水平的主要依據,企業針對職工工資增長的意見均應圍繞工資指導線提出,勞動部門依據工資指導線制度及其他有關法律、法規對工資集體協商進行指導、協調和監督。
【全國各地企業工資指導線】相關文章:
2017上海工資指導線標準09-26
陜西2022年度企業工資指導線11-10
全國各地工資狀況一覽08-05
導線實習報告06-30
導線測量實習心得03-19
為企業墊付工資口號11-13
企業工資薪酬制度范文09-24
企業拖欠工資怎么辦10-17
企業工資自查報告8篇03-08
企業工資管理制度范本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