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體育課接力跑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接力跑是以幾個人互相配合,密切協作,分別跑完各自規定距離的集體項目,又是在田徑運動中唯一體現集體合作的運動項目。它深受學生的喜愛,并有較多的思想教育因素。接力跑和快速跑的技術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接力跑有傳遞接力棒的技術,要求各棒隊員之間的協調配合,保證在快速跑中完成傳接棒。所以,接力跑既可以發展速度素質,協調性,又可以培養密切合作的集體主義精神。
學情分析
本次課的授課班級為小學六年級學生,由于小學學生具有好動,注意力不集中的特點,但又具有較強的創造力和自學能力,采用傳統的灌輸式教學已不能適應本學段學生的心理特點,而具有一定成就感的'任務式游戲教學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熱情。針對這一特點,我采用了啟發、模仿、競賽等教學手段,充分挖掘每個學生的潛在能力,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更好地促進學生努力達到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 學生在練習中表現出積極的興趣,主動參與。
2、 能掌握一到兩種交接棒的技術動作,并且能在比賽中加以運用。
3、培養學生樂于參與教學互動,敢于創新,自信、自強,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使85%—90%的學生熟練掌握。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接力棒在交接過程中的基本技術與跑的方法。
難點:注意掌握傳接棒的時機與配合。
教學過程
一,課堂常規:
1.集合整隊,檢查人數
2.師生問好,宣布本課任務,提出學習的要求,指出學習的難點和重點
3.安排見習生(在開始練習的時侯)。
二,準備活動:
1.教學游戲—“數數報團游戲”
2、徒手操
三、介紹接力跑項目特點
要點:
1、接力跑正式和非正式比賽項目。
2、以短跑技術能力為基礎的集體比賽項目。
3、在基本能力相近的情況下,傳接棒技術對比賽的成敗起關鍵作用。
4、高水平比賽需要長期專門的訓練準備。
四,學習接力跑技術
接力跑技術包括短跑技術和傳接棒技術兩個部分。接力跑包括男、女4*100米和4*400米。
1棒采用“蹲踞式”。2、3、4棒采用“半蹲踞式”或站立式起跑。2、4棒接棒人站在跑道外側,右腿在前。3棒的接棒人站在跑道的內側,左腿在前重心偏左。
上挑式:接棒人的手臂自然向后伸出,手臂與軀干約成40-45度角,掌心向后,拇指于其它四指自然張開,虎口向下,傳棒人將棒由下向前上方送入接棒人的手中。
下壓式:接棒人的手臂向后伸出,手臂與軀干約成50-60度角,手腕內旋,掌心向上,拇指與其它四指自然張開,虎口朝后,傳棒人將棒的前部由上向下傳給接棒人的手中。
(注意)傳接棒的位置:
傳接棒過程中通常是傳棒人跑到離接棒人約2米處立即發出“接”的信號,接棒人迅速后伸手臂接棒。
3、體會4*100米接力完整技術
(1).4*100米接力教學比賽1次
五,游戲:抱腰拔河
六,結束部分
1、放松練習
2、總結
3、檢查
4、下課
【小學體育課接力跑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體育課跑步教學設計(精選5篇)05-19
《畢業贈言》小學教學設計04-06
小學語文 《坐井觀天》教學設計03-29
小學音樂優秀教學設計03-07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找規律》04-06
小學安全教育教學設計02-16
小學主題班會教學設計10-02
小學體育教學設計(通用6篇)09-09
小學口語交際的教學設計范文07-12
小學《正比例》的教學設計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