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我們去植樹》教學設計
在萬物萌發的春天,一切生機勃勃。接下來小編為你帶來《走,我們去植樹》教學設計,希望對你有幫助。
★ 一、教材分析:
身處于美好的春光里,我們應該做些什么,才不負于這大好的春色?詩歌《走,我們去植樹》以明快清新的節奏、具有行動號召力的語言向少先隊員發出倡議:“迎著和煦的春風,邁開輕快的腳步,親愛的少先隊員們,走,我們一起去植樹!”
★ 二、教學要求:
1、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 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新詞。
3、 理解詩歌內容,了解植樹的重要,體會少先隊員們要用實際行動綠化祖國的決心,教育學生從小要增強環境保護意識。
★ 三、教學重難點:
理解詩歌內容,了解植樹的重要,體會少先隊員們要用實際行動綠化祖國的決心,教育學生從小要增強環境保護意識。
★ 四、教學時間:兩課時
★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情景導入 1、放錄音《走,我們大家植樹去》 在音樂聲中,老師談話引入:同學們,春天已經來臨了,在這和煦的春光中,你們想去植樹嗎?(想) 那我們就一起行動吧!(板書課題:《走,我們大家植樹去》) 二、初讀課文,理解課文思路。 1、放課文錄音,學生聽課文錄音。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找出文中不理解的地方和印象深刻的地方,作上記號。 3、交流、討論。學生質疑并解決,重點問題可以存疑。 A、和煦是什么意思? B、音符:表示音調高低的符號。 C、版圖:戶籍和地圖,引申為國家的疆域。 D、植樹有什么好處? E、為什么說一棵樹就是一座綠色工廠,片片樹葉都是快樂的音符? 4、再讀課文,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 A、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B、糾正學生的讀音。 C、自由練讀課文。 三、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一、(1)講少先隊員積極參加植樹的活動。 二、(2-6)講植樹的重要。 三、(7)表明少先隊員植樹的決心。 四、學習第一段 1、指名讀第一段。 2、這一小節你讀懂了什么? 3、理解“和煦” 4、“邁開輕快的腳步”說明了什么?(說明學生積極行動起來,去參加植樹的情景。) 5、指導朗讀,要讀出輕快、有力的語氣,讀出少先隊員的蓬勃朝氣。 五、布置作業 1、抄寫本課生字詞。 2、預習下一段。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課 1、回憶第一段告訴了我們什么? 2、指名朗讀第一段。 二、學習第二段 1、自由朗讀第二段 2、說說第二段告訴了我們什么? 3、少先隊員到什么地方去植樹?引導學生想象省略號后所省略的內容。 用一個詞語概括這些地方——“到處” 4、感情地朗讀第二小節。 5、細讀3-6小節,思考:植樹有什么好處? 6、討論、交流并板書: 綠色工廠 綠色寶庫 增添新綠 綠色希望 7、進一步理解詞句,并指導朗讀。 A、結合光和作用讓學生理解“綠色工廠”,指導讀好“給我們送來清新的空氣,讓每個人都幸福健康。” B、“綠色寶庫”指的是什么?為什么說森林是“綠色寶庫”?除了“蓋房、架橋、造船、鋪路”外樹木還有哪些好處? 指導讀好第四小節。 C、聯系上下文,理解“億萬棵樹連起來,就染綠了祖國的版圖”一句,說說什么是“綠色的希望” 想象祖國處處是“參天的大樹”的景象,練習有感情的朗讀課文5、6節。 D、練習背誦。 三、學習第三段 同學們,植樹的好處多不多?(多)植樹的意義如此重大,讓我們動員所有的朋友一起去植樹吧! 請同學們有感情的朗讀最后一節。 齊讀第7段。 四、背誦指導 1.放課文錄音三遍,學生邊聽邊小聲跟讀。 2.指導朗讀技巧。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 五、總結課文 1、齊讀課文 2、分組背誦課文 3、學生聯系實際,說說植樹還有哪些好處? 六、布置作業 1、背誦課文 選擇學校的一種樹木,查閱資料,按名稱、外形特征和作用三個方面向同學們作介紹。
★ 六、板書設計:
1 走,我們去植樹
綠色工廠——健康、幸福 增添新綠——染綠版圖 綠色希望——沙退鳥舞 綠色寶庫——建設“四化”
★七、教學反思: 《走,我們去植樹》這不是一篇假詩,不是一首想像詩,而是一首實踐加思考的詩,是一首通過實踐來說理的一首詩。植樹是為自己、為他人、為人類、為社會、為今天、為未來創造,我們應該讓學生擁有這種創造。作者用自己的智慧頭腦展示了孩子們的'希望,展示了人類需要的環境。這一句句創造之語,很容易感動四年級的學生,但感動歸感動,讓他們真的行動起來,那是難的,特別現在城市的小孩真的很難有這種體驗,城市的植樹往往是由專門的勞動者來做,而農村的孩子這種體驗還是有的,因為大多數的農村每一年都有著植樹的活動,他們摸一摸,看一看,也會有著靈動。但不管是有,還是沒有,但能以詩的方式主動表白自己的感動的學生卻是很少的,所以在一課上,特別對于四年級學生來說,也應該引導他們學著用詩的方式記下自己的感動。課后有第五題是:選擇學校的一種樹木,查閱資料、按名稱、外形特征和作用三個方面向同學們作介紹,其實也可以模仿著課文的形式,讓學生以詩的方式介紹,也許更能夠激起學生的創造欲望。 既然詩是一種創造,我們應該引導學生擁有這種創造。這也是母語教育要思考的,要做的。
【《走,我們去植樹》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我們的校園教學設計09-19
我們上路了教學設計03-05
《祖國祖國我們愛你》教學設計03-08
《我們的畫》教學設計8篇03-05
《我們的課余生活》教學設計03-02
《我們的錯誤》教學設計3篇03-01
《我們的民族小學》教學設計15篇09-17
《我們的知識是有限的》教學設計03-02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學設計(15篇)09-02
部編版《納米技術就在我們身邊》教學設計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