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期末復習》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系統(tǒng)認識20以內數和順序及大小。
2.熟練掌握數的組成;理解和掌握計數單位一和十、比多比少等概念。
3.對鐘表及整點時間有初步的認識。
4.感受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
教學過程
一、糖葫蘆兒串一串憶一憶
師:時間老人的腳步可真快!在這將近一學期的時間里,小朋友們都學到了哪些本領?你們能把這知識的糖葫蘆串得長又長嗎?
學生暢所欲言,教師隨機在紅圈圈里填上相應的內容如比一比、分一分、認位置等。
[設計意圖:用糖葫蘆新穎的創(chuàng)意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以積極的狀態(tài)提取大腦中的信息,大大提高了學生的有效參與度。]
二、智慧島上走一走理一理
師:剛才小朋友串的糖葫蘆可真是又長又甜呀!為了獎勵你們,我決定帶你們去智慧島,愿意嗎?
1.第一站:直尺上的學問。
師:(出示直尺)這是一把神奇的小尺,上面有許多學問呢!誰來當小老師考考大家?
生:誰能從大到小數出小尺上的數?
生:你會2個2個數嗎?你還會怎樣數?.....
生:比9小1的數是多少?9后面的一個數是幾?
生:15左面有幾個數?12和7,誰離10近一些?
生:從右面數,第4個數是多少?
(學生對于自己有機會上臺做小老師考同伴很是得意)
2.第二站:計數器上的操練。
(1)師:(出示計數器)從右邊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是什么位?
(2)教師在計數器上撥出11,讓學生讀數,并問這兩個1表示的意思相同嗎?為什么?
(3)你說我撥活動:(分為男子組與女子組)
由一生隨意說數,另一生上臺撥計數器,并說出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其他學生檢閱)
3.第三站:畫張智慧圖。
在老師的引導或合作下,把相關聯(lián)的知識連點成線,連線成面。如: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重在引導學生系統(tǒng)地建構知識:第一站簡簡單單的直尺上卻涉及到數的大小、順序、數數、左右、前后、幾與第幾等知識,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第二站的計數器操作突出了復習的重點,并以你說我撥的比賽活動推向一個高潮。第三站則逐步引導學生學會整理知識,把相關聯(lián)的知識初步用圖表示出來。最后以一面數形結合的紅旗激勵他們繼續(xù)探索數學的奧秘。]
三、練功場上比一比練一練
1.做書上第2、3題。(包括數的順序、組成)
2.書上第4題:小明的`一天(認鐘表)。
師:出示圖,問小明在干什么?
(學生交流討論)
師追問:為什么是2時?為什么要寫清楚是下午2時、晚上8時?
(同桌互相交流方法,再填在書上)
3.做第5題。(這題綜合了認物體、分一分以及統(tǒng)計等方面的知識)
(1)分小組討論、填表,并在小組里相互說一說,然后集體交流。
(2)討論:還可以怎么分?(可以按顏色分,或按有無曲面來分等,只要說得合理就要肯定)
(3)讓學生說說統(tǒng)計的方法?怎樣統(tǒng)計就能又對又快?
4.拓展題:按規(guī)律填空,看誰方法多?
()()10()()
[設計意圖:練習設計中既安排了基礎知識的訓練,如書上的第2、3、5題等,也安排了需要與生活緊密相連的實踐能力的訓練,如結合情境認鐘表,更有思維發(fā)散與拓展的訓練,如對物體分類的多樣性與按規(guī)律填空的不唯一性。可謂是循序漸進。]
四、回顧復習說感受課堂總結
學生說一說本節(jié)課的學習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課后與同學共同分享復習的好方法。
【數學《期末復習》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成語復習》教學設計03-24
《復習1》教學設計03-02
數學教學設計12-27
《比和比例復習》教學設計04-05
初中數學優(yōu)秀教學設計04-21
漢語拼音復習二教學設計03-02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找規(guī)律》04-06
數學課堂教學設計08-24
期末復習動員口號05-11
乘法分配律數學教學設計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