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將統一城鄉居民醫保 實行八項統一
昨日,記者從廣西人社廳獲悉,近日,自治區人民政府出臺《關于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實施意見》,將現有的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整合建立全區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以下簡稱城鄉居民醫保)。據了解,城鄉居民醫保制度整合遵循“待遇就高不就低、目錄就寬不就窄”的原則。整合后,參保人員可以享受的實惠會更多。
1 整合城鄉居民醫保,實行“八項統一”
除了職工醫保,我國基本醫保還分兩大塊:一是城鎮居民醫保。由財政和城鎮居民繳費,由人社部門管理。二是新農合。由財政和農民繳費,由衛計部門管理。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都是個人繳費與政府補助相結合,但由于管理部門不同,同一家醫院、同一種病癥,城鎮居民醫保與新農合報銷的金額卻不一樣,醫保目錄也各不相同。隨著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兩險合一”整合步伐加快,這種現象正在漸漸消失。另外,城鄉居民醫保整合不僅提高了就醫層次,增加了定點醫療機構,讓參保人就醫選擇更多,而且隨著參保人數的增加,醫保基金規模也隨之擴大,基金的互助共濟和抗風險能力大大增強。
廣西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其整合內容其實就是統一管理體制、覆蓋范圍、籌資政策、保障待遇、醫保目錄、定點管理、基金管理和經辦管理八個方面,即“八項統一”。根據此前的“工作時間表”,目前正處于整合交接階段,將爭取在明年1月起開始實行全區統一的城鄉居民醫保制度。
2 推進全民參保,以學校社區為單位
城鄉居民醫保制度覆蓋范圍包括哪些?據了解,整合建立的全區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統一由人社部門管理。覆蓋范圍包括現有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所有應參保(合)人員,即覆蓋除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應參保人員以外的其他所有城鄉居民;農民工和靈活就業人員依法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有困難的可按照當地規定參加城鄉居民醫保。
同時全面推進全民參保登記計劃,全日制高等院校(含民辦高校、科研院所)、中等技術職業學校、技工學校、中小學校、特殊教育學校和托幼機構采取托收代繳的方式,以學校為單位組織,在校學生統一屬地參保;其他居民所在街道以社區為單位、所在鄉鎮以行政村為單位,組織轄區居民參保并收取個人繳費;新生兒在出生后3個月內到戶籍所在地參保。《實施意見》還要求各地要完善參保方式,促進應保盡保,避免重復參保和交叉享受待遇。
3 城鄉醫保待遇均衡,用藥種類更全
城鄉居民最關注的,莫過于“兩險合一”之后的`待遇問題。遵循保障適度、收支平衡的原則,均衡城鄉保障待遇,逐步統一保障范圍和支付標準,為參保人員提供公平的基本醫療保障。同時,根據全區經濟發展水平、籌資能力和國家政策變化,建立籌資與保障待遇動態調整機制,逐步縮小政策范圍內支付比例與實際支付比例間的差距。
在醫保目錄方面,按照國家有關原則,在現有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目錄的基礎上,適當考慮參保人員需求變化進行調整,做到“種類基本齊全、結構總體合理”。整合分軌運行期間,城鄉居民醫保支付范圍分別執行原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藥品、診療項目和醫療服務設施范圍目錄;整合并軌后,按照國家醫保目錄管理有關規定,統一城鄉居民醫保藥品目錄和醫療服務項目目錄,明確藥品和醫療服務支付范圍。
4 實行全區“一卡通”,逐步實現直接結算
整合實施意見還提出,整合后,將統一城鄉居民醫保信息管理系統,實行全區城鄉居民醫保就醫服務“一卡通”,建立自治區級城鄉居民醫保異地就醫結算平臺,實行區內參保人員持卡就醫、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提供就醫、查詢、結算“一站式”服務。
在完善支付方式方面,建立以付費總額控制為主,按病種付費、按人頭付費、按床日付費、按服務單元付費等復合型付費方式;加快推進臨床路徑管理,逐步擴大按病種付費的病種數和覆蓋面;通過支持參保居民與基層醫療機構及全科醫師開展簽約服務、制定差別化的支付政策等措施,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逐步形成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就醫新秩序。
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創新經辦服務模式,推進管辦分開,引入競爭機制,在確保基金安全和有效監管的前提下,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委托具有資質的商業保險機構等社會力量參與基本醫保的經辦服務,激發經辦活力。
【廣西:將統一城鄉居民醫保 實行八項統一】相關文章:
我省建立統一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出臺03-06
統一企業2015校園招聘信息10-12
山東失業保險繳費費率統一08-01
四個統一包括哪些02-04
2017機動車牌管理改革統一監管政策06-02
淺談我國將建立統一外語能力測評標準03-05
2017高考試卷統一省份名單?02-16
湖南省城鄉居民醫保新政策02-19
關于描寫國家統一的成語及解釋精選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