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做人爱视频免费,97久久精品人人搡人妻人人玩,欧洲精品码一区二区三区,999zyz玖玖资源站永久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24時計時法》教學設計

時間:2023-03-28 14:36:46 興亮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關于《24時計時法》教學設計(通用12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學設計的準備工作,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那么什么樣的教學設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于《24時計時法》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于《24時計時法》教學設計(通用12篇)

  《24時計時法》教學設計 篇1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下冊P52-54上的內容和例3

  教學目標:

  1. 通過觀察鐘面上時針的轉動,使學生認識1日=24時,認識24時計時法,會用24時計時法表示某一時刻。

  2. 正確區分時間與時刻,初步學會計算一日以內經過的時間,并能夠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

  3.經歷觀察、歸納等學習數學的過程,有與伙伴合作解決問題的體驗。

  教學重點:

  認識1日里鐘面上的時針走兩圈,1日有24小時;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

  教學難點:

  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1. 師:孩子們,我們的家鄉重慶可美啦,想看看嗎?一起來瞧瞧。(課件出示重慶的標志性建筑及重慶百貨的營業時間:9:00—21:30)

  2. 誰來告訴大家重慶百貨的營業時間?(出示:早上9:00—晚上9:30 )

  這兩種計時的方法都能表示出重慶百貨的營業時間。(指早上9:00—晚上9:30)是我們平時習慣的說法,用了“早上、晚上”表示時間的詞,這是普通計時法。

  (指9:00—21:00)是用什么方法計時的?你們還在哪些地方見過這種計時方法?(請學生說說。)

  24時計時法在生活中隨處可見。那為什么要采用24時計時法來計時呢?24時計時法又有什么優越性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和學習24時計時法。(板書課題。)今天我們利用鐘面來認識24時計時法。

  二、新課

  1. 學生動手撥鐘感受一日里鐘表上的時針正好走2圈,一天是24小時。

  (1)你知道一天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什么時候結束的?(引起一天的開始是1:00和夜里12:00兩種答案的爭論)

  (2)出示倒計時的場面:見過這個場面嗎?新年的鐘聲即將敲響,一起倒計時,當我們倒數到1的那一瞬間,鐘面上的時針、分針、秒針都指到了幾?這個時刻意味著什么?(舊的一天結束了,新的一天開始了,新的一年開始了。)

  (3)現在該知道一天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什么時候結束的了吧?深夜12時也叫做0時。0時是白天還是夜晚?

  (4)我們一起將時針、分針撥到0時,聽清老師的要求,第一:請在鐘面上撥出你一天的作息時間,并說說什么時候你在做什么;第二:請思考:時針在一天里走幾圈,一天共多少小時?另外:撥鐘時只撥時針,分針不動。(學生撥鐘,師巡視)

  (5)一天里時針走了幾圈?第一圈是從什么時候到什么時候?第二圈呢?誰來撥給大家看看?請你撥給大家看看,說說哪個時刻你在干什么。

  (6)對,一天里時針走了兩圈,一天共是多少小時?那你能在鐘面上把24小時數出來嗎?(請一生上來撥、數。)

  2. 課件演示和老師講解一日里鐘表上的時針正好走2圈,一天是24小時。

  (1)我們也來數一數。(課件演示一日里時針走動的情況,同時師生共同數出一天有24小時。)

  (2)一天一共是24小時,我們把從0時到24時的計時法,叫做24時計時法。(板書:從0時到24時的計時法叫做24時計時法。)

  3. 研究兩圈數的關系,得出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的方法。

  (1)孩子們通過撥鐘知道了一天里,時針正好走兩圈,共24小時,那仔細觀察,外圈的'數表示什么?它和內圈的數有什么關系?先獨立思考,再四人小組交流交流。

  (2)抽生匯報。(鐘面外圈的數字表示中午12時到夜里的24時,是時針走第二圈時對應的時刻。問:第二圈的數具體表示什么?你能找一個數舉例嗎?(時針從0時起共走了幾小時)

  外圈的數和內圈的數相差12。相差12是什么意思?(外圈比內圈多12)

  (3)在實際生活中,鐘面上只有第一圈的數,我們又怎樣利用剛才找到的兩圈的關系用24時計時法來表示時刻呢?(出示一個9時的鐘面):這是什么時候?(學生引起爭論:上午9時和晚上9時)師:這個時刻既可以表示上午9時,也可以表示晚上9時。板書(上午9時 晚上9時)。

  (4)上午9時和晚上9時用24時計時法怎樣表示?(抽生回答,求證:你們也這樣認為嗎?怎么想的?)(板書答案)

  (課件演示)上午9時是時針時走第一圈所指的時刻,表示一天過去了9小時,所以用24時計時法表示就直接說9時。(

  (課件演示):晚上9時是時針走第二圈的時刻,從0時起,時針走過了中午的12時,進入了第二圈后又走了9小時,所以用9加上第一圈走了的12小時就等于21小時,表示一天過去了21小時,所以,用24時計時法表示是21時。

  (6)討論、提煉方法:我們用24時計時法表示了上午9時,晚上9時,還用不用說上午幾時,晚上幾時?(就直接說幾時)。那么怎樣用24時計時法準確表示時針走第一圈的時刻和第二圈的時刻?(學生討論)

  請學生回答。

  師小結: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針走第一圈的時刻時,鐘面上時針指幾就是幾時,表示時針走第二圈的時刻時,鐘面上時針所指的數加上12就是24時計時法的時刻。

  (7)下午5時用24時計時法表示幾時?怎樣算的?(板書)

  師小結: 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時,這個時刻從0時起過了幾小時,就直接說幾時。

  4. (1)P53的“做一做”:認識了用24時計時法計時的方法,現在我們就運用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請你連一連。

  學生翻書第P53頁,先獨立完成,再講評:15時30分用普通計時法怎么說?怎么知道的?23時呢?

  (2)書P54第1題

  5. 教學24時計時法的優越性。

  (1)今天老師還為你們帶來了一個小節目呢:(視頻:大風車),是什么時候播出?對于這個節目的播出時間有兩個小朋友發生了爭論:(課件出示)誰說得對?誰又不對呢?學生判斷。再出示第三個用24時計時法的,這樣說對嗎?他也沒說是上午還是下午啊?

  (2)師:孩子們想一想,24時計時法的優點在哪一點?(簡潔,不易出錯)所以,生活中好多地方都用24時計時法來計時。(課件出示)24時計時法的簡潔、不易出錯的特點使它在生活中的應用非常廣泛。它是國際通用的一種計時法。

  6. 教學P53、例3(計算經過的時間)

  (1)我們工作室的老師們今天下午2時40分乘車從石柱出發,離開我們美麗的石柱回渝中區,在19時45分正點就能到達渝中區。(出示兩個鐘面),算一算,乘汽車從石柱到渝中區要用多長時間?

  (2)要求乘汽車從石柱到渝中區要用多長時間就是求什么?你打算怎樣解決?(讓學生思考一下)同桌的孩子討論討論。

  (3)誰來說說你怎樣解決?

  (3)學生回答,師:對,你的方法可以

  《24時計時法》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認識24時計時法,會用24時計時法表示生活中的時間。

  2.能進行普通計時法和24時計時法之間的相互轉換。

  教學重點:

  會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

  教學難點:

  理解和發現普通計時法和24時計時法之間的聯系與區別,并能正確進行互換。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談話:羊村要召開羊羊運動會,這一天,懶羊羊通知喜羊羊:“明天5時到羊村體育場參加跑步比賽。”第二天,喜羊羊天沒亮就出發了,早上5時趕到體育場卻發現一個小伙伴也沒有,一直等到傍晚5時才開始比賽,這是怎么回事?(學生自由發表各自意見)

  師:原來,一天有2個5時,懶羊羊在通知的時候沒有說明是早上的5時,懶羊羊在通知的時候沒有說明是早上的5時,還是傍晚的5時,導致喜羊羊在早上5時就到了達了。生活中經常因為這樣的描述出現錯誤,為了簡易、不出錯,廣播、電視等部門都用24時計時法。

  2.揭題:本節課我們就來認識下24時計時法的相關知識。

  二、交流共享

  1.出示教材第51頁例3的節目預告表。

  提問:這是中央電視臺少兒頻道的節目預告表,你從中知道了什么?(學生自由發言)

  追問:怎么會有14:00呢?

  引導學生明確:這里用的是24時計時法,14:00是下午2時。

  2.課件演示鐘表。

  (1)出示倒計時的場面,提問:見過這個場面嗎?新年的鐘聲即將敲響,一起倒計時,當我們倒數到1的那一瞬間,鐘面上的時針、分針、秒針都指到了幾?(12)這個時刻意味著什么?

  (2)課件演示(時間)

  結合演示,教師介紹:新的.一天開始了,此時是幾時?(夜里12時),月亮高高掛,我們正在睡覺,時間繼續走,早上8時,我們在哪里?(學校)時間繼續走,中午12時,我們回到家,在家里吃飯。到這時,時間已經悄悄走過了鐘面的一圈,回到了12時,時間繼續走,開始第二圈的旅程,到了晚上8時,我們要上床睡覺了。當時間走到晚上12時時,這一天就過去了,它又將開始新的一天。

  提問:現在時針一共走了幾圈?(結合彩條,讓學生看清走了2個12,是2圈)一共走了多少個小時?(24小時)

  小結。

  3.介紹24時計時法。

  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針走一圈的時刻時,鐘面上的時針指幾就是幾時,表示時針走第二圈的時刻時,鐘面上時針所指的數加上12就是24時計時法的時刻。

  4.24時計時法和普通計時法的關系。

  提問:24時計時法和普通計時法有什么區別和聯系?

  引導學生明確:

  (1)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時,這個時刻從0時起過了幾小時,就直接說幾時;而普通計時法為了區別兩個不同的時段,要在時間前面加上凌晨、早上、下午、晚上等詞。

  (2)中午12時之前表示的時刻相同,1時之后,表示的時刻相差12小時。

  追問:16:00是下午幾時?18:30呢?學生獨立思考后回答:16:00是下午4時,18:30是下午6時30分。

  三、反饋完善

  1.說一說:羊村運動會上喜羊羊早到是誰的錯?如果你是懶羊羊你會怎樣通知喜羊羊?

  讓學生用兩種計時法分別描述:明天下午5時或明天17時。

  2.完成教材第52頁“想想做做”第1題。

  提問:鐘面上的時間用24時計時法表示,各是幾時?

  讓學生小組討論,說說自己的想法,并指明匯報。

  3.完成教材第52頁“想想做做”第2題。

  出示圖標,提問:你認識這個圖標嗎?(禁止機動車通行),7:30~18:30表示什么?從上午幾時幾分到下午幾時幾分禁止機動車通行?

  (提醒學生將24時計時法轉換成普通計時法)

  4.完成教材第52頁“想想做做”第4題。

  提示:鐘面上表示的時間可能是上午,也可能是下午,可能是白天,也可能是晚上。

  讓學生在小組內議一議、說一說。

  四、反思總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還有哪些疑問?

  《24時計時法》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24時計時法,會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

  2、初步理解時間和時刻的意義,學會計算簡單的經過時間。

  3、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激發學習的熱情。

  重點難點

  會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學會計算簡單的經過時間。

  教學過程

  一、認識24時記時法

  1、出示情景圖,提出問題:同學們,你們知道現在是幾點嗎?你認識時間嗎?

  引導學生進行討論,交流信息。

  2、提出問題:它們表示的是幾時?

  3、組織學生回答相關問題。

  4、出示圖片場景:

  讓學生根據場景中的的信息,討論21:00是幾時?并說說生活中,你在什么地方還建過這樣表示時間的方法?

  5、老師結合實物,幫助學生理解1天內,鐘表的時針正好走兩圈,一共是24小時,后學生動手操作,感受一天共有24小時。

  介紹“24時計時法”在一天里,鐘表上的時針正好走兩圈,共24小時。通常采用從0時到24時的計時法,叫做24時計時法。

  6、了解一日24小時的由來。

  二、學習24時計時法的表示方法

  1、師出示鐘面,引導學生觀察鐘面上有什么?說說鐘面內圈的數表示的是什么?外圈的數表示的是什么?

  2、學生觀察自己的鐘面,討論外圈的數和內圈的數有什么關系?

  3、老師撥時針,讓學生說說這個時間怎樣表示?(凌晨1時,中午十二時)

  4、師再撥時針,讓學生學習下午1時到晚上12時用24時計時法的方法(下午1時,下午5時,晚上9時,晚上12時)說說是怎樣想的.?

  5、例題分析:

  普通計時法上午7時中午12時下午4時下午6時40分 晚上9時12分

  24時計時法19時 23時40分

  練后想一想:普通計時法與24時計時法之間有什么聯系與區別?

  6、同桌互動,一個說一種表示方法,另一個同學回答另一種表示方法。

  三、練習鞏固

  1、學生獨立完成:連一連后交流各自的想法。

  2、回答問題:

  (1)下面的說法正確嗎?(打手勢)

  ①18時就是下午8時。

  ②工人上午8:00上班,下午16:30下班

  ③深夜12時就是24時,也是第二天的0時。

  (2)師出示一個鐘面,指針指著一個數(8或10)

  想一想:現在鐘面上所表示的是幾時?”(可能早上8時,也可能晚上8時。)

  四、課堂總結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還有什么疑問?

  分段計時法(十二時計時法):深夜12時是一日的開始,1天的24小時又分為兩段,每段12小時。從深夜12時起到中午12時叫做上午,再從中午12時起到深夜12時叫做下午。生活中通常采用這種計時法。

  二十四時計時法:這是是廣播電臺、車站、郵電局等部門采用的0到24時計時法,按照這種計時法,下午1時就是13:00,下午2時就是14:00……夜里12時就是24:00,又是第二天的0:00。

  探究活動

  制作“一日生活時間表”

  活動目的

  1、鞏固學生對24時記時法的認識,進一步掌握有關時刻和時間的知識、

  2、培養學生觀察操作的能力、提高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讓學生感受數學知識與生活的緊密聯系,培養時間觀念、

  活動步驟

  1、布置任務:動手制作自己的“一日生活時間表”、

  2、討論:

  (1)我們每天都有很多事情要做,怎樣才能合理安排時間,提高做事效率呢?

  (2)制作自己的“一日生活時間表”要做哪些準備工作?(如:做好計劃、調查在校時間的各項安排、要準備的材料、用具等)

  3、動手制作并裝飾、(表中內容的要求:有普通記時法時刻對應24時計時法、做事內容、經過時間)

  4、應用:根據表說說幾時你在做什么?做某件事需多長時間?

  《24時計時法》教學設計 篇4

  教學內容:

  人教課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第六單元《24時計時法》

  教學目標:

  1、通過具體的生活情境及探究活動,使學生掌握24時計時法,會用24時計時法正確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時刻,借助“時間尺”理解普通計時法與24時計時法之間的關系,會進行相互轉換。

  2、借助時間尺的學習,滲透對應思想、數形結合思想和轉化思想。

  3、直觀感受時間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珍惜時間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會用24時計時法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時刻,理解普通計時法與24時計時法之間的關系,會進行相互轉換。

  教學難點:

  學會普通計時法和和24時計時法的相互轉換

  教具學具準備:

  課件、直尺、學生活動單、學生作業單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

  1、聽聲音猜時刻

  (播放新聞聯播錄音,為學生創設情境)

  2、看畫面、起沖突、導入計時法

  (播放新聞聯播視頻,為學生提供真實的畫面,使結果更有說服力。)

  二、預習反饋

  (一)出示預習反饋題:

  1、什么是24時計時法?你認為用24時計時法該怎樣表示一天中的時刻?

  2、你覺得用24時計時法與普通計時法有什么區別?

  3、你是怎樣將24時計時法與普通計時法進行轉換的?

  4、你還有什么問題希望在這節課上得到解決?

  三、探究學習

  1、教學一天的開始

  (利用春晚倒計時視頻,激活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感受半夜12時是前一天的的結束也是新一天的開始。)

  2、回憶一天

  (課件演示鐘表的.轉動,喚起學生對一天的記憶)

  3、簡單介紹普通計時法

  像這樣在具體的時刻前加上時間詞來計時的方法,生活中很

  用叫普通計時法,同時它是用0到12來表示時刻的,也叫12時計時法。(板書一個上午的時刻)

  4、引入24時計時法

  去掉前面的時間詞只用0到12還能表示一天的24個小時嗎?為了避免混淆,人們就用0到24來表示一天的24個小時,我們把這種計時法叫24時計時法。

  5、探究24時計時法是怎樣計時的

  (課件演示24時計時法,使教學更加直觀,使學生掌握用24時

  計時的方法。)

  6、展示學生作業、匯報方法

  (用多媒體手段展示學生作業,使全體學生都可以看到其他同學是

  怎么做的?使教學更加的有效)

  7、練習用24時表示時間

  (課件演示鐘表轉到具體的時刻,減少了手播中鐘面產生的麻煩,

  節省教學時間)

  8、引入時間尺

  (用課件演示時間尺的形成過程,使教學更加直觀,有說服力)

  9、教學普通計時法與24時計時法的轉換

  (課件演示,使活動更加有趣高效)

  四、生活中的應用

  1、將生活中常見的24時計時法轉換成普通計時法

  (課件出示生活中見到的24時計時法,把事物搬到了課堂上而且

  使全體學生都能夠看到,更好的幫我達到教學效果)

  2、洛陽一日游、誰當小導游

  (課件展示更有利于情景創設)

  五、拓展延伸

  這是他們買的一張返程的火車票,從票上你知道了那些信息?火車開車前10分鐘就要停止檢票了,從酒店到火車站需要30分鐘,你能幫他想想他們最晚要在什么時候從酒店出發去火車站嗎?

  (課件出示火車票,幫助學生能夠直接觀察有利于教學活動的開展)

  六、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學會了怎樣用24時計時法來表示一天的24個小時,還能熟練的把普通計時法和24時計時法進行轉換,下課后,請大家用24時計時法記錄一下爸爸媽媽的一天好嗎?這節課就上到這兒,下課!

  《24時計時法》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了解24時記時法在生活中的應用,掌握24時記時法讀法與寫法,會用24時記時法表示時間。

  過程與方法:使學生能夠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熟練運用24時記時法表示時刻。學會計算一日以內經過的時間,能夠正確區分時間與時刻。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樹立較強的時間觀念。

  教學重點:

  使學生會用24時計時的方法表示時刻。

  教學難點:

  正確區分時間與時刻,并能計算一日內經過的時間。

  教學過程:

  一、從生活導入

  師:現在先請同學們來聽一段小故事。(播放視頻) 出示情境: 小蘭:小麗你好,我是小蘭,明天是星期六,我們明天一起去新華書店看書好嗎? 小麗:好的。

  小蘭:那明天8時在新華書店門口等,不見不散哦。 小麗:好的,明天見。

  師:請同學們猜一猜,她們明天能按時見面嗎? 出示情境:(小蘭家)

  2 第二天,門鈴響。

  小蘭:誰呀? 小麗:小蘭,你在做什么啊?你約我8時一起到書店看書,現在都10點了,讓我等了2個小時。 小蘭:不會吧?我是約你晚上8時,不是早上8時。 小麗:啊! 師:原來她們把上午8時和晚上8時弄混了,這樣在生活中經常會引起誤會。像這些需要在時刻前加上“上午”、“晚上” 等詞才能清楚的表示時間的方法,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計時方法,叫做普通計時法。人們為了計時簡便不易出錯,就采用一種新的計時方法,知道嗎?在哪里見過?(學生發言)對了,這節課我們就一起學習:24時計時法。(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1.質疑探究,學習24時記時法。

  師講解:交通、郵電、廣播等部門在工作中需要很強的時間觀念。為了計算簡便,不容易出錯,都采用從0時到24時的記時法,通常叫做24時記時法。

  師:24時記時法是怎樣計時的呢?現在我們看鐘面。

  師:春節是我們每個小朋友最喜愛的節日之一。那么請同學們回憶一下,在除夕夜晚新年的鐘聲在什么時間敲響? 生:夜間十二點。

  (1)體驗0時。

  師:把時針調到12時。對,夜間12點,是舊的一天的結束,也是新的一天的開始。作為一日的開始,我們把這一時刻稱為0時。

  課件演示: 0時,夜靜悄悄的,同學們這時都早已經進入了甜蜜的夢鄉,在夢中憧憬著美好的未來。(配有時鐘,時針、分針不斷轉動。) (時針繼續移動)到了6時左右,天已經亮了,小鳥在枝頭鳴叫,太陽公公也露出了笑臉,這是我們也該起床上學了。7時30分,同學們進入了教室,開始了一天緊張而愉快的學習生活。時間過得真快,轉眼同學們結束了上午的學習。中午12時,這時同學們大概正圍坐在飯桌前,香甜地吃著午飯。

  師:同學們請看,現在時針走了幾圈?

  生:1圈。

  師:經過了多少小時?

  生: 12小時。(繼續看電視畫面。)時針指向了下午1時的位置。

  師:大家請看,鐘面上現在表示的是幾時?

  生:下午1時。 師講解:在一日內,由于第一圈走了12小時,所以時刻在走第二圈時,我們就要把時針指的鐘面上的時刻數分別加上12,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24時記時法。比如,現在鐘面上是下午1時,根據24時記時法就應該是?

  生:13時。 (繼續看畫面。)這時,同學們已經幫助父母收拾好了碗筷,準備進行午休了。下午2點30分,同學們又開始了下午的學習生活。

  提問:這時,用24時計時法表示應該是幾時?

  生:14點30分。

  16時30分,同學們結束了一天的學習,回到了家中。時間一晃就到了21時,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夜間九點。這時我們又該上床休息了。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又是午夜12點,夜深人靜,一天又過去了。 師講解:這個時候,一般稱為“晚上12時”,用24時記時法就是“24時”。同學們再仔細觀察一下,24時又正好是第二天的幾時?

  生:0時。 因為24時正好是第二天的0時,所以我們習慣上常常只說0時,而不說24時。這時,一晝夜就結束了,新的一天又開始了。 (2)感受一天24小時。 引導學生明確時針走了兩圈,走了24小時。 啟發學生舉例說說我們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也采用了24時記時法。

  (3)讓學生拿出學具鐘,自己撥一撥,想一想。

  師問:一天里時針走了幾圈?

  生:兩圈。

  師:第一圈是從什么時候到什么時候?

  生:0時~12時。

  師:第二圈呢?

  生:13時~24時。 一天一共是多少個小時?

  生:24小時。

  (4)學習24時記時法

  師講解:用24時記時法,就是把時針走第二圈時,時針所指的時刻(鐘面上的數)分別加上12。

  師生互動:教師撥第二圈,下午1時、2時學生依次回答:13時、14時、23時、24時或0時。

  師說明:為了區分某一時刻,一般用“凌晨”、“早晨”、“上午”等來描述一天從0時起到中午12時止這段時間里的時刻;用“下午”、“晚上”、“夜里”等來描述一天從中午12時起到晚上12時這一段時間里的時刻。

  分組討論:24時計時法與普通計時法有什么不同? 使學生明確:24時計時法中,時針走第一圈時,鐘面上的時數與普通計時法相同;而時針走第二圈時,就等于用鐘面上的數分別加上12,也就是比普通計時法的下午時刻多12小時。這樣,下午1時就是13時,下午2時就是14時最后到夜里12時,就是24時,也就是第二天的0時。

  (4)口答。

  ①下午3時是幾時?(15時)

  ②早上7時是幾時?(7時)

  ③中午1時是幾時?(13時)

  ④晚上8時是幾時?(20時) 請你在鐘面上撥出16時、22時30分(動手操作,集體訂正。)

  (5)24時記時法的寫法。(投影出示) 上午8時30分 寫作8∶30 上午 12時24分 寫作12∶24 下午8時30分 寫作20∶30 下午9時10分 寫作21時10分

  (6)學生分組對練。

  A一組把下午和晚上的時刻報出來,另一組用24時記時法說出相應的時刻。(如下午4時 答:16時) B一組把24時記時法的時刻報出來,另一組用普通記時法說出相應的時刻。(如:20時 答:晚上8時)

  2.教學例題1。

  課件出示例1:一個商店門口掛著這樣的牌子(如下圖)。這表示全天營業多少時間?

  出示圖片營業時間1

  觀察并思考:上圖牌子上用的是什么計時法?

  同桌討論:怎樣來計算今天的營業時間?

  (提示:分上午、下午各多少小時,合起來就是全天的營業時間)

  師訂正:從上午8時到中午12時是4小時。下午時間從中午12時到下午7時是7小時,全天營業時間是4+7等于11小時。

  (師板書)上午營業時間:12-8=4(時)

  下午營業時間:7時

  全天營業時間:4+7=11(時)

  答:全天營業時間是11小時。

  分組討論:為什么算式中單位名稱是“時”,而答題中是“小時”呢?(教師講解)

  教師提問:誰能給這個商店換塊新牌子表示的營業時間不變,但更簡潔嗎?

  出示圖片營業時間1

  學生思考:這塊新牌子是什么計時法?該怎樣計算開業的時間?

  (全班同學動筆列式,請一名同學到前面板演.)

  板書:營業時間:19-8—11(時)

  集體評價新牌子和舊牌子,請同學談談自己的看法。

  使學生明確:換牌子后營業時間沒有變,還是11時;但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間更簡明方便。

  三、鞏固練習

  (1)口答

  ①17時是下午幾時?23時是晚上幾時?

  ②從早上6時到下午4時,有幾個小時?

  ③小華每天早上7時半到校,11時50分放學、他上午在校多長時間?

  ④北京開往某地的火車,早上5時54分開車,19時55分到達、路上用了多少時間?

  訂正

  ①17時是下午 5時,23時是晚上 11時。

  ②有10個小時。

  ③他上午在校4小時20分.

  ④路上共用了14小時1分。

  (2)判斷題.對的在括號里畫“√”,錯的在括號里畫“x”.

  ①一節課的時間是40分。早晨8時10分上課,上一節課后應該在8時50分下課。( )

  ②15時就是下午5時。( )

  ③計算上午8時到下午5時是多長時間,可以用8—5+12來計算,對嗎?( )

  訂正

  ①(√) ②(x) ③(x)

  四、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的是什么?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問題?24時計時法與普通計時法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呢?

  相同點:凌晨、上午、中午時數相同。

  不同點:下午、晚上時數不相同,要把時數加12就是相對應的24時計時法的時數。

  13時至24時的時數減去12就是普通計時法的時數,但要加上“上午、下午”等詞。

  五、布置作業

  1.用24時計時法表示出下面的時刻。

  下午3時 上午10時 晚上9時

  下午6時 晚上10時 下午2時

  2.用普通計時法表示下面的時刻。

  6時 12時 5時30分 24時 16時 18時45分

  教后反思:

  從學生的作業情況來看,不少學生不能正確區分普通計時法和24時計時法。

  《24時計時法》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1.結合問題解決,讓學生初步感受記時法產生的必要性,并能根據需要選擇合適的記時法。

  2.通過對比,樹立學生辯證看待兩種記時法的意識,并能熟練掌握普通記時法與24時記時法的互化。

  3.培養學生的時間觀念,并養成珍惜時間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兩種計時法互相改寫。

  教學難點:

  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出問題

  談話:同學們,剛才的鈴聲告訴我們上課的時間到了,對嗎?那古時候的人們是怎樣來確定時間的呢?請看大屏幕。

  伴隨課件畫面的呈現,教師介紹: 在古代,原始人白天外出打獵,晚上回到自己居住的山洞里休息。他們只知道用日和夜來表示時間。后來,人們發現一天中太陽影子的變化是有規律的,就學會了用測太陽影子的方法來確定時間。再后來,人們還發現,容器中的水或沙子,從一個小孔中流出的時間是固定的,就想到用滴水或漏沙的`方法來計算時間。

  提問:那么,如果今天我們需要知道時間,要看什么呢?(看鐘表) (屏幕出現鐘面,顯示時刻10時)

  提問:你能讀出現在鐘面上的時刻嗎?一般這個時刻你可能在干什么呢?

  (根據學生回答,相機板書: 上課 10時 睡覺 10時)

  提問:一天之中怎么會有兩個10時呢?你覺得這兩個10時是同一個時間嗎?請看大屏幕: 夜里12時是一天結束的時刻,也是新的一天開始的時刻,這個時刻我們一般在做什么?(睡覺)就讓我們從這個時刻開始,時針和分針轉動起來了,這時我們應該還在睡夢中,漸漸地天亮了,該起床了,來到學校上課,現在來到了第一個10時,就是我們同學們所說的在上課的10時,太陽越爬越高,當它爬到一天中最高的那個位置的時候,就來到了中午12時,這時時針已經在鐘面上走了整整一圈,一天結束了嗎?吃過午飯我們又來到了學校進行下午的課程,很快放學了,回家了,吃過晚飯我們洗洗漱漱可能又要上床睡覺了,這時時針再次指向了10,就是我們同學所說的在睡覺的10時,時間繼續在走,又回到了我們一開始開始的那個時刻,夜里的12時,完整的一天結束了。

  《24時計時法》教學設計 篇8

  教學目標

  (一)使學生知道24時記時法,初步了解24時記時法在郵電、交通、廣播等部門的應用,24時計時法。

  (二)使學生會用24時記時法表示時刻,理解時間與時刻的區別,初步掌握簡單的計算(口答)一日內經過的時間。

  (三)對學生進行愛惜時間的教育。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會用24時記時法表示時刻。

  難點:

  理解時間與時刻的含義,及時間與時刻的區別;掌握有關時間的計算。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 提問導入

  請帶了手表的同學舉手!請你告訴大家現在的時間是多少?下午2:40

  誰還能說說下午2:40還可以怎么說?

  剛才大家其實就用了兩種不同的表示時間的方法——“下午2:40”這是我們用的普通計時法;14:40用的是24時計時法。我們今天就來探討一下24時計時法。

  二、 新課

  (一)感知24時計時法

  1、你都知道哪一些關于24時計時法的.知識?

  2、那你們知道24時計時法與普通計時法有什么不同嗎?

  3、你們知道一天的開始是從那一個時刻開始算起的嗎?

  4、下面讓我們隨著音樂一起來體驗新的一天的時光——我說到誰的名字,就請那個同學站起來用24時計時法說出屏幕上的時間。

  課件出示

  (1)、現在是舊的一天結束,新的一天的開始的時刻,尋老師看了一下鐘表,現在正好是晚上12點,作為新的一天來說,這一時刻就是0時。這個時候,同學們早已進入了甜蜜的夢鄉。(請大家都在桌子上伏好)看!同學們睡得好香呀!

  (2)、外面的天已經漸漸亮起來了,小鳥在枝頭鳴叫,太陽公公露出了半邊笑臉,xx同學睜開眼睛一看時間:(叫了名字的同學站起來看時間),現在是6:30了,同學們該起床準備上學了。(學生都坐好揉揉眼睛)

  (3)、現在是什么時刻呢?看同學們都端端正正地坐在教室里聽老師講課。xx同學看看手表告訴大家——8:10。對呀!這個時候我們已經開始了新的一天的第一節課。

  (4)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現在已經是中午了。xx同學發現,現在正好是中午12:00,從0點開始,時鐘正好轉了1圈。這個時候很多同學正在吃中飯呢!

  (5)大家請看——現在鐘面上表示的是幾時?(1時)

  如果用24小時計時法來表示是幾時呢?你是怎么推算的?

  (6)又是下午放學的時間了,同學們準備放學回家羅!xx同學看了一下鐘表——現在正好是——下午4:20 也就是16:20,你是怎么推算的?

  (8)晚上8:00 同學們都在做作業呢!看同學們做得多認真呀!晚上8:00用24小時計時發也就是幾點呢?

  (9)時間一晃就到夜間9:00了,24小時計時法也就是幾點呢?這個時候,我們又改上床睡覺了。

  (10)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又是午夜12時了也就是24時夜深人靜地時候了。一天又過去了。

  同學們,你們發現這一天的24時又正好是第二天的幾時呢?(0時)

  那我們到底管這個時刻叫24時還是0時呢?——我們習慣上常常只說0時而不說24時,小學數學教案《24時計時法》。

  這樣,一晝夜就結束了,新的一天又開始了。

  (二)鞏固24時計時法與普通計時法的換算

  1、組織教學:北京時間xx:xx 三甲班這個時候最認真的是:——

  2、很多同學都喜歡看湖南經視的電視節目。現在我就請各位同學來擔當經視的主持人,在各個節目時段為大家報時——(出示晚間段節目預告)

  6:15 經視新聞

  6:57 FUN4娛樂

  7:30 射雕英雄傳(21)

  10:35 福彩開獎

  10:40 經視夜新聞

  11:10 仇曉的閨中密友

  12:00 射雕英雄傳(21)(重播)

  (三)課外知識介紹

  1、組織教學:北京時間xx 三甲班坐得最好的一個大組是——

  2、各位主持人辛苦了,下面是請您欣賞時間——

  出示計時工具以及計時方法的發展相關知識(電腦出示)

  (四)計算時間段

  1、現在我們表示時間就非常準確了,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對于時間的計算也非常重要:

  2、出示課件:一個小孩的圖像:時刻:現在是18時20分,爸爸在22時40分將下火車,你說小強在火車站要等多長的時間?說說你是怎么算的?

  3、小明在一家商店的門口看到了這樣一個牌子——出示書上的營業時間指示牌

  這樣表示全天營業多少時間?還有一個商店是掛著這樣一個牌子,你說哪個商店的日營業時間長?

  (五)綜合應用

  同學們,五一長假快到了,老師決定組織同學們去一個地方——北京。下面,我們一起乘火車出發吧!

  長沙——岳陽——武漢——南昌——北京

  (在這個練習中,引導學生學會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同時根據不同的站點計算出之間經過的時間,適當進行思想教育)

  (六)全課小結

  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了24時計時法。今天晚上的作業是:請大家回家用24時計時法制作一張星期六的作息時間表。看誰的作息時間最科學!

  我們要充分利用我們的雙休日哦!

  《24時計時法》教學設計 篇9

  教學內容:

  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第52-53頁例3及相關練習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通過自學,引導學生知道24時計時法,初步了解24時計時法在郵電、交通、廣播等部門的應用;會有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理解時間與時刻的區別。

  2、過程與方法:通過學習,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和演繹推理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會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

  教學難點:

  時間與時刻的'區別。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計時卡片。

  教學流程:

  一、情境導入(5分)

  1、康夫一家和小婧一家寒假到中國北京旅游。前一晚通了電話:康夫一家買了第二天8時的飛機票,約小婧一家在飛機場等。可是第二天一早小婧一家在機場等了很久康夫一家沒到,你們猜猜是怎么回事?(康夫買的是晚上8時的飛機票)

  2、一天中還有不同的8時嗎?生活中怎么來區分兩個不同8時而不造成誤會呢?

  3、我們平時用的12時計時法,還有別的表示方法嗎?

  二、自主學習(10分)

  1、學生自主學習教材52頁

  2、組內交流:下午5時用24時計時法表示是幾時?

  3、嘗試訓練:(教科書53頁做一做)

  連一連

  晚上睡覺 吃午飯 放學啦

  15:30 12:00 21:00

  4、學生匯報。

  5、教師強調總結:在一日(天)里,鐘表上時針正好走兩圈,共24小時。所以,經常采用從0時到24時的計時法,通常叫做24時計時法。

  6、學生自主學習教材53頁例3

  我們是下午2時40分從北京出發的,列車17時45分正點到達石家莊站。坐火車從北京到石家莊要用多長時間?

  7、小組交流:可以有幾種計算方法?

  8、學生匯報。

  9、嘗試訓練:春蕾畫展每天的開放時間是8:00---17:00。這個畫展每天展出多長時間?

  10、教師總結強調:可以用數一數的方法,當然把問題里面的時間都換成24時表示法之后,還可以用計算的方法比較簡單。

  三、自主練習(8分)

  1、師:通過剛才的自學,同學們已經掌握24時計時法的有關知識,下面,我們進行自主練習。

  四、當堂檢測(13分)

  師:同學們,我們再接再厲,用最好的成績來結束今天的學習,好嗎?那下面我們進行課堂檢測,看誰完成的又快又正確!完成好的同學還是有紅旗獎勵哦!

  五、評價總結(4分)

  1、教師面批3人左右,然后小組內交流答案,自批,統計正確率;

  2、小組匯報完成情況。

  3、教師總結錯題的類型,再次精講。

  4、學生談收獲和自我評價。

  《24時計時法》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三年級下冊課本第52、53頁內容及相關的練習。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24時計時法的意義,會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

  2、能正確地進行普通計時法和24時計時法之間的互換。

  3、能計算經過的時間。

  4、教育學生珍惜時間。

  教學重點:

  24時計法和普通計時法的區別,并能正確的進行互換。

  教學難點:

  計算經過的時間。

  教學教具:

  多媒體、學具鐘、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出示一個9時的鐘面)

  師:這是幾時?這個時刻老師可能在做什么?

  生1:我猜老師可能在上課。

  生2:我猜老師可能在批改作業。

  師:大家都猜得不錯,那為什么有些小同學會猜得不一樣呢?

  生:有的說的是上午的9時,有的說的是晚上9時了!

  師:一天中有幾個9時?

  怎樣表示才能把兩個9時分清楚,不造成誤會呢?

  教師板書:上午9時 晚上9時

  師:在9時前面加上:上午或晚上這些表示時段的詞,表示得就清楚明白了,那么有沒有比這更方便的嗎?

  師:為了把一天的時間記錄得清楚明白,廣播、電視、郵電、交通等部門采用了另外一種記錄一天時間的方法,就是24時計時法。

  板書課題:24時計時法

  二、質疑探究、學習24時計時法

  師:看著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生1:什么是24時計時法?

  生2:24時計時法有什么用?

  生3:24時計時法是怎樣計時的?

  師:我們一起來探究這些問題。

  1、體會一天有24小時

  師:一天從什么時候開始到什么時候結束?(學生各持己見)

  師:你們喜歡看春節聯歡晚會嗎?0點的鐘聲是什么時候敲響的?

  師:對,晚上12時,既是舊的一天的結束,也是新的一天的開始。

  從晚上12時到晚上12時是一天。

  教師撥鐘面演示,學生邊觀察邊數:晚上12時……

  師:現在幾時?

  生:中午12時。

  師:時針走了幾圈?

  12小時

  根據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第一圈:晚上12時 中午12時

  12小時

  接著演示板書:

  第二圈:中午12時 晚上12時

  師:一日有幾個小時?

  1日(天)=24小時

  師:一天有24小時,從0時到24時的計時法就是24時計時法。

  2、體會24時計時法是怎樣計時的。

  師:24時計時法是怎樣的記錄一天的時間呢?

  多媒體出示鐘面:晚上12時記為0時……下午1時記為13時,……晚上12時記為24時。

  3、小練(用小黑板出示):

  把下面的時間進行分類

  凌晨2:00 2:00 上午 7:00 7:00 中午12:10 12:10 下午1:00 13:00 晚上9:00 21:00

  (1)你是根據什么進行分類的。

  (2)比較兩種記時法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相同點:凌晨、上午、中午時數相同。

  不同點:下午、晚上的時數不相同。

  互換方法:下午、晚上的時數加12就是對應的24時計時法的時數。

  24時的時數減12就是對應的普通計時法的時數。

  4、應用。

  (1)把下面的時刻用24時計時法表示。

  凌晨3:40( ) 中午12:00( )

  下午1:00( ) 晚上7:30( )

  (2)把下面的時刻用普通計時法表示。

  1:20 ( ) 12:00 ( )

  14:00 ( ) 16:30 ( )

  三、求經過時間

  出示例題:從上午8時到11時,經過了( )小時(課多媒體演示)

  四、口答(多媒體演示)

  1、選擇填空

  小趙去看一場電影,電影從15時放到( )

  (1) 9時 (2)17時

  (3) 9小時 (4)17小時

  2、從6時到12時經過( )小時

  3、一個展覽館每天8:00開館, 17:00閉館,每天開放( )小時

  4、許老師今天上午7時進學校,到下午4時離校,許老師今天在學校多少時間?(課多媒體演示)(比較解法)

  五、聰明題

  1、小華每天7:00分到校,11:30分回家, 13:00到校,16:00離校,他一天在校的時間是多少?

  2、爸爸21:00上夜班,工作8小時,第二天幾時下班?

  六、總結交流。

  1、同學們,今天我們認識了什么?你還有疑問嗎?

  2、同學們,時間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過去了的時間是永遠不會回來的,一分一秒的時間都是很寶貴的,所以,我們從小要珍惜時間,努力學習,長大了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才。同學們!就讓我們從今天開始做時間的小主人,合理地安排好每一天的時間好嗎?

  《24時計時法》教學設計 篇11

  設計說明

  1.游戲導入,激發興趣。

  “世界通過游戲展現在孩子面前,人的創造才能也常常在游戲中表現出來,沒有游戲也就沒有充分的智力發展。”用游戲導入新課,可使數學知識在游戲中愉快地、自然地被學生所接受和理解。上課伊始,設計了老師說時間,學生用動作表示時間的游戲,這樣不僅喚起了學生對時間的回憶,同時也激發了學生學習新課的興趣。

  2.直觀演示與動手操作相結合。

  重視直觀演示和動手操作,是發展學生思維,培養學生數學能力的有效途徑之一。本設計通過課件的直觀演示,以及學生動手操作,使學生理解時間與時刻的意義及12時計時法與24時計時法的聯系。通過例題進行比較,使學生明確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間比較簡明、方便,經歷由直觀到抽象的過程,滲透比較的數學思想。

  3.注重從日常生活的各個場景入手,加深對24時計時法的理解和掌握。

  24時計時法在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緊密聯系。學生學習這部分知識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整節課以“一天”為主線,貫穿始終。出示主題圖展示生活中的一天;通過春節晚會倒計時,了解一天的開始;探究一天有多少個小時。從生活中梳理出數學知識,既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又能幫助他們提高學以致用的能力。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時鐘模型

  學生準備 時鐘模型

  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做游戲,認時間。

  師:老師和大家做個游戲,老師說一個時間,大家不用口述,用動作告訴老師這時你在做什么,看誰表演的好。

  (1)老師先說一個時刻:中午12時,用動作示范一下。

  (2)老師報出下列時刻:凌晨3時、早上6時、上午11時30分、下午4時、晚上9時。(教師邊板書邊提問)

  2.導入。

  師:剛才我們說的是生活中常用的表示時刻的方法,叫做12時計時法。如果同學們用12時計時法表示時刻,那么應加“上午、中午、下午、晚上或凌晨”等限制詞。有沒有一種不用加文字說明的計時方法呢?今天我們就學習一種新的計時法——24時計時法。(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通過游戲,激活學生的生活經驗,分析、歸納出12時計時法的特點,并理解12時計時法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了解12時計時法在實際運用時要有限制詞,從而激發學生的認知沖突,尋找表示時間的更為簡便的計時方法——24時計時法,引入新知,激發學生學習新知的`興趣。

  經歷過程,體驗感知

  1.體驗生活中的“一天”。

  師:請同學們看大屏幕(課件出示教材82頁主題圖),引導學生說出在主題圖中獲得的信息。

  (學生匯報小女孩在一天中的作息時間)

  2.認識一天的開始——0時。

  師:大家知道一天是從什么時刻開始的嗎?(學生發表意見,教師不作答復)

  師:一天的開始到底是什么時刻呢?還是讓我們一起來看一段錄像吧!這是春節聯歡晚會上大家在一起迎接新年第一天開始的情境。(課件播放倒計時的錄像)

  師:新年的第一天開始了,鐘面上是幾時?(12時)是什么時候的12時?(夜里12時)

  師:到了夜里12時,就表示這一天結束了,同時又表示新的一天開始了。作為新的一天的開始,我們一般又把夜里12時說成0時。

  師:0時我們通常在做什么呢?(睡覺)現在知道一天的開始是什么時刻了嗎?一起說說看。(0時)

  3.運用課件創設情境,感受一天的經過。

  師:一天的時間有多長呢?讓我們來感受一下吧!大家可以一邊看,一邊隨著畫面和音樂表演。(課件演示)現在是0時,在睡夢中我們開始了新的一天。

  師:(鐘面顯示早晨6時45分)天亮了,太陽升起來了,現在是什么時候?小女孩在做什么?

  師:(鐘面顯示上午10時15分)現在是什么時候?小女孩在做什么?

  師:(鐘面顯示中午12時)時間真快,現在是什么時候?到吃午飯的時間了。

  師:(鐘面顯示下午3時30分)小女孩和同學們在跳繩。

  師:(鐘面顯示下午6時)現在是什么時候?到吃晚飯的時間了。

  師:(鐘面顯示晚上7時25分)現在是什么時候?小女孩在做什么?

  師:大家在睡夢中,時間又不知不覺到了什么時候?(夜里12時)到了夜里12時,這一天就結束了,新的一天又開始了!

  《24時計時法》教學設計 篇12

  教學目標:

  1、通過具體的生活情景,了解24時記時法,會用24時記時法正確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時刻。

  2、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等活動發現并歸納普通記時法和24時記時法中表示時間的方法和相互轉化的規律,并能正確進行互化。

  3、使學生在探索的過程中,體會24時記時法在生活中的應用,幫助學生建立時間觀念,會合理安排作息時間,養成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高尚情操。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讓學生理解24時記時法,能正確用24時記時法表示生活中的時刻。知道24時計時法表示的時刻的含義。

  難點:掌握兩種不同記時法的特征,發現普通記時法和24時記時法中表示時間相互轉化的規律,正確對這兩種記時法進行相互轉化。

  教學準備:

  自制課件、實物鐘面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故事: 李 老師寒假時約好和朋友去北京旅游,飛機票是由朋友負責買的,出發前一天,朋友提醒我說,明天7時,飛機場門口不見不散。怕堵車,我出發比較早,7點半就到了,可是我左等右等,還不見我朋友,快到7點時我給我朋友打電話,你猜是怎么回事?——1天有兩個7時

  二、自主探究

  (1)1天=24小時。

  師:從鐘面上看,時針走一圈最多也就12個小時,怎么會有兩個7時?

  師: 1天有幾個小時(板書:1天=24小時)

  師:也就是說這里的每個時間都會出現2次,比如10時有可能是……

  (2)認識一天的開始——0時。

  師:大家知道一天是從什么時刻開始的么?讓學生自由發表意見,教師先不作答復。

  師:一天的開始到底是什么時刻呢,還是讓我們一起來看一段錄像吧!這是春節聯歡晚會上大家一起在迎接新年第一天開始的情景。(課件播放倒計時的錄像)提問:新年的第一天開始了,鐘面上是幾時,是什么時候的12時?(夜里12時)

  師:到了夜里12時,就表示這一天結束了,同時又表示新的一天開始了。作為新的一天的開始,我們一般又把夜里12時說成凌晨0時。凌晨0時我們通常在做什么呢?(睡覺)現在知道一天的開始是什么時候了么?一起說說看。(凌晨0時)

  (3)感受一天的經過。

  提問:那么一天的時間有多長呢,讓我們來感受一下一天的經過吧!教師邊撥鐘面邊說

  現在是凌晨0時,在睡夢中我們開始了新的一天,在時鐘的嘀嗒嘀嗒聲中時間不知不覺的過去了,天色漸漸亮起來了。

  (鐘面停在凌晨4時),提問:現在是什么時候?(凌晨4時)我們在干什么?

  (鐘面停在早晨6時),提問:天亮了,太陽升起來了,現在是什么時候?(早晨6時)我們起床了(鐘面停在上午8時),提問:現在是幾時,我們在做什么?(上午8時,我們開始上課學習了)

  (鐘面停在中午12時),提問:時間真快,現在是什么時候呀?(中午12時)到了吃午飯的時間了。

  師:時針已經走了1圈了,1天結束了嗎?

  師:再過1個小時是什么時候了?

  師:下午1時又叫13時

  (介紹第二圈的24時計時法)

  師:如果不看鐘面,我說里圈數字,你能不能說出外圈數字?

  (4)24時記時法的時刻轉換成普通記時法表示的`時刻。

  師:(課件出示旅游時間安排表——24時計時法)你能來說一說我什么時候在干什么嗎?最好說清楚是上午、下午還是晚上。

  師:這里有兩列時間,其實這是同一個時間的兩種不同的記錄方法(板書“計時法”)

  師:比較這兩列時間,你發現了什么相同的和不相同的

  師:左邊的時間沒有寫清楚是上午、下午還是晚上,那你怎么知道是什么呢?

  師:從什么時間開始要減12

  時:左邊這種時間叫做12時計時法,右邊這種叫做24時計時法

  (5)普通記時法表示的時刻轉換成24時記時法的時刻。

  師:(課件出示作息時間表——普通計時法)你能幫我轉化成24時計時法嗎?

  師:24時計時法你哪里見過?

  師:你喜歡哪一種?

  師:我朋友說7時,引起了我的誤會,如果是你,你會怎么說?

  三、小結

  教師引導梳理板書

  四、鞏固練習。

  (1)說一說用兩種計時法說一句話。

  (2)連一連(課本p52)

  (3)判一判

【《24時計時法》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有關于24時計時法教學設計03-15

24時計時法小學數學教學設計03-15

人教版數學三年級《24時計時法》教學設計03-11

數學三年級下冊《24時計時法》教學設計04-20

三年級數學《24時計時法》的教學設計04-22

三年級數學下冊《24時計時法》教學設計04-28

《借貸記賬法》教學設計05-03

三年級數學下冊《24時計時法》教學設計范文04-25

薛法根燕子教學設計02-26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阳县| 尤溪县| 东至县| 信丰县| 库伦旗| 南阳市| 南平市| 上高县| 象山县| 大化| 比如县| 湖北省| 峨山| 固原市| 宁都县| 台江县| 淮滨县| 娱乐| 蒙阴县| 太仆寺旗| 余庆县| 洪泽县| 北碚区| 枣强县| 麻城市| 霍州市| 阿巴嘎旗| 菏泽市| 西充县| 花莲县| 读书| 上饶市| 新蔡县| 确山县| 林口县| 梓潼县| 昌平区| 陕西省| 江西省| 临邑县| 清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