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了解掌握全縣招商引資及項目落地情況,促進地方經濟發展。按照縣委批轉的《馬龍縣人大常委會2014年度工作要點》安排,縣人大常委會于5月上旬組織6個調研組,采取實地查看、重點抽查和召開座談會等方式,對全縣2011年以來招商引資及項目落地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現將情況報告如下:
一、馬龍縣招商引資及項目落地基本情況
2011年以來,馬龍縣共簽約引進項目32個(不包含已落戶企業新投資和續建的項目),投資總額達255.7億元,實際到位市外國內資金49.31億元。其中,引進央企一戶,即中國建材集團西南水泥有限公司投資5億元建設天恒水泥二線,實際到位資金200萬元;引進國內500強企業1戶,即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計劃總投資 27億元,新建西南汽車物流產業園項目(北京),實際到位資金500萬元。完成利用外資任務675萬美元。
從年度看,2011年、2012年,簽約引進項目19個,投資總額69.1億元,分別是縣輕工園區11個項目、雙友肉牛養殖項目、中國建材集團西南水泥有限公司技改建一條3000t/d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項目、大藤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投資新建馬龍縣大型循環農業科技園建設項目、陡坡梁子風電項目、裕昆光伏發電項目、華能風電項目、云南丹彤集團投資新建馬過河片區文化旅游開發項目;2013年簽約引進項目14個,投資總額186.6億元,分別是對門梁子風電項目、舊縣特色旅游小鎮項目、兆基新型墻體材料項目、三國歷史文化項目、西南汽車物流產業園項目、越鋼黑山羊養殖項目、江蘇天合太陽能發電項目、曲靖市吉慶圓食品有限公司食品加工項目、云南福裕魔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魔芋加工項目、云南海源科技有限公司辣椒加工項目、康德圣微生物食品有限公司蕎麥加工項目、塑料薄膜生產線項目、曲靖市救災物資儲備項目。2014年1至4月,到位市外國內資金10.75億元,占市下達目標任務30億元的35.8%,與去年同比增長60.3 %,其中,引進實際到位省外資金8.45億元,占市下達任務28億元的30.17%,與去年同比增長149.5%。
主要經驗和做法:一是組織保障,政策激勵。進一步調整充實了馬龍縣招商引資工作委員會成員,成立了四個產業招商組,制定下發了《中共馬龍縣委辦公室 馬龍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進一步加強招商引資工作的實施意見》、《馬龍縣2014年招商引資目標責任考核辦法》等多項政策和制度,從土地、稅收、建設工程項目、貸款、風險投資等方面給予企業明確的優惠、貼息或表彰獎勵政策。二是夯實招商基礎工作,加大招商宣傳力度。高質量編輯印制了《馬龍縣投資指南》、《馬龍縣招商引資項目庫》等宣傳資料,較全面地反映了我縣的地理位置、自然資源、產業特色、投資環境等方面的基本情況,并通過市、縣電視臺開辟了招商專欄,對招商引資政策、招商引資項目和好的經驗和作法進行跟蹤報道。馬龍縣招商網與商務網合并管理,招商網信息實行動態管理,及時更新。在推介馬龍同時,編輯印制了《招商引資部分企業信息匯編》、《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國家部分投資政策信息庫》《曲靖產業建設稅收指南》等政策資料,把國內500強、省內100強企業名單信息、產業政策指導目錄、稅收政策、產業準入條件等制作成冊,下發到各產業招商組和全縣各部門,各產業招商組和各鄉鎮就可結合馬龍實際,認真分析本組本地產業情況,根據需要對接企業,使全縣的招商工作更加有的放矢。三是強化考核力度,嚴格實施獎懲。建立健全招商引資工作考評體系,嚴格執行年初縣委、縣政府與各單位所簽定的招商引資目標管理責任書,對各鄉鎮和縣直部門的“一把手”,實行定期督查、定期匯報、定期通報的動態考核辦法。對各單位的招商引資工作分配任務、定期評比,兌現獎懲。四是突出優勢,再接再勵。今年1至3月,馬龍縣共推介的招商項目19個,其中,有5個項目(金陽酒店區域建設項目、魔芋深加工項目、生豬屠宰與肉食品加工項目、蕎麥食品深加工項目、城市道路建設項目)已推介成功,正在建設中;聚力推介的三國歷史文化城項目、人工湖及周邊城市綜合體開發項目、曲馬大道項目、陶瓷加工項目、玻璃深加工項目、曲一中馬龍校點項目已有多家企業現場考察洽談;在談外資項目1個,即萬企化工并購項目;擬簽約的項目有云南信賴文化產業園的酒店建設項目、漢能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
二、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一)認識不到位,招商引資氛圍不濃。部分縣直部門和鄉鎮對招商工作重視不夠,參與積極性不高,沒有認識到招商引資是實現“趕超發展、提速進位、爭創一流”的總抓手,沒有認識到招商引資是引導區域的經濟分工,優化配置市場資源,實現區域經濟共贏互補,促進經濟跨越發展的杠桿,在招商中存在畏難情緒,在服務客商、服務項目上存在消極怠慢現象,招商引資工作“熱在職能部門,冷在其它部門”的現象仍然存在,全縣上下普遍關心招商、普遍參與招商、普遍服務招商的社會氛圍不濃。
(二)經濟環境不利,信貸融資困難。去年以來,國內經濟持續低速發展,企業效益下滑,投資信心不足,多持觀望、等待態度,導致不能按時履約推進項目。如:越鋼黑山羊養殖項目、康德圣微生物食品有限公司蕎麥加工項目、云南福裕魔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魔芋加工項目。因資金緊張、銀行貸款門檻高、民間融資困難,客商的建設資金投入不到位,導致項目建設周期拉長,制約了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如:華能風電項目、太陽山谷項目,縣招商局已多次督促項目業主,但項目仍無進展。
(三)產業政策不斷調整,難于把握。產業政策尤其是國家調控政策變化比較快,國家發改委過一段時期就會發布新的產業政策版本,所引進項目和產業都必須符合國家政策導向,才能帶來極為有利的發展環境。但是把握未來政策本身就是一件極難的工作,一旦把握不好,就會給項目發展帶來嚴重阻力。如天恒水泥二線項目就是因國家政策控制,企業一直無法上項目;江蘇天合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陡坡梁子風電項目等多家新能源項目就是由于未納入核準范圍,導致項目推進難。
(四)收儲土地少,土地供給難調劑。目前,除了越鋼的1070畝土地和輕工園區的200多畝土地是收儲的,其余規劃范圍內的土地都要企業選好址后付款現征。投資商在考察時擔心土地收儲成本高和征地不可控因素增加,影響投資商投資信心。如:人工湖及周邊城市綜合體開發項目、麒馬大道項目就是因為目前只有概念性規劃,周邊土地征收工作還未開展,投資商顧慮因素多。尤其農村土地承包后,土地的管理權和使用權在農民手中,由于群眾對土地以及林地的租金期望值不一致,極少數群眾不同意出租土地,就會給土地和林地連片承租帶來阻力,導致土地流轉困難,加之國家嚴格控制工業園和城鎮建設用地,使得現有土地難以滿足客商的建設需求,國土、林業和城鎮建設規劃不統一,更加造成落地項目難以進展。如:王家莊色甲裕昆光伏發電項目目前難推進,就是因為國土和林業規劃不統一,加之太陽能核準難,企業爭取核準指標不積極,在項目前期工作路條已拿到的前提上仍無實質性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