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目概況
**鎮位于**縣城東部,距縣城11公里,區域面積144平方公里,轄16個行政村,214個村民小組,221個自然村,人口3.1萬人,2013年農民人均純收入4250元。
***村位于鎮政府東南約4公里處,全村轄17個村民小組,22個自然村,2576人,耕地面積3500畝,境內多屬淺山丘陵區,黃土崗廣布,村組道路間大多道路晴通雨阻。***村位于鎮東北約3公里處,全村轄2個村民小組。全村510人,面積3.5km²,境內多為丘陵,耕地560畝。滯后的交通給兩個村的生產生活帶來十分不便,嚴重制約著當地經濟發展,近幾年,在上級有關部門的大力扶持下,我鎮交通條件及群眾生活水平有了較大提高,但就***村、***村目前的交通狀況而言,仍不能從根本上改變交通不便的現狀。為了解決該區域群眾行路難等這一難題,急需新修兩段高標準的鄉村公路。
二、項目建設的必要性與可行性分析
由于兩村多屬黃土崗區,特別是路經地段***村(***、***、***、***)4個村民小組和***村(***組)交通極為不便,該兩路段路面窄,歷年雨季洪水沖刷嚴重,導致路況差,行人車輛通行困難。基本上為晴通雨阻。至今仍有相當多戶群眾未擺脫貧困。隨著農村經濟的不斷發展,要求新修村級道路成為當地群眾的迫切要求。為盡快解決這一問題,鎮政府多次邀請縣公路部門技術人員對項目進行了現場勘查,經過綜合分析論證,認為該項目切實可行。現特向上級部門申報**縣**鎮2014年以工代賑鄉村道路項目,由于鎮村財力有限,盼請上級給予扶持。
三、項目規劃設計與主要建設規模內容
(一)項目規劃設計
該項目是**縣交通工程技術人員依據交通部頒發《公路工程投資估算編則辦法》及《定額》,結合當地實地勘測的基礎上作出規劃和設計,其主要技術指標為:
1、路基寬度:5米,厚0.5米;
2、路面寬度:3.5米,厚0.18米;
3、邊溝0.5米×0.5米;
4、路肩面寬0.6米,厚0.2米;
5、最小曲線半徑30米,緩和曲線最小和度30米;
6、最大縱坡:8%;
7、行車道寬3.5米,設計行車速度30千米/小時,荷載為15噸;
8、兩空橋梁一座,長16米,寬3.5米,混凝土線澆結構,最大負荷13噸,過水涵兩處。
9、設計使用年限20年;
(二)項目建設地點及主要建設內容
1、建設地點:***村起止地點***組到***組,全程2500米。***村起止地點***公路到***組,全程1000米。
2、主要建設內容:
①路基工程:現有路基寬3米,在原路基基礎上整修加寬至5米,厚度為0.5米,需動用沙方、土方4280立方米。
②路面工程:混凝土C25#路面:2210立方米。
③挖排水溝3.5公里。
④路肩培土3.5公里。
⑤橋梁工程1處,長16米,寬3.5米。
⑥水涵2處。
四、項目工程概算及資金籌措
根據交通部《公路工程投資估算編制方法》及《定額》,結合實際,在實地勘察的基礎上進行了投資估算,具體概算情況如下:
1、路基處理:土方量:3280立方米×12.5元/立方米=4.1萬元,沙方量:1000立方米×32元/立方米=3.2萬元。
2、路面工程
水泥路面:3500米×3.5米×0.18米×295元/立方米=65.05萬元。護邊:5立方米×295=0.15萬元。
3、邊溝及路肩工程
工程量:7000米×4.5元/米=3.15萬元
4、橋梁工程:橋1處,①25#-16#螺紋鋼14.6噸×4200元/噸=6.13萬元。②20-6.5圓鋼18.9噸×4600元/噸=8.7萬元。③混凝土量101.5立方米×315元/立方米=3.2萬元,合計18.03萬元。
5、過水涵道工程
涵道2處, 1.5×2.5米涵管需6節,6節×800元=0.48萬元
6、護坡2處,共118平方米×120元/平方米=1.42萬元
7、機械100小時 100小時×260元/小時=2.60萬元
8、其它工程款需3.82萬元
以上8項共計102萬元。
(二)資金來源
該項目共需資金102萬元,申請上級以工代賑資金90萬元(含支付勞務報酬9萬元),地方配套12萬元。
五、組織項目區群眾參與工程建設的方式、方法
1、組織受益區群眾共同參與項目建設,并按照《河南省以工代賑工程勞務報酬管理辦法》,對群眾投工進行支付。群眾勞務報酬資金總額為9萬元,該款主要用于當地村民運輸土方,沙石方、開挖邊溝、路肩等計工費用。充分發揮當地優勢就近取材,提供群眾參與工程建設獲取報酬的機會,增加當地群眾勞動收入,使參勞群眾獲得相應收益。
2、項目勞務報酬支付,堅持公平、公開、公正原則,對具體支付情況在鎮支付及受益村公布,接受社會輿論和群眾監督。
六、施工組織建設
為保障施工進度和質量,**鎮就工程建設成立如下建設機構和措施:
1、加強領導。鎮政府成立工程建設領導小組,鎮長為組長,政府副職領導和村委會主任為副組長,統一協調指揮,在領導小組的監督下,確保項目建設順利實施。
2、依托交通局技術人員,進行科學規劃和現場指導。
3、項目資金使用嚴格按照河南省291號文報賬制管理辦法執行,做到專款專用,合理使用資金。
4、建立項目質量責任追究制,嚴把質量關和驗收程序。
5、抓好養護工作,項目建成后,由本村抽出公路養護員,對公路實行常年養護,確保該路常年暢通,充分發揮該路的總體效益。
七、效益分析及環境影響評價
(一)經濟效益
項目建成后,可解決***村內4個組***村內2個組1300多人出行難問題,保障山區群眾生產生活資料和農副產品及時調運、銷售、加工每年可節約運輸成本15萬多元。道路建成后,對經濟作物——花生、林產品的每年進入盛果期外銷起到了決定作用,每年可新增效益30萬元。
(二)社會效益
交通的改善,解決了區域內群眾看病難、子女上學難及落后的文化交往、物資交流等社會問題。也為今后山區群眾搞好多種經濟、招商引資、開發山區資源鋪平了道路,公路的通達也更好地發展了**鎮特色經濟,從而帶動各特色農業生產的全面發展。良好的道路,可以使項目區群眾各行業生產保持一個穩定的生產環境,保障了生產生活按計劃實施,使居民安居樂業,為社會穩定建造了良好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