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數學《一個因數末尾有0的乘法》的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第一個因數末尾有0的乘法的計算方法,能夠正確計算。
2、培養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
3、培養學生自主探索、合作學習、自主獲取知識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使學生掌握因數末尾有0的乘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預設流程】
一、溝通聯系,促進遷移
1、出示準備題,師根據學生的口算,逐題寫出每題的得數。
20×312×4
200×3120×4
2000×31200×4
2、提問:觀察每組題,你發現了什么:
第二個因數不變,第一個因數末尾有幾個0,積的末尾就添寫幾個0
3、怎樣算比較簡便:(學生交流口算方法)
小結學生的回答:第一個因數末尾有0的乘法,先用第二個因數去乘第一個因數中0前面的數,再看第一個因數末尾有幾個0,就在乘得的數后面添寫幾個0。
設計意圖:通過準備題復習已學過知識,將學生引進學習新知的最近發展區,為學習新知理清思路,做好準備。
二、創設情景,探索新知
1、出示情景圖和例7。
科技節到了,學校圖書室買了3套《小小科學家》叢書,每套280元,請同學們算一算,一共要付出多少元?
根據學生的分析回答,列出算式:280×3=?
設計意圖: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感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
2、這道題怎樣用筆算,讓學生獨立思考,嘗試計算。
(生獨立試做,師巡視。)
3、學生匯報,展示不同的算法,說出算理。
280×3=840(元)
第一種算法:第二種算法:
280280
×3×3
840840
設計意圖:利用知識的遷移通過獨立思考,小組討論、匯報交流、自主探索不同的算法,重點是讓學生經歷計算方法的探究過程,再通過比較、優化算法。培養學生自主獲取知識的能力。
4、兩種算法得數一樣,你喜歡哪一種算法:
如果用第二種算法,筆算時,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1)列豎式時要怎樣對齊?
。ǖ诙䝼因數要和第一個因數0前面的數對齊)
。2)怎樣相乘?(先把0前面的數相乘)
(3)乘完后怎樣寫0?(看因數的末尾有幾個0,就在乘得的數的末尾添寫幾個0)
師說明:你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算法。
三、鞏固提升
1、初步練習。
(1)2500×3學生獨立計算
。2)完成第86頁“做一做”。
2、應用提高
(1)游戲:我當小老師:
下面的計算對嗎?把錯誤的改正過來。
150350320
×4×6×5
602101600
(2)分組比賽。第87頁4
設計意圖:通過游戲比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對新知識的理解掌握。
四、全課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板書設計】
一個因數末尾有0的乘法
例7280×3=840(元)2500×3=7500
2802802500
×23×23×13
8408407500
教學反思:
第一個因數末尾有0的乘法的'簡便算法,學生在學習口算時已了解,在此基礎上再來學習其筆算方法,便可讓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遷移應用,因此在教學設計中主要體現在突出“新舊知識的聯系和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
新課開始創設了幫學校算一算“買書”共付出多少錢的問題,學生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學習怎樣計算第一個因數末尾有0的乘法,這樣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再通過建立口算簡便算法與筆算的聯系,運用知識的遷移,在獨立思考、小組討論、匯報交流、概括總結后得出筆算第一個因數末尾有0的乘法的簡便算法。這樣一方面培養了學生遷移類推的能力。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自主探索、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
【三年數學《一個因數末尾有0的乘法》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乘法估算》的教學設計03-31
乘法分配律數學教學設計03-24
《乘法》教學設計04-01
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11-29
《口算乘法》教學設計03-15
小數乘法教學設計03-02
《小數乘法》教學設計03-01
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14篇04-07
《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15篇04-18
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教學設計(精選10篇)04-12