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形統計圖的教學設計范文
【教學內容】:教材第96頁例2。
【教學目標】:
經歷用1格表示2個單位的條形統計圖的制作過程,進一步認識條形統計圖,并能根據統計圖中的數據提出問題并回答,培養學生觀察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重點難點】:
重、難點:理解和掌握用1格代表2個單位,并能正確完成條形統計圖。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教師調查了全班同學最喜歡吃的早餐是什么(出示例2統計表)。這是統計的結果,從統計表里你得到了什么信息?你能用條形統計圖表示出來嗎?教師準備了兩種條形統計圖,請你選擇一個,并把統計結果表示出來。
學生自己選擇統計圖并涂色完成。
二、自主探究
1.指名展示完成的統計圖。
2.從學生制作的兩種統計圖里各選擇一個有代表性的統計圖一起展示。
3.我們一起來看這兩個統計圖。
(1)他們表示數據的豎條對嗎?
(2)為什么表示同樣的數據他們所涂的豎條不是同樣高呢?下面小組討論:
①兩個圖的每格分別代表幾個人?
②如果最喜歡牛奶的是5人,在右圖中怎樣表示?
③你認為哪個圖表示這里的數據比較合適?為什么?圍繞這三個問題小組內討論、交流,發表自己的觀點。
(3)小組代表匯報各組的看法。
(4)教師歸納小結。
因為這里的數據比較大,為了方便我們可以用1格代表2人,用半格表示1人。
(5)請選擇第一種圖的學生,現在用第二種圖表示并說說自己的體會。
三、實踐應用
1.教材第97頁“做一做”。
(1)引導學生將例1中8月的.數據和這里9月的數據正確填在一張統計表里,再把統計表里的數據分別用條形統計圖表示。提醒學生注意,兩個月的數據不能看混淆了,各月的數據要在相應的統計圖里表示,并回答后面的問題。
可以小組合作完成,互相交流檢查。
(2)比較表示8月份天氣的兩個條形統計圖,有什么不同?
2.教材“練習十九”第3題。
引導學生理解題意,把第一組和全班的調查結果用條形圖表示出來。注意比較兩種統計結果,想一想:每格代表幾人才合適?可以小組討論交流,然后學生完成統計圖,并小組交流:通過條形統計圖你獲得了什么信息。
3.教材“練習十九”第4題。
引導學生先觀察這個統計圖有什么不一樣?向學生說明這個統計圖是橫軸表示人數,縱軸表示統計圖的項目,這樣的統計圖是橫式條形統計圖。組織學生先調查同學的上學方式,再完成統計圖。
四、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新的收獲嗎?
【條形統計圖的教學設計范文】相關文章:
《條形統計圖》教學設計04-25
《復式條形統計圖》教學設計與反思2篇03-06
簡單條形簡歷封面05-26
《背影》的教學設計范文04-09
《散步》的教學設計范文03-30
《太陽》教學設計范文04-09
《趙州橋》教學設計范文04-09
《西湖》教學設計范文04-07
跳繩教學設計范文09-10
《童年的發現》教學設計范文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