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下冊《橘逾淮為枳》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積累重點文言詞句,了解課文相關的傳統文化常識。
2。通過朗讀與賞析,使學生更深刻地體會晏子善辯的語言藝術和以禮相待、尊重對手的可貴品質。
3。了解晏子維護國家尊嚴的愛國精神和智慧的外交藝術,主張以禮相待、和平共處的外交思想,讓學生認識到這是我們中華民族可貴的傳統美德之一。
教學重點與難點:
抓住關鍵句賞析,準確把握角色的性格和心理,如楚王的陰險、傲慢、尷尬和晏子的沉著、機智、有禮,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初讀課文
、鍖
春秋時代,齊國有一位非常有名的宰相,《史記》的作者司馬遷不僅為他和另一位著名宰相作傳,并在傳記里說,自己如果與他生活在同一時代,能為他執鞭趕馬,也會感到非常榮幸!疽鲫虌搿
晏嬰,大家都尊稱他為晏子(投影晏子簡介)。有知道晏子故事的同學,給我們講講好嗎?【導入今天的新課學習】
㈡初讀
請同學們默讀今天所要學習的課文《晏子使楚》,要求:
1、于段首處標上小節號,邊讀邊圈劃課文重點、難點處;
2、利用課下注釋,基本掃除字詞障礙,初步理解句意、文意;
㈢檢測
約6分鐘以后,教師檢測初讀效果:
1、請學生齊讀課文,教師注意聽是否存在讀音、斷句等問題,然后適當點評。
采用搶答的形式檢測關鍵詞掌握情況:如“縛、固、病”等
方法要點:老師先說出現代漢語的意思,請同學們說出課文里相對應的古漢語詞(同時準備一點小禮物予以獎勵)。如:
——現代漢語“侮辱”的意思,古漢語詞是?【“辱”】
——正確!文中還有一個古漢語詞也是“侮辱”的意思,看誰第一個發現?
——【“病”, “寡人反取病焉”中的“病”。此處知識點有一定難度,適時點撥“古今詞義的差別”】
——小結規律:古漢語多為單音節詞,現代漢語多為雙音節詞。
二、聽讀課文,整體感知
聽老師范讀課文后,試著給課文重新擬一個標題,并結合課文說說這樣擬題的理由。
此環節教學主要讓學生整體感知全文,把握課文主要情節,初步理解人物性格特點。
如學生可能擬題為:
智斗
能言善辯的外交家
巧喻的力量
晏子不辱使命
智勇雙全的晏子
大智大勇的人
巧辯勝于雄師
橘枳之喻
橘逾淮為枳
三、精讀課文,賞析人物
重點提出以下三個層面的問題,逐步揭示故事的內核,剖析人物形象特點:
1、楚王怎樣費盡心機侮辱晏子?
要點:
2、楚王為什么要侮辱晏子?
要點:
3、晏子怎樣應對楚王的`侮辱?
重點賞析晏子與楚王的對話。關鍵點:
楚王 逼問 笑 陰險得意 甘拜下風 反取病
晏子 巧喻 避席 維護尊嚴 反得尊重 不辱使命
同時,有機地穿插師生朗讀活動。
這是一個開放式的教學環節,目的主要是盡可能尊重學生對課文的個性化解讀,盡可能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而對教師而言要求充分發揮教學機智、把握好適時調控與點撥的契機,做到能放能收,始終不忘記眼里有學生、心里有文本。
四、聯系拓展,總結全篇
結合人物分析,適當聯系歷史與現實,進一步認識以禮相待、和平外交乃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之一。這部分拓展,也可結合上一教學環節“隨機”融入其中,不拘一格,靈活進行。
而晏子的成功就在于他不僅有能言善辯的超群才能,更因為他具備了以國家利益為重、以大局為重,注重維護自身人格尊嚴的同時,也懂得以禮相待尊重他人等諸多美德,可謂德才兼備,楚王所以稱其“圣”。
五、作業布置,綜合活動
分小組把本文改變成課本劇,選一活動課時間集中表演、評價。
附板書設計(對聯形式):
【六年級下冊《橘逾淮為枳》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家鄉的紅橘教學設計04-07
《為學》教學設計03-04
六年級下冊《石灰吟》教學設計03-23
《走遍天下書為侶》教學設計2篇03-05
語文二年級下冊教學設計12-28
江蘇戲曲淮紅劇12-27
六年級語文教學設計02-14
五年級下冊語文手指教學設計08-29
一年級下冊語文《咕咚》教學設計06-25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教學設計(精選9篇)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