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收費站是高速公路的一部分,是高速公路面向社會的一個窗口,其形象和文化內涵是該高速公路企業文化的縮影或代表,它的發展直接關系到員工隊伍形象和窗口服務質量,更有益于增強收費站管理的內在動力與活力,為基層站所的長久發展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持。收費站與一般單位不同的是還具備“居家性”,員工除了在單位工作還要生活,因此收費站不僅要為員工提供完善的辦公場所,還要有健全的生活基礎設施,作為員工開展豐富多彩的寓教于文、寓教于樂的活動的重要陣地,使員工教有其所、學有其所、樂有其所,在求知、求美、求樂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啟迪和教育。
2、當前收費站文化建設中存在的困惑
2.1工作氛圍中缺乏向心力。高速公路收費站主要工作有其特殊性,很多時候是一種單調和機械的工作,加之有些員工在一線崗位上工作10多年,部分員工失去責任感和集體感,缺少“精神氣”,思想意識和工作氛圍中始逐漸處于一種疲憊狀態,沒有共同的奮斗目標與追求,難以培養共同的價值取向。
2.2文化建設機制有待發展。文化建設發展的重要環節就是員工素質,當前員工素質整體處于一種持續上升階段,但仍有少數員工素質與京珠快速發展不相匹配。
2.3學習文化氛圍不濃。高速公路行業發展至今,行業要求的標準越來越高,社會公眾對基層窗口服務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客觀上要求員工不斷提升自我學習能力,增長技能,但一線員工四班三運轉,學習時間不穩定,難以組織所有員工集中學習。因個人愛好的不同,學習內容也難以確定,部分員工主動學習意識不強,出現不能很好履行崗位職責和適應崗位需求的現象。
2.4缺少健康的生活情趣。當前一線員工多為80后、90后,個性較為張揚,接受新鮮事物渠道較多、較快,習慣在工作之余沉浸在網絡世界當中,喜歡過度消費,參加業余戶外運動積極性不高。
3、推進收費站文化建設的幾點做法和體會
3.1堅持服務為本,抓好收費站精神文化建設。精神文化在收費站所文化建設中起著核心作用。我們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弘揚愛國主義和“紅船精神”為重點,突出“服務人民,奉獻社會”為主題,將近幾年來推出的“把方便和快捷讓給司機,把困難和麻煩留給自己”這一服務理念總結提升為管理的核心價值理念,以此增強行業的凝聚力和戰斗力,激發全體員工始終保持奮發有為、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
3.1.1提升服務理念。加強學習教育,重點抓好政治理論、法律法規、職工道德、作風紀律、業務技能五個方面的教育,不斷提高全所員工綜合素質,充分發揮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同時,在全體員工中廣泛開展“如何做好本職工作、把方便和快捷讓給司機”的大討論,使大家充分認識到,收費工作就是服務,收費過程就是服務過程,就是要讓過往司乘人員感到方便、快捷、放心、滿意,從而形成了共識,實現員工的價值理念的升華,構建了具有牢固群眾基礎的共同價值理念和行為規范。
3.1.2開展“四學”活動。我們把文化建設與日常工作有機結合起來,始終把司乘人員滿意不滿意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深化服務內涵,提供優質服務。為此,我們在全所開展了“學雷鋒的精神、學王靜的服務、學張兵的助人、學軍人的作風”的“四學”活動,為過往司乘人員提供常用修理工具、常用藥品、提供道路交通指南、通信聯系電話等服務內容。據統計,每年向司乘人員發放服務卡2200多份,涌現拾金不昧,助人為樂等好人好事50余件。
3.1.3培育團隊精神。在收費管理工作中,我們積極營造奮發向上、人人爭先、班班創優的良好氛圍,使每一位員工都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每一位員工都感到自己是團隊中的一員,做到以所為家、以所為榮。收費員統一著裝,持證上崗,列隊進行交接班;開展文明禮儀教育,堅持說好“三聲”,做到有問必答,耐心解釋。組織員工到大悟革命烈士陵園、咸寧防空基地等地進行革命傳統教育,培養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無私奉獻精神。
3.2健全完善制度,加強收費站制度文化建設。在實踐中我們體會到:加強制度文化建設是收費站文化建設的有效保證。制度文化作為文化建設的內在機制,是維系收費站工作正常開展必不可少的保障機制,是文化建設的保障系統。“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只有建立起完整的規章制度、規范了員工的行為,才有可能建立起良好的風氣,才能保證收費站各方面工作和活動的開展與落實。制定工作流程圖,建立班室之間的協調協作和工作督辦推進機制,健全完善分工負責制、過程督查制、結果追問制,強化對重大決策和部署執行情況的督促檢查。修訂完善限時辦結、崗位目標問責、限時服務承諾等服務制度;嚴格執行簽到、值班等日常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監督約束制度,進一步堅持和完善談心談話制度、開門評議制度和行風監督員制度等。用先進的文化來推進制度創新,實現文化建設的制度化和制度規范的人性化,逐步形成符合時代要求、具有亮點特點的制度文化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