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郎織女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學設計,編寫教學設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牛郎織女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教學目標:
1、獨立閱讀課文,能講這個故事。
2、理解課文資料,體會整個故事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初步感受到民間故事的完美熏陶。
4、引導學生感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對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和為之奮斗的精神。教學時間:教學時間:兩課時。
課文預習資料:
1、結合上下文或借助工具書理解生詞意思并解釋下列詞語:美中不足、好歹、一五一十、無拘無束、相依為命、戀戀不舍。
2、初步閱讀,了解故事情節。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課文導入:
問:“同學們喜歡過節嗎?”答:“喜歡”問:“為什么?”答:“因為過節有好吃的和好玩的!崩蠋煟骸皩α!那同學們又清不清楚每個民間節日所不同的習俗呢?下面老師就來考考你們,看誰做得又快又準!”。
出示:請同學們為它們連線:
七夕節五月初五吃粽子賽龍舟
端午節正月十五登高插茱萸
重陽節七月初七賞月吃月餅
元宵節九月初九拜月乞針線
中秋節八月十五看燈吃湯圓
“此刻同學們明白了,每個民間節日都有不同的習俗,為什么會不一樣呢?這可跟他們產生的緣由有密切的關系哦,這天,我們就來學習他們之中的一個:七夕節的由來。”
二、人物認識:放下一張幻燈片:課文中的插圖,讓同學們觀察,圖中有哪些人物?初步介紹文章的主要人物:牛郎和織女。
三、介紹文體:《牛郎織女》是民間故事。民間故事的一般特點是有完整的故事情節,鮮明的人物性格,語言口語化,富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和地方色彩。
四、感知課文:快速閱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什么資料。
五、自主學習:小組討論課文主要資料并提出質疑:
學生甲:牛郎是怎樣的孩子?
學生乙:牛郎的童年是怎樣度過的?
學生丙:長大后他又是怎樣生活的?
學生。核窃鯓雍涂椗叩揭积R生活的?
六、分析探究:老師與同學共同分析課文找出上述問題的答案。答案允許多樣化,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
1、牛郎是個怎樣的孩子?他的童年生活是怎樣度過的?
。1)牛郎從小無父無母,與哥嫂一齊生活,哥嫂對他不好,吃的是剩飯,穿的是破衣,住的是牛棚……他生活條件差,孤苦伶仃,無依無靠。
。2)他的童年沒有樂趣,哥哥嫂子變本加厲地讓小牛郎天天干活,放牛。這個年齡就應無憂無慮地上學,而他卻天天放牛,他的哥哥嫂子太狠心了。
。3)我認為牛郎的生活還是有樂趣的,他的樂趣就是和牛在一齊。但透過“兩個一比較”,他也樂得跟牛一塊兒出去,一塊兒睡。說明哥嫂待他不好。
(4)牛郎的童年是與牛在一齊的。透過他對牛照看得那樣周到,簡直就是把它當作人來看待的,說明牛郎是個心地善良的孩子。他對牛很好,無論是春夏秋冬,每一天都讓牛吃好的、住好的、過舒服,他不停地干活,說他是勤勞的孩子。
2、長大后,他又是怎樣生活的呢?
。1)長大后,他在哥嫂家的生活沒有什么改變,但是干活卻更多、更重、更累了。
。2)哥嫂怕他分遺產,于是不給他分文,把他趕出了家。牛郎勇敢地離開了家,開始尋找自己新的生活。
(3)牛郎自己的新生活是靠每一天辛勤的勞動得來的,從無到有,我想他必須吃了不少苦。
。4)老師追問:他會受哪些苦呢?(引導學生結合課文進行想象。)
(5)牛郎的生活中仍缺少不了這頭牛,是他們共同的努力勞動,才有了一間茅屋,一塊地,才會安了家。
(6)老師追問:從中你懂得了什么?(幸福完美的生活是靠辛勤的勞動換來的。)
3、他是怎樣和織女走到一齊的?
。1)老牛向他透露了織女下凡的消息,引導牛郎找到了織女。
。2)牛郎的高尚品格感動了織女,也是使他們走到一齊的原固。文中寫道“姑娘聽他說,聽得出了神,又同情地,又愛惜地,就把自己的情形完全告訴他了!笨椗牫隽松,同情牛郎悲慘的遭遇,是牛郎勇敢離開家追求新生活和用辛勤勞動創造完美生活的品質打動了織女的心,對他產生了愛慕之心。
(3)織女是王母娘娘身邊織錦最好的外孫女,王母娘娘只讓她們干活,織女厭倦了這種生活,她勇敢地擺脫了受壓迫的生活,和牛郎走到了一齊。
七、課文小結:這節課我們從思想、感情、情節等方面分析了課文,初步了解了民間故事的一些特點,展示了閱讀文章的一般方法。
八、作業。
第二課時
一、承上啟下:
“透過上一節課的學習,此刻有哪一位同學能為大家講講牛郎和織女他們都發生了什么故事呢?”。一邊播放相關的幻燈片!奥犕曛螅瑢W們想不想明白牛郎和織女之后的生活怎樣了呢?”
二、師生交流:
學習第六段:指名朗讀,思考:這一段主要寫什么。從語言文字中體會牛郎織女“日子過得挺美滿”。(男耕女織、辛勤勞動、生兒育女……)然后有感情朗讀這一段。
學習第七段:一天,牛郎去喂牛,發生了什么事?老牛又講了什么話?老牛講話時的神情怎樣?有感情地朗讀老牛的話。老牛死了,牛郎和織女情緒怎樣?
三、小組學習:此刻請同學們參考前兩段的學習方法,以小組學習的形式學習文章后面的部分。
四、評論游戲:我們此刻來玩一個游戲,假設你們的身份不是小學生,而是一個個小評論家,你會怎樣去評價故事中的人物呢?
五、寫感受:學完了這個故事,你們想說什么呢?同學們能夠從文章資料情節、思想感情,以及中華文化的豐富多彩、燦爛輝煌等等方面來抒發你們的感受。也能夠試著對故事進行改寫。請把你最想說的和最想做的寫下來。
七、回應上節課的導入:透過《牛郎織女》故事的學習,同學們明白為什么我們會擁有七夕節這個民間節日了吧?明白以后七月初七我們要做什么了嗎?對了!就是“拜月乞針線”。
八、擴展閱讀: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這是《古詩十九首》之一,取材于牛郎織女的傳說故事,描述了織女一邊織布一邊思念牛郎的情景,借以抒發世間女子離別相思之情。
【牛郎織女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牛郎織女的教學設計08-18
牛郎織女教學設計11-18
《牛郎織女》教學設計05-05
教學設計模板-教學設計模板08-02
蟬教學設計優秀教學設計04-05
ai教學設計 ai的教學設計05-29
流程設計教學設計12-09
《鳥島》教學設計小島教學設計及設計意圖11-11
怎樣教學生構思教學設計教學設計及教學思路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