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課程《徐悲鴻勵志學畫》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教育學生以徐悲鴻為榜樣,從小立志愛國,矢志刻苦學習,長大為國爭光。
3.喚醒學生探究意識,提高學生理解、表達能力。
【設計理念】:
文本中的語言,不僅僅是文字的堆積,它蘊涵了作者的精神和情感。從文字中,可以讀懂作者在特定情景與歷史時刻的情與意。所以引導學生與文本對話,可以從文本中關鍵的詞句和意象出發,通過對關鍵的詞句的誦讀和領悟,浸淫于文字營造的'特定語境中,感受著語言的精妙、語言的魅力,此時學生的閱讀與文本的視域實現了有機的融合。
【教學過程】
一、名畫導入
(出示徐悲鴻的《奔馬圖》)這是一幅著名的奔馬圖,同學們知道是誰畫的嗎?
今天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學習徐悲鴻勵志學畫的故事。
讀了題目,你有什么疑問?題目中的“勵志”能否改成“立志”。
二、交流自學導航
【小組匯報】
1.需要提醒大家讀準的字音及容易寫錯的字。
【組際交流】
關于字音和容易寫錯的字其它小組進行補充說明。
【寫習字帖】:“倦”字(配上音樂)
2.讀一讀下列詞語
嫉妒 很不禮貌 沖
不知疲倦 日夜奔馳 潛心臨摹
轟動 震驚 鞠了一躬
功夫不負有心人 有眼不識泰山
4.說一說課文主要講了什么?【提示】可以結合文章題目進行概括。
三、健腦操
四、精讀感悟
【小組合作】
1.文中徐悲鴻勵了什么“志”?
投影出示:(必須用事實讓他們重新認識一下真正的中國人”)。學生齊讀這句話。
【組際交流】
徐悲鴻為什么勵志?
受外國學生的嫉妒和譏諷。
教師敘述:1919年的中國貧窮落后,國內戰亂不斷,當時中國在國際上沒有地位,外國人根本看不起中國人。所以他勵志(學生讀)
2.真正的中國人是指什么樣的人?(學生多元解讀。)
3.【小組合作】
徐悲鴻怎樣勵志的呢?請同學們再讀課文思考,劃出有關詞句,在旁邊作批注,再互相交流。
4.【組際交流】
徐悲鴻怎樣勵志的?
(1)徐悲鴻更加奮發努力。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駿馬,日夜奔馳,勇往直前。
我們從“更加”一詞體會到什么呢?(奮發努力的精神)
他之所以更加奮發努力,是因為他勵志(學生齊讀)
(2)過渡:他還怎樣勵志的?(第5小節)
從哪些詞句可以看出來?(每逢節假日、潛心臨摹)
當時的徐悲鴻為了完成自己的志愿,每天堅持學畫十幾個小時,常常忘了休息。讀原文。結合板書:珍惜時間
(3)生活清苦
徐悲鴻還是一個怎樣的人呢?從哪兒感受到的?(結合“一間”、“一杯”、“兩片”三個量詞,感受徐悲鴻生活的清苦。)
(4)再看圖。
徐悲鴻珍惜時間,生活清苦,是因為他心中的志向(齊讀那句話)
5.我們再來看看這匹馬,你又有什么新的感受?
6.三年過去了,他后來成功了?有志者,事竟成。學生補充勵志名言。
理解“功夫不負有心人”
7.引導學生抓外國留學生前后態度變化的關鍵詞:
“很不禮貌”——“鞠了一躬”
是什么讓這位外國留學生前后的態度發生如此大的變化(是徐悲鴻勵志學畫,勤學苦練的精神)
理解“有眼不識泰山”
8.最后我們再來看看這匹馬,你又有什么新的感受?
五、冥想
六、思維導圖
【板書設計】
徐悲鴻勵志學畫
珍惜時間
生活清苦
為國爭光
【小學語文課程《徐悲鴻勵志學畫》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學畫》教學設計15篇03-03
《畢業贈言》小學教學設計04-06
小學語文 《坐井觀天》教學設計03-29
小學音樂優秀教學設計03-07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找規律》04-06
小學安全教育教學設計02-16
小學主題班會教學設計10-02
小學體育教學設計(通用6篇)09-09
小學口語交際的教學設計范文07-12
小學《正比例》的教學設計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