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級數學圓錐體積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圓錐的體積》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圓柱的表面積和體積、已經有了一定的幾何知識概念和空間想象力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課標》提倡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學生的數學學習應該是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因此,教材安排了兩個例題:例2按照“提出問題—聯想猜測—實驗探究—導出公式”四個層次編排教學圓錐體積公式的推到;例3教學圓錐的體積計算。題目給出了圓錐形沙堆的底面直徑和高,求沙堆的體積。通過對本節課的學習,使學生理解圓錐的體積計算公式,初步學會解決一些有關圓錐形物體體積的計算的一些實際問題。
學情分析
1、教材首先提出了“你有辦法知道這個鉛錘的體積嗎?”,讓學生討論,學生討論的結果是:把這個鉛錘放進裝有水的容器里,看上升的水的體積,就是鉛錘的體積,但這種方法沒有一般性,從而產生了推到圓錐體積公式的動機。
2、學生會回想起已經學過了那些圖形體積的.計算,會聯想到圓錐的體積和那種立體圖形的體積有關,從而將圓錐和圓柱的體積聯系起來,這樣順勢通過圓柱和圓錐相互倒水或到沙子的實驗,探究出圓柱和圓錐體積之間的關系。
3、通過實驗學生發現:等底等高的圓錐和圓柱,圓柱體積是圓錐的三倍,圓錐體積是圓柱的三分之一 ,從而推導出圓錐的體積公式V = 1/3sh。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理解并掌握圓錐體積的計算方法,知道圓錐體積公式是如何推導的。
2、能應用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會計算有關圓錐形物體的體積,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培養學生熱愛數學、樂于學習、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圓錐體積的計算;
難點:圓錐體積公式的推導。
教學過程
1、創設情趣,激趣引新
2、認知感知,設疑質疑
3、互動探究,引導發現
4、合作交流,建構模型
5、應用拓展,舉一反三
【人教版六年級數學圓錐體積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圓柱的體積》數學教學設計(精選5篇)03-20
數學教學設計12-27
人教版灰雀教學設計04-02
人教版數學二年級下冊教學設計12-31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教學設計08-29
六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設計12-30
初中數學優秀教學設計04-21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找規律》04-06
數學課堂教學設計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