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監督管理暫行辦法2016解讀
我國職業病危害分布廣,涉及煤炭、冶金、化工、建筑等傳統工業以及計算機、醫藥等新興產業,尤其是一些中小企業勞動保護條件差、職業病危害嚴重。張德江副總理在今年全國安全生產電視電話會議上也指出,相當一部分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職業危害防治相對薄弱,全國檢測檢驗的技術支撐力量不足,職業病的前期預防工作需要進一步加大力度。因此,為了加強對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的監督管理,規范職業衛生技術服務行為,構建職業衛生技術服務體系,為用人單位提供更好的技術服務,國家安全監管總局依據《職業病防治法》第十九、二十七條的規定,在總結《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管理辦法》(衛生部令第31號),吸收、參考安全生產檢測、評價技術服務機構管理的經驗和做法的基礎上,起草了《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監督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機構監管辦法》)。
范圍
關鍵詞:評價,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
本《機構監管辦法》所稱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是指為建設項目提供職業病危害預評價、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評價,或者為用人單位提供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職業病危害現狀評價、職業病防護設施與職業病防護用品的效果評價等技術服務的機構。
按照《職業病防治法》以及中央編辦《關于職業衛生監管部門職責分工的通知》(中央編辦發〔2010〕104號)的規定:職業健康體檢、職業病診斷鑒定、化學品毒性鑒定、個人劑量監測、放射防護器材和含放射性產品檢測等技術服務機構的資質認定與監督管理由衛生部門負責,因此,上述技術服務機構不在本《機構監管辦法》調整的范圍之內。
分級與業務范圍
關鍵詞:中小企業,向基層傾斜,三個等級
為了向中小企業提供高效便捷的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等職業衛生技術服務,促進中小企業的職業病危害防治工作,《機構監管辦法》依照《職業病防治法》第十九、二十七條的規定,在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層級設置上向基層傾斜,加強基層職業衛生技術服務體系建設,改變了原衛生部門兩級管理的體制,將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的資質認定與監督管理權限下放至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把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的資質分為甲級、乙級和丙級3個等級,分別由國家、省級、市級安全監管部門認可并頒發證書。
小提示:2級改為3級,資質認定與監督管理權限下放至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安全監管部門。
關鍵詞:業務范圍,甲級,乙級,丙級
《機構監管辦法》根據甲級、乙級和丙級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的業務能力和水平,界定了不同的區域范圍和業務范圍(業務范圍僅針對建設項目):甲級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可以在全國范圍內從事相應的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活動。并且國務院及其投資主管部門審批(核準、備案)的建設項目,核設施、絕密工程等特殊性質的建設項目,跨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建設項目等必須由甲級技術服務機構來承擔。乙級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只能在其所在的省、自治區、直轄市范圍內從事相應的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活動。并且,省級人民政府及其投資主管部門審批(核準、備案)的建設項目,跨設區的市的建設項目等必須由取得乙級以上資質的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承擔。丙級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只能在其所在的設區的市或者省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指定的范圍從事除本《機構監管辦法》第七、八條規定的建設項目以外的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活動。
資質條件
《機構監管辦法》根據技術服務范圍和對象的不同以及對技術能力的不同要求,針對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甲級、乙級和丙級3個資質分別提出了相應的條件。
注冊資金和固定資產
關鍵詞:必需的設備儀器,不含房產
考慮到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可能承擔的責任風險大小以及從事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活動的必須資金要求,結合從事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所需的設備儀器狀況,對甲級、乙級、丙級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分別提出了具體要求。其中,對固定資產的限制,主要是要求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必須具備開展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等工作所必需的設備儀器等(此處固定資產不含房產)。
人員條件
關鍵詞:專業,技術
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是一項專業性、技術性很強的工作,為了確保職業衛生技術服務結果的客觀、真實、科學、公正,以及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活動的實際需要,《機構監管辦法》要求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必須具備一定數量的專職技術人員,專職技術負責人具有與所申報業務相適應的專業技術職稱和工作經歷。此外,承擔職業衛生檢測、評價、質量控制、工程控制等方面技術人員必須經職業衛生專業培訓合格。
小提示:專職技術負責人要有相應職稱和工作經歷,技術人員要專業培訓合格。
技術評審制度
關鍵詞:專家,專業,客觀
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的資質審查工作的專業性和技術性較強,例如,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的檢測技術能力審查,需要對機構的檢測儀器設備、檢測人員的操作能力和職業衛生專業知識、各種儀器參數及校準等依照有關的技術標準和產品標準給予具體的審查,機構的評價能力中的工程控制方面又涉及到具體的工程技術參數和指標,檢測、評價的質量控制會涉及到過程控制和質量管理的專業知識。因此,《機構監管辦法》借鑒相關領域經驗做法,發揮專家的技術優勢,設立了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資質審查的技術評審制度,對專家庫的建立、專家組的組成以及技術評審的方式、程序等做了具體規定。設立技術評審制度,目的是利用職業衛生專家的專業能力和相對第三方的客觀立場,對申請相應資質的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的技術服務能力進行技術把關,以確保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資質審批結果的客觀、公正、科學和社會公信力。
目前,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已公開選拔了一批專家組建了總局的職業衛生專家庫。各省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市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應當盡快建立省級和市級職業衛生專家庫,為加強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管理工作提供技術保障和支持。
小提示:建立專家庫,組成專家組,發揮專家技術優勢,提供技術把關。
職業衛生技術服務的要求
關鍵詞:依法獨立開展
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作為獨立的法人單位,應當依法開展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活動,對出具的職業衛生技術報告承擔法律責任。為了規范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活動,《機構監管辦法》對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及其從業人員依法獨立開展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活動的.行為規范、提高服務效率和保證服務質量、簽訂職業衛生技術服務合同、職業衛生檢測與評價技術服務的收費、內部管理制度和質量控制體系提出了具體要求。
關鍵詞:禁止
針對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對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在工作中的禁止性行為作出了明確規定: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及其專職技術人員,在從事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活動中,不得泄露服務對象的技術秘密和商業秘密,不得偽造、變造、轉讓或者租借資質證書,不得超出資質證書業務范圍從事技術服務活動,不得出具虛假或者失實的職業衛生技術報告,不得轉包職業衛生技術服務項目,不得擅自更改、簡化職業衛生技術服務程序和相關內容,不得采取不正當競爭手段,故意貶低、詆毀其他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
監督管理及法律責任
關鍵詞:新設定,處罰條款
為了加強對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的監督管理,《機構監管辦法》對監督檢查的重點內容、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資質的年度評估檢查、資質證書有效期滿的續展、資質證書變更、資質證書的管理提出了具體要求。為確保行政許可的工作的規范化、法制化,《機構監管辦法》對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資質的申請、受理、技術評審和認可程序、時限,以及變更、延續、注銷等作了明確的規定,以提高認可的透明度和效率。同時,為保證依法行政,對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做出了一些禁止性規定。
本《機構監管辦法》中所涉及法律責任除《職業病防治法》中的規定外,還依據部門規章的權限新設定了部分處罰條款。對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實施的行政處罰,由市級以上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決定,但是,撤銷資質證書的行政處罰只能由原發證機關做出決定。
前后銜接
關鍵詞:資質認定
關于衛生部門原認定的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資質認定與監督管理的前后銜接問題,《機構監管辦法》中給出了明確規定:
2011年12月31日前,依照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有關規定取得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資質證書的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在資質證書有效期內繼續有效,并應當依照本辦法的規定向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申請換發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統一印制的資質證書。資質證書有效期滿后,繼續從事職業衛生技術服務的,依照本辦法的規定申請資質延續。衛生部門原認定的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應當遵守本《機構監管辦法》的規定,依法開展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活動,并自覺接受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的監督管理。
【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監督管理暫行辦法解讀】相關文章:
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監督管理暫行辦法2016最新全文01-25
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暫行辦法專家解讀01-28
節能減排監督管理暫行辦法全文02-24
《個人貸款管理暫行辦法》政策解讀02-16
新版《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暫行辦法》02-07
國家科技計劃項目管理暫行辦法解讀07-30
督學管理暫行辦法最新解讀2016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