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數學下冊《升和毫升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教案內容: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容量”的概念,體會“容量”的含義,通過操作讓學生體會采用統一的容量單位的必要性。
2、認識容量單位“升”,了解“1升”的實際意義。在自制量器的過程中感受并進一步認識容量以及升。在練習用自制的量器測量一些液體的多少,并能運用所學知識對現實情境中提取的數學問題加以解釋和說明。
3、讓學生聯系實際感受升在日常生活里的應用,培養學生探求新知的興趣以及主動與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識,并在探索中體驗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點、難點:
使學生認識“升”這個容量單位的大小,加深對“升”的認識。
教具、學具準備:
投影、小黑板、掛圖、水杯、水壺、量杯、1立方分米的正方體容器,學生收集的飲料瓶子。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0~13頁的`內容
教學過程:
一、認識容量
1、出示兩個茶杯
2、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兩個茶杯,誰來說出哪個杯子里盛水多?
3、說明:哪一個杯子盛的水多,我們就說它的容量大一些,盛水少的,我們就說它的容量小一些。(板書:容量)
4、出示兩個水壺
5、你知道哪一個水壺的容量大一些嗎?(如果學生是通過觀察得到的結果,可再提示可以怎樣來證實)
6、你說舉舉例子來比較容量的大小嗎?(如家中的熱水壺跟水瓶比較)
7、請同學們觀察在這個水壺中盛了多少水?
8、想一想,你能說出這個水壺的容量是多少嗎?你是怎么想的?
9、我們可以把這壺水倒入杯中,看看可以盛多少杯。
10、小組活動,將一壺水分別倒入各自準備的水杯中。
11、誰來說一說,這壺水有幾杯?
12、同學們說的都不太一樣,大家覺得這樣說科學嗎?如果別人這樣告訴你,你能知道這壺水的容量嗎?
13、因此,人們就給容量定出了統一的單位。
二、認識升
1、請同學們拿出從家中帶來的各種容器。
2、請同學們分別在小組里交流一下你帶來的容器上標明的容量是多少?
用的是什么單位?
3、指名兩小組回答最大的容量和最小的容量。(板書:升或L)如果有毫升則向學生說明下面再來學習。(板書完整課題)
4、從同學們的回答中,我們可以知道,升是容量的單位之一,那么,你認為1升有多少呢?小組交流一下。
5、要想科學的認識升這個單位,我們先來認識這個量杯(出示量杯),量杯是用來測量液體的容量的工具,在量杯上有一些刻度,標著1的地方就表示容量是1升。
6、現在,老師將一個棱長是1分米的正方體中裝滿水,再將這些水倒入量杯中,你發現什么?
7、板書:棱長是1分米的正方體的容量正好是1升。
三、鞏固深化,應用拓展
1、“想想做做”第1題
(1)實物投影出示想想做做第一幅圖
(2)圖上的3個容器,哪個容量最小,最個容量最大?你有什么好辦法比較嗎?
(3)指名生上臺操作。
2、“想想做做”第2題
(1)請每個小組將準備的杯子拿出來,先估計一下,哪個容量最大,哪個容量最小?
(2)接下來,請每個小組像剛才一樣實驗一下,你估計對嗎?
(3)指各兩小組回答:你們是怎樣做的?
3、“想想做做”第3題
(1)指名讀題
(2)指名口答。
4、“想想做做”第4題
你能估計出下面哪些容器的容量比1升大嗎?說說你的理由。
四、全課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四年級數學下冊《升和毫升第一課時》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懷素寫字》第一課時教學設計06-12
雨點兒第一課時教學設計03-04
《狐貍和烏鴉》第二課時教學設計03-03
《靜夜思》第一課時教學設計7篇08-16
數學教學設計12-27
《螞蟻和蟈蟈》第二課時教學設計4篇03-04
《白鷺》第2課時教學設計03-30
《魚游到了紙上》第一課時教學設計3篇04-27
《威尼斯的小艇》第一課時教學設計2篇05-12
《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第一課時教學設計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