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做人爱视频免费,97久久精品人人搡人妻人人玩,欧洲精品码一区二区三区,999zyz玖玖资源站永久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四年級科學《導體與絕緣體》教學設計

時間:2024-10-25 03:45:47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四年級科學《導體與絕緣體》教學設計2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時常需要準備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把教學原理轉化為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計劃。如何把教學設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四年級科學《導體與絕緣體》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四年級科學《導體與絕緣體》教學設計2篇

四年級科學《導體與絕緣體》教學設計1

  課時1課時

  教材與學情分析《導體與絕緣體》是全國小學科學教科版四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第五課,本單元利用導線、燈泡、電池等電器元件和許多有趣的探究活動,幫助學生建立有關電的初步概念。本課分為兩部分:一、檢測身邊的物體是否導電;二、教室里電器設備的絕緣材料。教材以檢測一塊橡皮作為研究的開始,目的在于引出后面的探究活動——檢測20余種材料的導電性。通過實驗發現規律,總結出導體與絕緣體的概念。

  在前幾節課的基礎上,學生已經獲得了一些關于電、以及電是如何工作的知識,并且在生活中,學生已經獲得了相關經驗,把不同的物體連接到電路中時,情況是不一樣的。本課希望學生將結果記錄在記錄表上,這對學生來說是一個新的要求,另外,在討論“如何檢測橡皮的導電性”活動中,將幫助學生形成規范的實驗操作習慣,這對學生科學素養的培養是有一定意義的。

  目標與重難點科學概念:

  1、容易導電的物質叫導體,不容易導電的物質叫絕緣體。

  過程與方法:

  1、討論制定科學規范的檢測橡皮導電性的研究計劃。

  2、檢測身邊材料的導電性,對實驗現象進行歸納和分析。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學會與人合作,養成規范的實驗操作習慣。

  2、培養歸納和分析實驗現象的能力,認識到安全用電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學會檢測物體導電性的方法,建立導體和絕緣體概念的正確認識。

  教學難點:討論制定檢測橡皮導電性的研究計劃

  教學準備學生:每組一套材料,包括裝有發光二極管的`電路檢測器,記錄單,盤子,木片,塑料片,陶瓷,石頭,紙板,橡皮,絲綢,海綿,回形針,舊版1角、5角、1元硬幣,玻璃,干毛巾,濕毛巾,磁鐵,導線等待測材料。

  老師:簡單電路,學生材料一套,卡紙板貼。

  過程設計一、課前診學

  出示一個簡單電路

  1、如果電路中的導線壞了,你書包里有哪些物體可以代替導線,使小燈泡亮起來嗎?

  2、還有哪些物體是不能代替導線的,你的理由是什么?

  預設:因為……是導體,……是絕緣體。

  3、你認為什么叫導體?什么叫絕緣體?

  板書:導體絕緣體

  二、課中導學

  【制定計劃】1、要想知道我們的猜測正確與否,應該怎么做?

  以一塊橡皮為例,先請學生獨立思考如何檢測,再與組員討論,全組達成共識后舉手示意。

  2、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3、個人匯報,小組補充,教師注意重點引導以下問題并及時追問為什么:

  (1)在檢測前要先讓電路檢測器的兩個檢測頭相互接觸,確保小燈泡能發光

  (2)檢測后要交換檢測方向,重復檢測

  (3)檢測后整理材料,及時記錄

  4、出示微視頻教學:如何檢測材料的導電性

  【探究實驗】任務一:檢測一塊橡皮的導電性

  任務二:檢測書包里物品的導電性

  任務三:檢測老師提供材料的導電性

  任務四:檢測教室里其他材料的導電性

  PPT出示:

  記錄單第小組物體名稱預測檢測1檢測2檢測結果容易導電部分導電不容易導電橡皮鋼筆回形針……其他發現

  【匯報交流】1、學生匯報結果,哪些物體能使小燈泡發光,哪些物體不能使小燈泡發光,在實驗過程中還有哪些發現。

  2、PPT出示匯報格式匯報格式:

  我們發現……能使小燈泡發光,……不能使小燈泡發光。

  我同意……的說法,另外我們還有補充……

  我不同意……的說法,因為我觀察到……預設:

  (1)木片、塑料片、石頭等物體不能使小燈泡發光。

  (2)鋼尺、回形針、硬幣等金屬材質的物體能使小燈泡發光。

  (3)學生原來可能認為磁鐵能導電,實驗后發現磁鐵不能導電。

  (4)某些物體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導電,如干毛巾不能導電,而濕毛巾可以導電,而且濕度越大,小燈泡越亮。

  (5)有些物體構成復雜,如鉛筆、卷筆刀等,其中一部分能導電,一部分不能導電。小結:我們把像銅絲等容易導電的物質叫做導體,像塑料那樣不容易導電的物質叫做絕緣體。

  三、課后拓學

  1、人是導體還是絕緣體?

  2、出示一個插頭,提問哪部分是導體,哪部分是絕緣體,為什么要這么設計,引導學生明白,導體可以把電流送到人們需要的地方,絕緣體可以阻止電流流到人們不需要的地方,在使用電器時我們要注意用電安全。設計意圖用生活情境導入,讓學生自己去尋找書包里及身邊能導電的材料,能夠使本節課的材料更加豐富,后面的研討活動更加飽滿。

  先獨立思考再小組交流可以促進組內的有效研討。

  這部分的設計是指向學習目標的,討論制定科學規范的檢測橡皮導電性的研究計劃是本課的難點,重點解決學生在實驗中可能出現的問題,能讓后續的探究活動順利展開。

  微視頻可以讓學生直觀地掌握檢測方法,減少文字的閱讀,讓課堂更高效。

  探究實驗有四個任務,任務設置有一定的梯度,材料逐漸豐富和復雜,每一個任務完成后,學生頭腦中對導體和絕緣體的概念都會有新的認識。

  提示里重點提到測完一種材料再預測下一種,可以讓學生根據實驗現象總結規律,減少預測出錯的次數。

  修改了書本上的記錄單,讓學生記錄起來更方便,學生碰到結構復雜的材料,不知該如何歸類,所以特地增加了部分導電一欄。學生做完實驗后將材料名稱板貼在黑板上,呈現實驗結果能幫助學生分析現象,總結規律。

  本課沒有限制實驗材料,學生自己找來的材料五花八門,豐富的材料能增加實驗的趣味性和飽滿度,也讓探究實驗有一定的層次性,學生更容易總結實驗規律,另外,老師提供了一些有爭議的材料,如磁鐵,濕毛巾等,可以糾正學生前概念中的錯誤觀點,讓學生在研討過程中更有話說。

  升級到情感態度層面,認識到安全用電的重要性。作業設計課后用電路檢測器再去檢測更多的材料的導電性

  板書設計導體與絕緣體

  容易導電部分導電不容易導電

  鋼尺回形針鉛筆 卷筆刀木片 塑料片 陶瓷

  舊版1角 5角石頭 紙板 橡皮 絲綢 海綿 玻璃

  1元硬幣 鋼筆干毛巾 磁鐵……

  濕毛巾……

  教學反思本課的設計分為診學、導學、拓學三部分。

  一、課前診學:利用生活情境導入,能了解學生前概念中關于導體和絕緣體的認識。

  二、課中導學:本課設置了有一定層次的四個任務,任務難度逐漸升級,學生在不斷的預測、檢測、再預測過程中,修正對導體和絕緣體的認識,這樣的設計是基于學習目標同時又指向學習目標的。“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單純地告訴學生導體和絕緣體的概念,不如學生自己實驗總結出來印象更深刻。在實驗前,很多學生認為導體是能導電的,絕緣體是不能導電的,然而實驗中碰到干毛巾和濕毛巾這樣的材料,那么毛巾到底是導體和絕緣體呢?學生產生了疑惑,同時也得到了新的認識,導體和絕緣體并不是絕對的,有了這樣的體驗后,老師在進行概念總結時提出容易導電的是導體,不容易導電的是絕緣體,學生就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了。

  三、課后拓學:人是導體嗎?學生知道人會觸電,應該是導體,但是用手接入簡單電路中,小燈泡又是不亮的,此時學生又產生了新的疑惑,但是在了解了導體和絕緣體的概念后,學生自己也能夠解釋。另外,設計中還涉及到了安全用電的內容,情感態度上能達成老師想要的目標。在作業設計上,有了課堂的學習范例,學生在課后利用教師提供的材料進行更多的探索活動,也是指向并為目標服務的。

  本課的開放性的實驗材料能體現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實現了課堂主體的轉變,促進學生有效學習。

四年級科學《導體與絕緣體》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科學知識:初步學會判斷生活中哪些物體是導體,哪些物體是絕緣體,構建導體和絕緣體的基本概念。

  2、過程與方法:經歷檢測一塊橡皮是否導電的過程,能依據檢測一塊橡皮的實驗計劃去檢測更多的物體,能對所收集的信息進行整理與分析。

  3、情感態度價值觀:學會與人合作,形成認真細致的探究習慣和安全用電的生活意識。

  教學重點:

  檢測區分多種物體是導體還是絕緣體

  教學難點:

  合理分工,科學進行實驗。

  教具學具:

  教師:電路檢測器導線橡皮插頭

  學生:電路檢測器、科學記錄表;粉筆、紙片、鐵片、銅片、鋁片、螺絲釘、塑料片、回形針、木片、陶瓷、塑料尺、布條、毛線、鋼鋸條、鉛筆芯、易拉罐、硬幣、鑰匙、小刀、海綿等多種物體。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在前面的課文中,我們學習了電流在電路中的流動情況,學會了用電路檢測器檢測電路中出現的故障。現在,請同學們組裝一個電路檢測器,比比哪組的同學組裝的又快又正確。

  1、學生組裝電路檢測器,教師巡視指導。

  2、說說電流在電路中是怎樣流動的?(電流從電池的正極經過導線流出,通過小燈泡,回到電池的負極。)

  3、討論:如果將電路中的導線剪斷,會出現什么情況,為什么?

  4、教師演示:那我們現在把這根導線接起來,小燈泡是不是會重新亮起來?

  ①檢測器的兩個銅絲頭接在一起;②外面的塑料皮接在一起;③銅絲頭和塑料皮接在一起。

  5、問:通過剛才這個小實驗,你們發現了什么?(只有把里面的銅絲連起來,燈泡才會亮。)

  6、小結:在我們身邊,有些物體容易導電,有些物體不容易導電。

  7、學生自由閱讀課本12頁下面的內容。

  8、交流匯報:

  (1)同學們知道今天我們要研究什么內容嗎?(板書:導體與絕緣體)

  (2)什么叫導體和絕緣體?(板書:容易讓電流通過不容易讓電流通過)

  二、新知探究

  (一)學習檢測一塊橡皮的方法

  1、(出示橡皮)問:那橡皮是導體還是絕緣體?怎樣才能知道它是導體還是絕緣體?(用電路檢測檢測)

  2、預習課本11頁“檢測橡皮是否導電”的過程。

  3、(抽生演示)現在請一個同學上來用你學到的方法進行檢測。其他同學注意觀察他的檢測過程,并提出合理的建議。

  4、問:橡皮能不能讓電流通過,它是導體還是絕緣體?

  (二)分組實驗:檢測身邊的物體是否導電

  1、問:同學們都學會了正確的檢測方法。現在檢測各小組的多種材料中哪些是導體,哪些是絕緣體?

  2、學生分組實

  (1)師:下面我們來檢測多個物體。看哪組的實驗速度快,完成的質量高。

  (2)實驗要求:

  A、先預測每種物體是導體還是絕緣體。

  B、要學會分工與合作,共同配合。

  C、要按照剛才檢測一塊橡皮的過程嚴格檢測。

  (設計意圖:先對多個物體是否導電進行預測,不讓預測流于形式。四年級孩子已經有了一定的.合作意識,但是如何科學合理的分工孩子還難以處理。因此,繼續強調學會分工與合作。)

  3、教師巡視指導。

  4、完成實驗記錄表,整理分析檢測結果,全班交流匯報。

  (1)抽生說說實驗結論。(記錄表)

  (2)說說這多種物體中,哪些是導體?哪些是絕緣體?

  (三)教室里電器設備的絕緣材料

  1、小組合作:說說教室里的電器設備哪些是導體,哪些是絕緣體?應該怎樣正確使用它們?

  (保護絕緣材料,不要用濕布擦拭,用濕手觸摸電器和開關)

  2、全班交流匯報。對生進行安全教育。

  3、問:插頭、插座、導線等為什么要在外面包一層絕緣體呢?(防止發生觸電事故)

  4、小結:生活中,人們利用導體把電流送到需要的地方,利用絕緣體阻止電流到人們不需要地方。

  三、目標檢測

  (一)填空題

  1、容易讓電流通過的物體,我們稱為 ()。

  2、不容易讓電流通過的物體,我們稱為()。

  (二)判斷題

  1、橡皮是導體。()

  2、鉛筆芯是導體。()

  3、用電路檢測器檢測物體的兩端,這時小燈泡發亮,說明被檢測的物體是導體。()

  4、鉗子把手的地方使用了絕緣體是為了安全。()

  5、在生活中只有導體有用,絕緣體沒有用。()

  四、課堂總結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設計意圖:理論聯系實際,提高學生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能力,學以致用。)

  五、板書設計:

  導體與絕緣體

  容易讓電流通過導體

  不容易讓電流通過絕緣體

【四年級科學《導體與絕緣體》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科學教學設計04-17

科學教學設計范文08-26

小學科學教學設計09-02

小學科學教學設計06-12

青島版科學教學設計12-16

小學科學教學設計[優秀]09-23

四年級科學雨的形成教學設計04-30

《習作:插上科學的翅膀飛》教學設計12-17

小學四年級科學下冊《透鏡》教學設計(精選10篇)03-19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弥渡县| 嘉义县| 通化市| 襄城县| 伊宁县| 岑溪市| 耿马| 浦江县| 灌阳县| 阿合奇县| 林西县| 当阳市| 六盘水市| 灵台县| 车险| 虹口区| 阿克陶县| 宁明县| 浦江县| 巴楚县| 嘉荫县| 乐陵市| 前郭尔| 临桂县| 布拖县| 广南县| 克拉玛依市| 曲靖市| 綦江县| 盐边县| 团风县| 阳东县| 澄江县| 大化| 岑溪市| 泰宁县| 开化县| 屏边| 康马县| 济源市| 池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