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資源的調研報告
1.義江緣景區的旅游環境
1.1自然環境
義江緣景區位于桂林西北旅游線世界著名景觀“龍脊梯田”景區的必經之路臨桂縣五通鎮,距市區32公里(321國道臨桂五通鎮段),是一個按國家aaaa景區標準規劃,景區于XX年9月開工,規劃面積300公頃,建筑面積56689平方米,同年11月28日竣工,XX年元月開業。義江緣景區是一個以臨桂文化為背景,桂西北少數民族風情為主題的大型景區,農家風貌、農耕文化和田園風光、建筑景觀。景區內雄渾的大山中原始森林、高山瀑布、峽谷激流、梯田壯景,形成桂林獨特亮麗的旅游景觀。
1.2社會環境
桂林—義江—龍勝—融水是桂林旅游西線的重要黃金通道,其中有進50公里的路程在臨桂縣的義江區域。義江緣旅游項目借鑒國際旅游度假風景名勝區的規劃和經營理念,全面構建自然景觀、民族文化、歷史遺存、桂北風情“四位一體”的旅游發展新格局。
義江緣景區位于素有風情長廊的桂林西北旅游線上,以清澈的義江為依托,整個古樸的村莊為基調,配上苗、瑤、侗、壯等多個少數民族特有風情的完美演繹,極具特色的民間手工藝品走廊,還有美味的“風情百家宴”,游覽面積達一千余畝的大型民族風情主題景區,形成桂林獨特亮麗的旅游景觀,被譽為“桂林風情第一村”。
1.3經濟環境
旅游業是臨桂縣又一具有發展潛力的產業。通過多年發展,縣內的紅溪景區、劉三姐茶園、十二灘漂流等景點已初具規模,義江緣景區的打造,使這個縣旅游業的品質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臨桂縣旅游局局長李福樂:“通過a級景區的建設將會吸引更多的游客到我們這條線路上來,同時通過游客的消費,將會拉動我們當地經濟的發展,促進老百姓的收入。”景區自2016年9月開業以來已接待中外游客5萬多人,成為桂林西線游新亮點。2016年,義江緣景區接待游客19.3萬人,實現旅游總收入200萬元。
1.4生態環境
生物多樣性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各種有生命的自然資源的總匯,是一個描述自然界多樣性程度的內容廣泛的概念,是景區物種豐富度和分布均勻性的反映,體現了景區結構類型、組織水平、發展階段、穩定程度和生存環境差異等,具有重要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因此,在義江緣景區的生態環境調查過程中從以下方面的考慮:
(1)制止景區生態環境的退化是必須的;
(2)景區生態環境的變化是必然的,旅游活動一定會對景區生態環境造成影響,但需要將生態影響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圍內;
(3)由于旅游活動的動態性,景區環境變化應得到動態的監控,在環境變化超過可接受范圍時,對旅游活動應及時進行干預。
義江緣景區的存在和發展,離不開自身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各個歷史時期生態環境的優劣,不僅直接關系到景區的生存質量,而且對景區文化的建設與繁榮產生了巨大影響。義江緣景區的生態環境與文化建設的關系,是一個需要不斷探索和重新認識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只有理性地處理好面對生態環境時出現的各種問題,才能保持和延續景區文化建設的不斷發展和進步。生態環境對景區文化建設的啟示:
(1)人類社會的一切活動,總是要在一定的地域范圍展開,離不開特定的生態環境。但是,生態環境并非人類歷史發展與倒退的決定因素,人類也可以通過主觀努力改變生態環境,在新創造的生態環境基礎上進一步推動社會發展。
【旅游資源的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有關鄉村旅游資源調研報告05-15
擂茶文化旅游資源開發調研報告范文05-01
旅游資源調查報告02-04
我校學風狀況及建設的調研報告的調研報告11-16
旅游資源調查報告范文02-14
發展鄉村旅游資源總結報告02-13
旅游資源調查社會實踐報告07-20
家鄉旅游資源調查報告02-10
文化旅游資源調查報告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