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物理下冊《物體的內能》的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1.了解組成物質的分子具有動能及勢能,并且了解分子平均動能和分子勢能都與哪些因素有關。
2.理解物體的內能以及物體內能由物體的狀態所決定。
教學重點
物體的內能是一個重要的概念,是本章教學的一個重點。學生只有正確理解物體的內能才能理解做功和熱傳遞及物體內能的變化關系。
教學難點
分子勢能。
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
什么樣的能是勢能?彈性勢能的大小與彈簧的形變關系怎樣?
二、新課教學
1.分子動能。
(1)組成物質的分子總在不停地運動著,所以運動著的分子具有動能,叫做分子動能。
(2)啟發性提問:根據你對布朗運動實驗的觀察,分子運動有什么樣的特點?
應答:分子運動是雜亂無章的,在同一時刻,同一物體內的分子運動方向不相同,分子的運動速率也不相同。
教師分析分子速率分布特點——在同一時刻有的分子速率大,有的分子速率小,從大量分子總體來看,速率很大和速率很小的分子是少數,大多數分子是中等大小的速率。
教帥進一步指出:由于分子速率不同,所以每個分子的動能也不同。對于熱現象的研究來說,每個分子的'動能是毫無意義的,而有意義的是物體內所有分子動能的平均值,此平均值叫做分子的平均動能。
(3)要學生討論研究。
用分子動理論的觀點,分析冷、熱水的區別。
討論結論應是:組成冷、熱水的大量分子的速率各不相同,則其動能也各不相同,但就冷水總體來說分子的平均動能小于熱水的分子平均動能。
教師指出:由此可見,溫度是物體分子平均動能的標志。
2.分子勢能。
(1)根據復習提問的回答(地面上的物體與地球之間有相互作用力;發生了形變的彈簧各部分間存在著相互作用力,因此在它們的相對位置發生變化時,它們之間便具有勢能)說明分子間也存在著相互作用力,所以分子也具有由它們相對位置所決定的能,稱之為分子勢能。
(2)分子勢能與分子間距離的關系。
【九年物理下冊《物體的內能》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觀察物體教學設計(15篇)04-12
觀察物體教學設計15篇03-19
觀察物體教學設計與反思03-30
物體的運動和力中考物理復習資料04-02
初中物理《認識浮力》教學設計范文03-20
《荷花》的教學設計03-03
小鳥的教學設計04-09
《蠶絲》的教學設計04-03
《燈光》的教學設計06-12
趙州橋的教學設計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