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數學《可能性》的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第六單元《統計與可能性》第一課時的內容。關于“可能性”這一內容,小學數學教材分兩次進行了集中編排。第一次是在三年級上冊,主要是讓學生初步體驗有些事件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第二次就在本單元,本單元內容是在三年級上冊基礎上的深化,使學生對“可能性”的認識和理解逐漸從定性向定量過渡,不但能用恰當的詞語(如“一定”“不可能”“可能”“經常”“偶爾”等)來表述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大小,還要學會通過量化的方式,用分數描述事件發生的概率。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本單元安排的是簡單的等可能性事件,等可能性事件與游戲規則的公平性是緊密相聯的,因為一個公平的`游戲規則本質上就是參與游戲的各方獲勝的機會均等,用數學語言描述即是他們獲勝的可能性相等。因此,我不僅從整體上把握教材知識結構,注意統計知識與概率知識的聯系,而且密切關注并考慮學生已有的經驗知識,根據學生實際設計教學內容,使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悟。此外,通過探究游戲的公平性,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公平、公正意識,促進學生正直人格的形成。
學情分析
五年級的學生具備了一定的思維能力,因此,教學過程中創設的問題情境力求貼近學生的生活,從而引起學生的思考。由于學生概括能力較弱,推理能力還有待發展,很大程度上還需要依賴具體形象的經驗材料來理解抽象邏輯關系。所以在教學時,注重讓學生充分試驗、收集、分析數據,幫助他們對生活中的常見現象發生的可能性進行正確的分析和判斷,所以本節課中,應多為學生創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機會,讓他們主動參與、勤于動手,從而樂于探究。
教學目標
1.認識簡單的等可能性事件。讓學生初步體驗事件發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戲規則的公平性,會用分數表示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2.會求簡單的事件發生的概率,并用分數表示;
3、通過豐富的游戲活動和對生活中幾種常見游戲或現象,使學生初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感受等可能性事件發生的等可能性,會用分數進行表示。
教學難點:驗證擲硬幣正面、反面朝上的可能性。
【有關數學《可能性》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數學教學設計12-27
初中數學優秀教學設計04-21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找規律》04-06
數學課堂教學設計08-24
有關《蟋蟀的住宅》教學設計04-11
數學優秀的教學設計模板(通用11篇)04-21
《圓柱的體積》數學教學設計(精選5篇)03-20
乘法分配律數學教學設計03-24
小數乘小數小學數學教學設計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